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个SB的故事
当舒服的日子过多了,人却没有感到幸福,此时就会产生疑惑。导致如今境况的,是否是怠惰的缘故。
不自信的怀疑,便开始从自身问询理由。开始回溯,开始从时间的表格上,用指尖按着一条条名目往上探索,嘴里一边念叨着。
去年这个时候,清晨约莫六点五十,就得从没有窗户的小棺材里爬起。只有手机铃声会吵闹时光,除此以外黑暗什么也不说,就像这棺材里只能容下一张床。床尾是一张桌子,紧紧贴着床单没有落脚的地方。和薄得如同纸板的墙间只多了一脚宽,平日只方便侧着身子过,或是直接躺在床上。
洗漱穿衣完毕大概七点三十走到车库,满是灰尘和蛛网的自行车棚。北京的冬天总是如此冷,帽子、围巾、手套和口罩一个都不能少,层层裹裹。把用来装饰用的锁往车把手上一挂,就迎着东边冷凛的阳光和空气出发。
还没有完,大概还需半小时光景,穿行在路边蠕行的铁皮车和路边乱躺的铁皮车之间,才能来到地铁站。
甩干口罩里的呼吸凝结出的水,大步踏向六号线最西的一站。五路居彼时仍能冠以这样名号,西延线的站台在马路上停了两年仍未开通,我来时他就在,我走后他仍驻足红绿灯前轰鸣。
从五路居到崇文门还需一个小时,终于赶在九点前的上班卡,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幸而始发站总有座位能小睡一会,但这样的日子还是比如今八点十分起床,还能在瑜伽垫上装模作样一会儿要惨得太多。
是苦难对人有益还是舒适,这个问题以我目前简短的人生经历,还回答不上来。但还有一阵子八点半钟起床,步行十分之上班的日子也可以拿来讲述一下,虽然并不是什么好日子。
那是刚刚到北京的时候,正从父母介绍去的仙桃某工厂中逃了出来,揣着三个月攒下的九千多块。找工作、投简历,并不知道要干什么,随便投、广撒网,然后各种销售工作联系上我。
那就去把,链家,一所房地产中介公司。不用怀疑,就是那些大街小巷穿着廉价西装打着光亮皮鞋的人。
要回忆起六个多月中介生涯,我断然第一件会想起这事。但要是和熟悉的不熟的人讲这段有关中介的故事,我绝对不会选这一桩。
中介,第一门功课是熟悉小区,实地步量各种小区。这也应当算是中介的传统,自古流传下来的章程:新人拿着纸笔,西装革履走进各个小区,画下大门、楼的方位、楼层、一梯几户等等信息。
让住户厌烦的小区物业此刻还是派上些许用场,他们门下保安,恪尽职守地将穿着廉价西装的保险、推销或中介拦在小区大门外,铁面无私且心怀正义。
除非是找到这个小区的同行前辈,一家大中介自然每个小区都有门脸。某种程度也方便小区里买卖二手房,而这些门脸自然会供着保安们的烟和各种福利。某位前辈使个眼色保安便向我敞开大门。
故事从这里开始,某位前辈同那四十来岁红脖子保安递上一根烟,原谅我并不抽烟,所以不识这位烟在他们圈子里地位几何。红脖子接过烟时也高深的闭上了眼睛,微微点了点头。
我得以如愿进到小区,这是今天的第四个。这皮鞋花费四百大洋从海澜之家买来,今天用卫生纸和手指头抹了不下五次,可长这么大头次穿皮鞋还是折磨万分,价格和用心也挽回不了什么。但穿西装打领带穿皮鞋还是让人不自觉挺直腰板,除了每个住户的目视。
只有迅速的一眼瞥视不多停留一秒,出于礼貌而不能使人感受到太多厌恶,恰到好处的礼仪体现教养,小心翼翼让被瞧不起的人如沐北方春风。脚被陌生的皮鞋夹着生疼,脸被崭新的目光揉挤着刻意不露出表情,背上却是火辣辣,春风往里嗖嗖吹冷气。
就这样自顾自边想边画,小区的平面图描出一张人脸。
“谁让你进来的!”冷不丁背后一声大喝,吓得前面不自在的人一哆嗦,回头看去,手上厌恶的人脸贴在那人脖子上。
“谁让你进来的?”一个高高的中分头男人,衣服像只被骨头和关节给撑了起来,清晰的每一处关节在狰狞,高低差汇集在食指的关节上,恶狠狠指向我:“你又是哪一家的?在这里干什么!”
