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码农谈恋爱
查看话题 >程序员之死
我在大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此之前,我甚至都没有摸过键盘,连鼠标都不会用。
大一,从书本上稍微了解点电脑基础,并且主修高数、英语、物理那些。
大二,我被同学拉去泡网吧,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电脑。之后不久,我家也拿钱给我攒了一台15寸显示器的。怎么说也是计算机专业的,要是连台电脑都没有,实在说不过。
大三,专业课变得重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C语言编程、FOXPRO编程等等,全精通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学个七七八八还是可以接受的。
大四,毕业设计时,我意外地被分到了用ASP设计CRM的小组。同组的另外两人,一个是编程白痴,只能给我提供些参考资料;另一个要考研,提前打过招呼,就准备抄我的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东西做出来,并调试成功。提交报告后,发誓以后再也不学这专业了。
可是我实在不争气,毕业后发现工作真的很难找。于是,我只能依靠在毕业设计时硬逼出的哪点技能,在各种网站和软件设计的小公司浑噩度日。日子一久,我在前台设计和后台编码上都有了一定心得。尤其后台编码上,我几乎可以充当独当一面的角色。后来,我去了一家卖营养保健品的公司做开发,认识了一个专门“打野战”开发会员奖金系统的哥们儿。在他关照下,接了一段时间的私活儿,赚了点钱。那段时间,我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突飞猛进。
可到了后来,我还是转行了。从纯技术过渡到安全维护,再从维护转作了电子商务。现在看来,做电商肯定没有程序员赚得多,最起码我从没有过动不动就月薪过万的时候,虽然我有时也会兼做点程序员的活儿。
但是,我没后悔。
具体原因有三点。即使现在拿高薪的程序员狂得跟什么似的,但是要说到这三点,就算给再高的薪水,程序员也只有被可怜的份儿。
第一点,首先得从我上大学时说起。
其实我并不喜欢计算机专业,当初报志愿的时候,我明明填的是生物工程。可是老妈怕我在一个三流大学里选了一个前途不明朗的专业,将来不好找工作,所以背着我偷偷把志愿里的专业改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接到录入通知书的那天,我完全傻眼了。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报到了。
我其实也真的比较适合学计算机,在编程方面,我是班上少数能随时在白纸上写码的人之一。而且毕业设计中,我也是为数不多能单独做出项目的人之一。就因为这样,我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我们系里,编程技术能被人称道的似乎只有年轻导师。上了岁数的,甚至是挂着教授头衔的,被人问到在细节部分都是一脸问号。好一点的也是沉默半天后,才给出个模棱两可的解释。
这个疑问,不是我的专利,当时也有很多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这个想法引发了一个小小的恐慌:如果年纪大的人在编程方面不如年轻人,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随着年龄增长,精力和体力下降会导致思考时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在下降?这样说的话,我们这么努力学习编程技术,岂不是就等着在老了以后被行业淘汰的那天嘛。
记得我毕业的那年,媒体上曝出多起关于IT行业老龄化的新闻证实了我那时的猜测:上海某公司的高级程序员在35岁时被辞退,第二天夜里在亲吻了熟睡中的妻子和女儿后,从自家的阳台跳下自杀;北京某公司的大龄程序员不堪工作压力,毅然辞职回乡下种地••••••
程序员老龄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你年纪大了,精力和体力不如年轻人时,人家怎么可能还会花高薪养着你呢?
