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缦 广陵琴韵雅集》回顾
信意闲弹秋思时,
调清声直韵疏迟。
近来渐喜无人听,
琴格高低心自知。

春秋时期,今扬州市西北部一带为邗国。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蜀岗上筑邗城,并开凿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邗沟,沟通江淮水系,为扬州开发之始。公元前319年,楚怀王在邗城基础上筑广陵城,广陵之名始于此。秦统一中国后,设广陵县。广陵区,是扬州的中心城区。是国内历史风貌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城之一,体现扬州古代文明的核心区域。
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嵇康,善鼓琴,在其临刑前从容弹奏一曲《广陵散》,以发泄胸中的愤恨与不平。此曲因东汉时在广陵地区流传甚广而得名,这是古代扬州琴艺流行并传承不息的最有力佐证。扬州地区的琴人活动,常被人提起的有唐朝李颀的“请奏鸣琴广陵客”,说明唐代扬州就有琴人的存在。清以后,扬州经济飞速发展,大批文人和琴人陆续聚集到扬州,琴,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扬光大。
这一次,追随无数琴人前辈的足迹,于2017年10月21日下午2时,在無弦堂举办《司缦 广陵琴韵雅集》,有幸邀请到几位青年琴人,让大家可以欣赏到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琴曲。






九嶷派关仲航一脉琴人周洪辉演奏《梅花三弄》(贵州岐黄桐道馆创办人之一,现任中国琴会理事,中国古琴学会终身会员,贵州省古琴学会副秘书长,贵州九嶷琴社会员,师承于九嶷派古琴家关崇煌先生(已故),后从学于台湾琴家李孔元先生,多次应邀参演全国大型琴事活动。)
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审音者在听之,其恍然身游水部之东阁,处士之孤山也哉。


广陵派斫琴师毛毛演奏《秋夜读易》(其太外公为刘少椿先生(广陵派第十代宗师),家中世代琴人。毛毛生于四代操缦之家,自幼深受家庭环境影响,经其祖母刘荣珍女士亲手开蒙古琴,弹琴手法流畅自然。其所斫制古琴,遵循古法,音色上佳,韵味悠长。家学渊源,古琴,之于毛毛,大约已经浸透到他的骨子里了。)
很喜欢听毛毛的《秋夜读易》,相比《秋风辞》,同样都是表现秋天,《秋夜独易》更加抽象,这首曲子表现了孔子在秋天的夜晚读《易经》的场景,读了三遍,每一遍都读出不一样的滋味。毛毛演奏这首曲子时,并没有一味的重复,而是把三遍读易的过程,都进行了细致的演绎,让人越听越有兴味。


广陵派顾日存演奏《石上流泉》(师从广陵派非遗传承人曹华先生)
《石上流泉》取泉动石静之意,音节古旷和畅,清实闲逸。以石泉之一动一静,衍方与圆、仁与智其相辅相成之理,道出大自然的智慧与山水之清音。


苏清于演奏《良宵引》

几位老师来自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师承,让我们有幸可以欣赏到不同流派琴曲之间的差别和美感。我始终认为,古琴的流派受地域影响,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并没有优劣之分,甚至同一流派的艺术家,也会因为性格、心理状态、个人修养等原因,对琴曲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理解的不同,流露于指下,则神韵各异,琴乐是对人心灵的外在体现,所谓听琴即是品人是也。
琴曲对比的第一曲是《酒狂》,分别由广陵派毛毛老师和九嶷派周洪辉老师来演奏。毛毛老师的《酒狂》就像他这个人一样,别有一股洒脱和疏狂,或轻或重,其中都饱含着骨节;而周洪辉老师的《酒狂》有一种文人气质,他没有用夸张的手法去表现醉酒的样态,而是以一种混沌而朦胧的情态,平和而内敛的手法,发泄文人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



琴曲对比的第二个曲是《醉鱼唱晚》,分别由九嶷派周洪辉老师和广陵派顾日存老师来演奏。顾先生此曲弹得悠闲安然,一幅渔猎晚归的收获场景;而周洪辉老师的这版《醉渔唱晚》,实有啸傲烟云,醉鄕酣美之意。非尘埃奔走,粗心浮气所能领其趣也。瓮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上半场的最后一曲是九嶷派琴人周洪辉老师演奏《流水》
演奏的时候,周老师用了一张音色洪松高远的琴,搭配上丝弦,他总说,丝弦发出的声音,才是古琴本来的声音,而这次演奏的《流水》,深得管平湖先生《流水》的意趣,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凝神静听行云流水般的旋律,好似欢泉于山涧鸣响,令人愉悦之情油然而生。随之旋律开始跌宕起伏、风急浪涌。


