第三只手

我小时候偷过家里的钱,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小学对面有几家小卖部,唐僧肉,冰棍雪糕,神龟酸梅茶,花生豆,锅巴渣,西瓜糖,果丹皮,应有尽有的零食,挥霍一两毛钱就能够得瑟一整天。
大多同学每周都有几毛钱的零花钱,我也不例外。有时小卖部会进一些五毛以上的新货,比如火炬脆皮,高橙饮料,小浣熊干脆面之类的,这些我平时都买不起。新东西也总想着去尝试,却无奈囊中羞涩。

奶奶会让我买盐醋,无意中看到她从口袋里掏出大把的两块五块,于是乎就动了邪念。晚上和奶奶睡,关灯之前看着她把外褂脱掉,她的外褂是古代上衣的造型,大都由黑色和蓝色粗布做成,不同的是两边有很大两个口袋,有的衣服里面还会加一个小口袋。

等她睡着了我摸黑把衣服拉过来,又怕她没睡踏实还不敢下手,就先把衣服放在头下枕一会,万一她醒来了我也好有个借口说枕头太低。又假装叫了她几声没反应,我才把衣服塞进被窝。为什么塞进被窝掏钱呢,因为掏钱的声音在寂静的乡村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真佩服当年的自己,把能想到的细节都考虑到了。我不敢偷五块以上的,因为很容易被发现,只偷面值最多的五毛一块,故而练就了黑夜摸钱的本领,能摸出面值大小。我也很谨慎,即使判断八九不离十,还要再确认一遍。拉了灯假装上厕所去,趁着亮看下掏的钱是不是该有的面值,如果不是我后半夜还得摸黑放回去。
得手后的那一夜异常兴奋,想着明天去买点什么吃呢。早上去学校路上脚步也轻快的要跳起来。我最喜欢酸酸甜甜的味道,大都买了果丹皮和神龟酸梅茶。
奶奶虽记不清口袋的钱数,却也能预感到。会念叨着是不是自己丢钱了,这时我就挺身而出,告诉她最近买了什么什么,假装帮着算账,成功把她忽悠过去。长大后回想起来,这些猫腻明眼人一眼就能识破。
唯独有一次,我偷了二十块巨款。那天奶奶出门去了,中午没回来给我留了方便面。回到家我看没人,不知哪来的勇气,鬼使神差地翻开她经常藏钱的席子,果然,二十块大洋安静地躺在那里。我犹豫了下没多想就把钱拿走了。

下午快放学时,奶奶在教室门口叫我,知道会被发现,却没预料到这么快,我也还没想好理由。她焦急地问我见没见席子底下的二十块钱,我说没见,她吼着中午就你一个人在家,你没见还能长腿跑了。我反驳说我开了门邻居小孩进去玩了会,还有谁谁进去了。自知这些理由很牵强,此刻脸红到脖子根,后悔当初不该起了贪念。也许是她已经确认是我拿的,没有找邻居核实,也没有当众揭穿,一句话没说就回家了。
难以想象,平时节俭的奶奶丢了笔巨款竟没有追究下去,这却比揭发还打脸。那段时间我内心惶恐不安,不敢看她的眼睛,她倒是和平常没什么区别,不过打那以后,我就减少了偷钱次数,不久就彻底戒了这个坏习惯。那二十块钱,我也是过了很久才敢花掉,而且花的很仔细。
我偷钱的经验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却能观察到班里好多同学突然会变得有钱买大把零食,心里明白他们和我一样。大多人对于这件不光彩的事都闭口不谈,好朋友静静却常跟我们交流她的偷钱经验。
静静学习不好,家庭也不好,但长的水灵,一双大眼扑闪扑闪。隔一段时间也会变得特别有钱,她倒也大方,买堆零食请我们吃,这样会有很多人和她玩,给她抄作业。我们就知道她又偷她爸的钱了。
据她讲,她是趁她爸睡着了把她爸衣服拿过去,有小刀割破口袋拿走钱,造成口袋破了导致钱丢的假象,手法确实比我高明。所以经常会看到她爸坐在门口补衣服的画面,边补边抱怨说不知啥时候口袋破了都不知道。

静静家离学校近,下了课能去打一个来回。有时肚子饿了,她就趁家里没人拉上我们去。北方大门都有一个门槛,能从外面卸下来,我们几个瘦小,能轻易从门槛下面钻进去,只有一个胖女孩推着她的屁股费很大劲才能钻进去。

她带我们去厨房吃很大的馒头,或者爬梯子去房梁吃软柿子,这边柿子都是趁硬连枝折下来,挂在楼上,大概能吃到冬季。静静就开始翻箱倒柜,她也不知道他爸把钱藏哪里,有时能找到,有时找不到。拿了钱就带我们去小卖部挥霍掉。

她呢也靠这种方式笼络到不少朋友,而我们也确实得到了些许好处。其实我和村里另一个女生打心眼都把她当好朋友,无关这些好处。村里就我们三个女生同龄,从小一直一起玩,一起对付欺负我们的男生,只是后来大家都各奔了东西。

为了口吃食,为了虚荣,小脑袋瓜里不知哪来这么多心眼,现在想来真是好笑。后来也陆续听到过其他同学因偷钱被家人暴打一顿的版本。
说起行窃,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差点毁我清白。五年级时,隔壁班的六年级突然集体失窃,班里大半同学都多多少少丢了东西,大到贵重的钢笔文具盒,小到尺子橡皮,很快这件事就惊动了校长。校长和六年级班主任开始排查问话,那天中午我们班我走的最晚,毫无疑问就被列入了怀疑对象。
六年级班主任找我谈话,问我放学都干嘛了,还劝我坦白从宽。一时间所有人都怀疑是我盗班了,我虽偷过家里的钱,但不曾将第三只手伸向家庭以外的人,更何况那时我已经没有偷窃这个恶习。那几日上课都难以专心,感觉所有人都在疏远我。所幸的是后来不知怎么调查出了元凶,是我们班的两个男生,他们在厕所里等所有人都走后潜入的六年级。

他们俩行窃我倒是觉得合情合理。其中小五有多年行窃经验,自己班里的家里的他都有偷过。甚至在初中以后,偷走了家里几千块砖票,低价卖掉,转身和朋友挥霍一空。我曾一度庆幸自己没有变成这样的人,也认为他这辈子就这样了。

只是后来从我妈口中得知他这几年变化很大,个子高长的帅,每年会去我家买葡萄,据说在厂里是个小领导,县城也买了房子,娶了漂亮温柔的老婆。一向恨铁不成钢的他妈也时常眉开眼笑地对我妈讲他儿子变好了。也是,他从小仗义,虽每次都是不义之财,却都会有钱一起花,不像我只敢私下里偷偷花掉。
时常会想起奶奶外褂的大口袋,和老家大炕藏钱的席子,就像多啦A梦的口袋,给年少的我带来多少美味与乐趣,又像是家乡那条清澈的河流,洗涤着年幼时的错误。也多亏奶奶的不杀之恩,才没将这份快乐扼杀为不堪,反而让我可以正视这段黑历史。
成长的每一步都有必要。当时这些行为并不是多么可怕,家长老师的及时引导规劝都能起到一定的阻止作用。我的这些同学也都已成家立业,不知道会不会想起年少时偷偷长起又及时斩断的第三只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