我大学里一哥们儿,做服务器调试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应该是我们班里现在唯一还在吃技术这碗饭的。80年生的,从毕业后入职那天,他就开始天南海北地出差。赚了多少钱我不知道,但是直到今年年底,他还是孤身一人,连个对象都没谈一个。相聚的时候,我劝过他转行:最起码得先安定下来,谈个对象,成个家才行嘛。但他也是一脸无奈:谁不想安定下来啊,可是安定后饭碗也就没了。年纪大了,公司还能让干就不错了。趁着能干,就多赚点钱吧。
所以我说,干程序员这行的,都是苦逼的人。能“拉磨”,就有好料吃;哪天要是拉不动了,就只能等着被吃。
第二点,我当初为什么业余时间接私活儿?那是因为我干这行的那时候,程序员真心赚得不多。
我这边是二线城市辽宁省省会沈阳。04年刚毕业那时,小公司的程序员月薪也就800元,而且还什么都不包,也不给上保险。如果去我们这边最牛逼的上市企业东软做,也就2000元的样子吧。但是得先参加东软办的软件培训班,8000元学费,之后有八成可能会去东软实习。最后能不能留下,得看你自己的能力。
我刚开始是做网站后台编程的,东软培训的是软件编程,不是一个“党”,不往一块儿凑。其实,很多去过东软的人之后都说,能留下的可能性很低。而且正式入职后,待遇其实并不怎么好。
最可气的是那几年社会上突然冒出了很多培训班,VB、VC、C++、JAVA、ASP、JSP、PHP、AUTOCAD、PhotoShop等什么都能教,而且面向所有人,无论什么专业什么学历的都行,交钱就学,学个几个月就能上岗。我们是在大学计算机专业至少打了四年的基础,才有能力在这行里混。虽然有很多人最后也混不下去了,但也是有基础在身的。
而社会上培训班出来的那些人,之前学什么的都有。之所以进去这行,就是认为这行里好混,随便学个几天就认为自己也算是专业人士。外行冒充内行,不懂装懂,却可以混迹于各个公司。胡乱写码,剽窃复制他人源码,拖延项目进度等等,使外界人士越来越不待见我们。程序员的声誉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被人贬低的一文不值的。
我之前转行,其实也有这个原因。明明是呕心沥血地给公司开发出网站和应用软件,不单没有什么夸奖,而且还总是被人叫做“做网站的”,“做软件的”,我觉得有点像骂人的脏话,听着不舒服。
不舒服,归不舒服。被人这么叫,我也只能忍了。因为这行里的确存在很多“混子”,直到现在,这帮人仍然存在。
去年,我在一家卖农副食品的公司接触过两个自称是专业IT人员。其中一个是留在这家公司至少做了两年,两年间他只给公司做了一个半成品的网站。网站里边至少有一半功能都用不了,能用的功能,实现方法也是够让内行人啼笑皆非的。另一个刚来公司不久,职位是APP程序开发。这两人的薪水不低,却几乎没出过什么业绩。当时公司要做的APP开发,需要关联网站中的部分数据。就因为这样,这两人居然能研究了两个月,还没确定出一个结果,而且还打算继续这样拖下去。
公司的老板是我一个合作伙伴,处于友情帮忙的缘故,我和这两人聊过一次关于开发的事。结果不用多说,这两人的“赚钱大计”中途因我破产了,只能组团再忽悠另一家“肥羊”。
做程序员,真心不容易!有年龄限制,拿精力和体力换钱,还落不下好名声。
第三点,做程序写码有多累?外行人很难体会到。
程序员,戏虐点的叫法,有叫程序猿的,也有叫码农的,甚至叫码畜。我认为这三种名称不是程序员的三个外号,应该是三种分类。
程序猿,是最高级的。做程序的猿猴嘛,很接近人类了。享受着高薪高待遇,在公司中被当做重点保护动物,可观赏,可挑逗,可驱使,甚至还可以当礼物馈赠他人,就是不可随意捕杀。
码农,是中层级的。编写代码的农民,面朝屏幕,背朝墙,日落而耕,日出稍息,辛辛苦苦编写出的成果。如果有人买,那么今年就有吃的。如果行情不好,没有要,那么就得勒紧裤腰带,再辛苦一阵子吧。
码畜,是最底层级的。码畜,像家畜一样必须辛勤劳作,来养活主人一家。不能偷懒休息,否则就是一顿鞭子。你可以累死,可以病死,但是你别指望可以闲死。等到你真干不动的那一天,主人就把你杀了吃肉,然后再买一个家畜顶替你。
大部分的程序员应该都是码畜的状态。有些幸运的,熬几年可以升级为程序猿。另一些不甘心且心怀大志的,辞职出来创业,可以升级为码农。
不管你是程序猿,还是码农,或是码畜,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一旦来任务了,你就得没日没夜地给人干。呕心沥血做出的东西,还未必会被人家采纳,总是被找各种理由修改。心理和生理双重折磨,时不时地就会挑战程序员的健康底线。说实话,当我听到某公司的程序员猝死的新闻时,真的一点都不感觉到吃惊。
程序员工作一旦开始,只能一直坐在电脑前,中间最忌讳有人打扰。否则思绪被打乱,就需要重新梳理清楚,才能回归到之前的工作状态。这种工作状态,很容易因久坐而导致身体肌肉僵硬,气血运行不畅,颈椎、腰椎长期受压,产生颈背疼痛、上肢无力、下肢发麻,以及头晕等症状。