下半场的一开始,由顾先生为大家《浅析古琴的十三个徽位》,从十三个徽位的作用谈到它们的分类和特点。然后为大家一首经典曲目《平沙落雁》,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小品画浮现眼前,黄昏将至,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边,岸边一带白沙,安详恬静,蒙蒙如霜。一群大雁从远天飞来,在空中徘徊飞鸣,先有几只降落在其上,仰首与空中的飞翔者相互鸣叫呼应,继而雁群一一敛翅飞落。远望去,雁群丶沙岸丶水波,都在愈来愈浓的暮色中渐渐睡去。


毛毛老师的斫琴知识分享:
杉木与青桐的区别:先说老杉木,中国现在各地都在拆迁,百年以上到数百年不等的老木料是非常多的。但是并非越老就越好。我们说选什么样的木料?轻松脆滑。所以选一张杉木料,是要综合判断它的各种因素,木料老不老,不是判断是否是斫琴良材的唯一标准。所以,拆迁老料虽然多,但是依然要从老料里甄选好料。
再说青桐,实际上来说,这个青桐/梧桐的老料的说法,是有牵强性的,应该说,也是相对的。青桐梧桐,在古代不作为盖房子的木料。所以,传世老料,非常非常少。现在说的青桐梧桐老料,基本也就是一二十年,二三十年就算长的了。是现在的木材商收购新青桐/梧桐料之后,先泡水数年,后,阴干。
现在说它们的声音区别。借用一位琴友的说法儿,杉木养出来是透,青桐养出来是润。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
杉木,我们上面说了,选材就是要选,轻松脆滑,松一字,就点出了松透。
青桐木,说一个与杉木最不同的特点,木质比杉木紧密,各位一会儿可以掂量一下青桐琴和杉木琴,青桐琴非常重。木质紧密,也就让青桐琴的声音更细腻润滑一点。
关于膝琴:古人为了出行时弹奏方便,将古琴缩短就形成了膝琴。弹奏时,盘腿而坐,琴放置于腿上即可弹奏。有的人说,膝琴小,那应该更便宜啊。其实不然,膝琴正因为外形尺寸小,腹腔就更小,而腹腔小,就不利于出音,要想让一张膝琴,拥有与正常琴一样优秀的声音,技术上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一张好膝琴的价格,会等同于普通琴的价格,甚至还会更贵。

广陵派毛毛老师演奏《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别有一番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周洪辉老师为大家讲解《古琴的松沉》,就坐姿,右手以及左手的触弦方法进行了讲解,他说,只有身体上的放松,才会带来心灵上的放松。
然后就目前琴友困惑最大,也是被误解最多的两句《五知斋琴谱》心法,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弹欲断弦方得妙”
“断者,极言其挨弦疾去也”,说的是要弹弦时“凌空下指”,手指不可以挨在弦上弹拨,而应该离弦击之,“期以脆滑”,这样得到的音质纯净,不会有手指抵在弦上所发出的闷燥响动;这不是我们近代琴坛上所断章取义理解的要“大声”,如把弦弹断的力度,不论丝弦还是钢弦,下手不可不知轻重,一味用强,弦能受到的力是有限的,力度过大,琴弦振幅就会加大,从而过度振动产生更多的负频,这就是我们说的杂音,或是把音弹爆了。
“按令入木乃称奇”
近代我们得到的古琴教育是左手按音需得坚实,如同将弦按入木胎一般,的确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按弦入木,可是这一句的关键就在这里,按“令”入木,究竟是令什么“入木”?这里从解释的文字也看不出什么头绪来,但是反观古琴的特点,琴的面板既是指板,也是共振板,这种情况中外罕见,所以综合考虑判断,本句是说要通过按弦的方法使得丝声带动木胎共振,达到丝木相融的效果;所以按弦的时候要轻,使得弦恰好接触琴面即可,反而不能下大力,触弦点的面积应当适当加大,这样音既不虚,也不会因为大力按弦造成弦的能量传导有障碍,更重要的是左手会松弛下来。

九嶷派周洪辉演奏《沧江夜雨》,这首曲子,是周老师的首演。《沧江夜雨》又名《沧海龙吟》,但是表现的重点却不一样,蒋捷《虞美人》词意:“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两个小时的雅集结束了,这个下午,在扬州,无论窗外是何等喧嚣,至少,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沉浸在琴声不能自拔,问樵和尚说:“乐之音足以宣幽郁,释矜燥,适性情于中和。使人神气清旷,襟抱澄静,超然如出入境,而立于埃氛之表者,惟琴焉。” 这几位琴人就是如此,宣幽郁,释矜燥,在琴中安放着青春,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