整个小区的脸都凑了上来,空旷的气氛里惊雷般声音将它们吸引,像一个漩涡。我窘迫站在漩涡中间,无处可藏。
“我……我不是小偷”脑子有点烫,“我是来熟悉小区的,你看……看我的工作牌”。话也不利索,只好用肢体弥补解释上的苍白,伸手去指给中分头看胸前的工作牌,上面美丽写着光鲜头衔。
中分头阴沉的脸没有动,瞪大的眼珠也没有动,继续盯着我如同盯着犯人,晌久突出一句:“出去!”不带任何色彩。
“赶紧出去!”中分头转身,手朝我驱赶,我赶忙跟在他身后往大门挪步。大门口红脖子保安正在他小屋子里,中分头扭头甩下一句:“下次别在被我抓到了!”。就大步走到小屋子前,狠狠拍几下玻璃。
红脖子一脸紧张跑出来,中分头又扯开嗓子大吼:“你放他进来的?还想不想干了!”
我愣在大门口,不知所措,不知道在想什么。
几秒后着魔一般走到两人中间,深深鞠了一躬:“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我是自己溜进来的,和这大哥没关系,真的很对不起……”又连鞠两个躬。
分头男定了几秒,他脸色仿佛又慈祥起来:“没你的事,走吧走吧。”他挥挥手,红脖子保安局促着嗯了两声。
我木然走了出去,心跳得紧,走到转角地方疯狂奔跑,浑身是汗。
不自信的怀疑,便开始从自身问询理由。开始回溯,开始从时间的表格上,用指尖按着一条条名目往上探索,嘴里一边念叨着。
去年这个时候,清晨约莫六点五十,就得从没有窗户的小棺材里爬起。只有手机铃声会吵闹时光,除此以外黑暗什么也不说,就像这棺材里只能容下一张床。床尾是一张桌子,紧紧贴着床单没有落脚的地方。和薄得如同纸板的墙间只多了一脚宽,平日只方便侧着身子过,或是直接躺在床上。
洗漱穿衣完毕大概七点三十走到车库,满是灰尘和蛛网的自行车棚。北京的冬天总是如此冷,帽子、围巾、手套和口罩一个都不能少,层层裹裹。把用来装饰用的锁往车把手上一挂,就迎着东边冷凛的阳光和空气出发。
还没有完,大概还需半小时光景,穿行在路边蠕行的铁皮车和路边乱躺的铁皮车之间,才能来到地铁站。
甩干口罩里的呼吸凝结出的水,大步踏向六号线最西的一站。五路居彼时仍能冠以这样名号,西延线的站台在马路上停了两年仍未开通,我来时他就在,我走后他仍驻足红绿灯前轰鸣。
从五路居到崇文门还需一个小时,终于赶在九点前的上班卡,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幸而始发站总有座位能小睡一会,但这样的日子还是比如今八点十分起床,还能在瑜伽垫上装模作样一会儿要惨得太多。
是苦难对人有益还是舒适,这个问题以我目前简短的人生经历,还回答不上来。但还有一阵子八点半钟起床,步行十分之上班的日子也可以拿来讲述一下,虽然并不是什么好日子。
那是刚刚到北京的时候,正从父母介绍去的仙桃某工厂中逃了出来,揣着三个月攒下的九千多块。找工作、投简历,并不知道要干什么,随便投、广撒网,然后各种销售工作联系上我。
那就去把,链家,一所房地产中介公司。不用怀疑,就是那些大街小巷穿着廉价西装打着光亮皮鞋的人。
要回忆起六个多月中介生涯,我断然第一件会想起这事。但要是和熟悉的不熟的人讲这段有关中介的故事,我绝对不会选这一桩。