颈椎病是程序员工种最常见的职业病,根源就是工作状态不科学。目前,据我所知,业内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关心程序员的健康问题,考虑如何改善工作环境。更有甚至者,大家偶尔还会拿这一问题当做笑点,以供取乐。
其实改善程序员的工作环境也不难,调整坐姿,就可以非常好地改善颈椎和腰椎问题。一般办公室给员工配的都是可旋转靠背椅,这种椅子做起来很舒服,但是却不利于矫正坐姿,导致长时间久坐后,后背会觉得酸麻疼痛。
除此之外,在办公室里放置一两台健身器械也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之余,得到适当休息和放松,变相提高了工作效率。
大一,从书本上稍微了解点电脑基础,并且主修高数、英语、物理那些。
大二,我被同学拉去泡网吧,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电脑。之后不久,我家也拿钱给我攒了一台15寸显示器的。怎么说也是计算机专业的,要是连台电脑都没有,实在说不过。
大三,专业课变得重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C语言编程、FOXPRO编程等等,全精通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学个七七八八还是可以接受的。
大四,毕业设计时,我意外地被分到了用ASP设计CRM的小组。同组的另外两人,一个是编程白痴,只能给我提供些参考资料;另一个要考研,提前打过招呼,就准备抄我的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东西做出来,并调试成功。提交报告后,发誓以后再也不学这专业了。
可是我实在不争气,毕业后发现工作真的很难找。于是,我只能依靠在毕业设计时硬逼出的哪点技能,在各种网站和软件设计的小公司浑噩度日。日子一久,我在前台设计和后台编码上都有了一定心得。尤其后台编码上,我几乎可以充当独当一面的角色。后来,我去了一家卖营养保健品的公司做开发,认识了一个专门“打野战”开发会员奖金系统的哥们儿。在他关照下,接了一段时间的私活儿,赚了点钱。那段时间,我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突飞猛进。
可到了后来,我还是转行了。从纯技术过渡到安全维护,再从维护转作了电子商务。现在看来,做电商肯定没有程序员赚得多,最起码我从没有过动不动就月薪过万的时候,虽然我有时也会兼做点程序员的活儿。
但是,我没后悔。
具体原因有三点。即使现在拿高薪的程序员狂得跟什么似的,但是要说到这三点,就算给再高的薪水,程序员也只有被可怜的份儿。
第一点,首先得从我上大学时说起。
其实我并不喜欢计算机专业,当初报志愿的时候,我明明填的是生物工程。可是老妈怕我在一个三流大学里选了一个前途不明朗的专业,将来不好找工作,所以背着我偷偷把志愿里的专业改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接到录入通知书的那天,我完全傻眼了。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报到了。
我其实也真的比较适合学计算机,在编程方面,我是班上少数能随时在白纸上写码的人之一。而且毕业设计中,我也是为数不多能单独做出项目的人之一。就因为这样,我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我们系里,编程技术能被人称道的似乎只有年轻导师。上了岁数的,甚至是挂着教授头衔的,被人问到在细节部分都是一脸问号。好一点的也是沉默半天后,才给出个模棱两可的解释。
这个疑问,不是我的专利,当时也有很多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这个想法引发了一个小小的恐慌:如果年纪大的人在编程方面不如年轻人,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随着年龄增长,精力和体力下降会导致思考时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在下降?这样说的话,我们这么努力学习编程技术,岂不是就等着在老了以后被行业淘汰的那天嘛。
记得我毕业的那年,媒体上曝出多起关于IT行业老龄化的新闻证实了我那时的猜测:上海某公司的高级程序员在35岁时被辞退,第二天夜里在亲吻了熟睡中的妻子和女儿后,从自家的阳台跳下自杀;北京某公司的大龄程序员不堪工作压力,毅然辞职回乡下种地••••••
程序员老龄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你年纪大了,精力和体力不如年轻人时,人家怎么可能还会花高薪养着你呢?
我大学里一哥们儿,做服务器调试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应该是我们班里现在唯一还在吃技术这碗饭的。80年生的,从毕业后入职那天,他就开始天南海北地出差。赚了多少钱我不知道,但是直到今年年底,他还是孤身一人,连个对象都没谈一个。相聚的时候,我劝过他转行:最起码得先安定下来,谈个对象,成个家才行嘛。但他也是一脸无奈:谁不想安定下来啊,可是安定后饭碗也就没了。年纪大了,公司还能让干就不错了。趁着能干,就多赚点钱吧。
所以我说,干程序员这行的,都是苦逼的人。能“拉磨”,就有好料吃;哪天要是拉不动了,就只能等着被吃。
第二点,我当初为什么业余时间接私活儿?那是因为我干这行的那时候,程序员真心赚得不多。
我这边是二线城市辽宁省省会沈阳。04年刚毕业那时,小公司的程序员月薪也就800元,而且还什么都不包,也不给上保险。如果去我们这边最牛逼的上市企业东软做,也就2000元的样子吧。但是得先参加东软办的软件培训班,8000元学费,之后有八成可能会去东软实习。最后能不能留下,得看你自己的能力。
我刚开始是做网站后台编程的,东软培训的是软件编程,不是一个“党”,不往一块儿凑。其实,很多去过东软的人之后都说,能留下的可能性很低。而且正式入职后,待遇其实并不怎么好。
最可气的是那几年社会上突然冒出了很多培训班,VB、VC、C++、JAVA、ASP、JSP、PHP、AUTOCAD、PhotoShop等什么都能教,而且面向所有人,无论什么专业什么学历的都行,交钱就学,学个几个月就能上岗。我们是在大学计算机专业至少打了四年的基础,才有能力在这行里混。虽然有很多人最后也混不下去了,但也是有基础在身的。
而社会上培训班出来的那些人,之前学什么的都有。之所以进去这行,就是认为这行里好混,随便学个几天就认为自己也算是专业人士。外行冒充内行,不懂装懂,却可以混迹于各个公司。胡乱写码,剽窃复制他人源码,拖延项目进度等等,使外界人士越来越不待见我们。程序员的声誉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被人贬低的一文不值的。
我之前转行,其实也有这个原因。明明是呕心沥血地给公司开发出网站和应用软件,不单没有什么夸奖,而且还总是被人叫做“做网站的”,“做软件的”,我觉得有点像骂人的脏话,听着不舒服。
不舒服,归不舒服。被人这么叫,我也只能忍了。因为这行里的确存在很多“混子”,直到现在,这帮人仍然存在。
去年,我在一家卖农副食品的公司接触过两个自称是专业IT人员。其中一个是留在这家公司至少做了两年,两年间他只给公司做了一个半成品的网站。网站里边至少有一半功能都用不了,能用的功能,实现方法也是够让内行人啼笑皆非的。另一个刚来公司不久,职位是APP程序开发。这两人的薪水不低,却几乎没出过什么业绩。当时公司要做的APP开发,需要关联网站中的部分数据。就因为这样,这两人居然能研究了两个月,还没确定出一个结果,而且还打算继续这样拖下去。
公司的老板是我一个合作伙伴,处于友情帮忙的缘故,我和这两人聊过一次关于开发的事。结果不用多说,这两人的“赚钱大计”中途因我破产了,只能组团再忽悠另一家“肥羊”。
做程序员,真心不容易!有年龄限制,拿精力和体力换钱,还落不下好名声。
第三点,做程序写码有多累?外行人很难体会到。
程序员,戏虐点的叫法,有叫程序猿的,也有叫码农的,甚至叫码畜。我认为这三种名称不是程序员的三个外号,应该是三种分类。
程序猿,是最高级的。做程序的猿猴嘛,很接近人类了。享受着高薪高待遇,在公司中被当做重点保护动物,可观赏,可挑逗,可驱使,甚至还可以当礼物馈赠他人,就是不可随意捕杀。
码农,是中层级的。编写代码的农民,面朝屏幕,背朝墙,日落而耕,日出稍息,辛辛苦苦编写出的成果。如果有人买,那么今年就有吃的。如果行情不好,没有要,那么就得勒紧裤腰带,再辛苦一阵子吧。
码畜,是最底层级的。码畜,像家畜一样必须辛勤劳作,来养活主人一家。不能偷懒休息,否则就是一顿鞭子。你可以累死,可以病死,但是你别指望可以闲死。等到你真干不动的那一天,主人就把你杀了吃肉,然后再买一个家畜顶替你。
大部分的程序员应该都是码畜的状态。有些幸运的,熬几年可以升级为程序猿。另一些不甘心且心怀大志的,辞职出来创业,可以升级为码农。
不管你是程序猿,还是码农,或是码畜,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一旦来任务了,你就得没日没夜地给人干。呕心沥血做出的东西,还未必会被人家采纳,总是被找各种理由修改。心理和生理双重折磨,时不时地就会挑战程序员的健康底线。说实话,当我听到某公司的程序员猝死的新闻时,真的一点都不感觉到吃惊。
程序员工作一旦开始,只能一直坐在电脑前,中间最忌讳有人打扰。否则思绪被打乱,就需要重新梳理清楚,才能回归到之前的工作状态。这种工作状态,很容易因久坐而导致身体肌肉僵硬,气血运行不畅,颈椎、腰椎长期受压,产生颈背疼痛、上肢无力、下肢发麻,以及头晕等症状。
颈椎病是程序员工种最常见的职业病,根源就是工作状态不科学。目前,据我所知,业内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关心程序员的健康问题,考虑如何改善工作环境。更有甚至者,大家偶尔还会拿这一问题当做笑点,以供取乐。
其实改善程序员的工作环境也不难,调整坐姿,就可以非常好地改善颈椎和腰椎问题。一般办公室给员工配的都是可旋转靠背椅,这种椅子做起来很舒服,但是却不利于矫正坐姿,导致长时间久坐后,后背会觉得酸麻疼痛。
除此之外,在办公室里放置一两台健身器械也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之余,得到适当休息和放松,变相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