中介,第一门功课是熟悉小区,实地步量各种小区。这也应当算是中介的传统,自古流传下来的章程:新人拿着纸笔,西装革履走进各个小区,画下大门、楼的方位、楼层、一梯几户等等信息。
让住户厌烦的小区物业此刻还是派上些许用场,他们门下保安,恪尽职守地将穿着廉价西装的保险、推销或中介拦在小区大门外,铁面无私且心怀正义。
除非是找到这个小区的同行前辈,一家大中介自然每个小区都有门脸。某种程度也方便小区里买卖二手房,而这些门脸自然会供着保安们的烟和各种福利。某位前辈使个眼色保安便向我敞开大门。
故事从这里开始,某位前辈同那四十来岁红脖子保安递上一根烟,原谅我并不抽烟,所以不识这位烟在他们圈子里地位几何。红脖子接过烟时也高深的闭上了眼睛,微微点了点头。
我得以如愿进到小区,这是今天的第四个。这皮鞋花费四百大洋从海澜之家买来,今天用卫生纸和手指头抹了不下五次,可长这么大头次穿皮鞋还是折磨万分,价格和用心也挽回不了什么。但穿西装打领带穿皮鞋还是让人不自觉挺直腰板,除了每个住户的目视。
只有迅速的一眼瞥视不多停留一秒,出于礼貌而不能使人感受到太多厌恶,恰到好处的礼仪体现教养,小心翼翼让被瞧不起的人如沐北方春风。脚被陌生的皮鞋夹着生疼,脸被崭新的目光揉挤着刻意不露出表情,背上却是火辣辣,春风往里嗖嗖吹冷气。
就这样自顾自边想边画,小区的平面图描出一张人脸。
“谁让你进来的!”冷不丁背后一声大喝,吓得前面不自在的人一哆嗦,回头看去,手上厌恶的人脸贴在那人脖子上。
“谁让你进来的?”一个高高的中分头男人,衣服像只被骨头和关节给撑了起来,清晰的每一处关节在狰狞,高低差汇集在食指的关节上,恶狠狠指向我:“你又是哪一家的?在这里干什么!”
整个小区的脸都凑了上来,空旷的气氛里惊雷般声音将它们吸引,像一个漩涡。我窘迫站在漩涡中间,无处可藏。
“我……我不是小偷”脑子有点烫,“我是来熟悉小区的,你看……看我的工作牌”。话也不利索,只好用肢体弥补解释上的苍白,伸手去指给中分头看胸前的工作牌,上面美丽写着光鲜头衔。
中分头阴沉的脸没有动,瞪大的眼珠也没有动,继续盯着我如同盯着犯人,晌久突出一句:“出去!”不带任何色彩。
“赶紧出去!”中分头转身,手朝我驱赶,我赶忙跟在他身后往大门挪步。大门口红脖子保安正在他小屋子里,中分头扭头甩下一句:“下次别在被我抓到了!”。就大步走到小屋子前,狠狠拍几下玻璃。
红脖子一脸紧张跑出来,中分头又扯开嗓子大吼:“你放他进来的?还想不想干了!”
我愣在大门口,不知所措,不知道在想什么。
几秒后着魔一般走到两人中间,深深鞠了一躬:“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我是自己溜进来的,和这大哥没关系,真的很对不起……”又连鞠两个躬。
分头男定了几秒,他脸色仿佛又慈祥起来:“没你的事,走吧走吧。”他挥挥手,红脖子保安局促着嗯了两声。
我木然走了出去,心跳得紧,走到转角地方疯狂奔跑,浑身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