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红尘之中一等之地
红楼梦开篇写“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出曰姑苏,有城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到了苏州,发现曹公诚不欺我。
住在十全街和凤凰街交叉口,离网师园不远,放下行李去沧浪亭走了一条土著告诉我的秘密通道,路名乌鹊桥。

这是一条沿河的道路,河岸两旁是民居,下午四点不到,烟火尚未升腾,秋日午后的水光,垂柳,还有听不懂的吴侬软语,促使整个人都慢了下来。

穿过这条隐秘的小路出了医院后门,就可以看到沧浪亭依水而建的那片水域
园林,我苏州之行的最大目的。首站沧浪亭,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住过的牛人有苏舜钦(貌似他在苏州有好多产业),沈复伉俪。园名源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跣我足”
园内漏窗造型繁复,游廊曲折,忽上忽下,游览中想到最多的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说其他园林设计追求淡然隐逸,那么沧浪亭的设计就多了谐趣,有点儿可爱。

从葫芦门进来就是一方小庭院







网师园唯一有夜游的园子,八个节目有导游小姐姐带着看,相较白天游园,夜花园更像梦游。其中昆曲 牡丹亭两个选段:游园惊梦特别应景。尤其是“惊梦”杜丽娘和柳梦梅在对岸的水阁唱起,一路演绎到湖上的水桥,走过游廊来到我们所处的凉亭,结束在亭镜前,镜花水月齐全。夜晚光线的局限很多地方无法细看,在临走的早晨我又逛了一遍,于是将网师园昼夜看透。













逛园子躲游客大法就是早起,开门就进去,于是第二天早上7:30我出现在了藕园门口。藕园相比较沧浪亭和网师园面积较大,但由于9:00要赶到博物馆,逛的比较仓促,印象最糊。










从藕园出来,穿过大新桥巷,转到平江路去博物馆,刚好九点。由于提早预约,赶最早一批无需排队直接入馆,此时的我不厚道地回望了下没有预约排队排到拐弯的人群。
苏博是贝隶铭大师的封山之作,大部分人都是去朝圣的,包括我。苏博堪称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如此局限的地方,搞出一番天地。内庭的山水墙看图的时候觉得挺小的,真实展现在眼前却是一副巨画。
稍稍吐槽一下,苏博建筑是美的,但个人认为馆藏一般,陈设局促,大半部分的馆藏主要为近代工艺品,更像是民俗馆。镇馆之宝:秘色瓷被围得密不透风,看不到啊。相比我大洛阳博物馆虽然建筑造型略丑,但是馆藏还是略胜一筹的,毕竟我们洛阳是睡在墓上的)
个人比较喜欢吴中风雅区域,馆藏生活化。其中除了陈列笔砚,纸墨,纸镇,扇绣,摆设,配饰,还有专门展厅还原书房陈设,园林微缩静观,一套下来基本就能了解古时文人生活方式。
(逛博物馆躲游客拍照大法:不要按照固有顺序走,先去出口庭院拍照圣地,此时晨光刚好,没有什么人。)

















苏博出来后,吃过中饭赶在中午去了艺圃,文征明的曾孙文震孟的私园,水域开阔,秋后的残荷恰当,最清隽的园子。
这里适合枯坐,发呆:古人修起自己的家来真是穷极了自己的想象,我等凡人何其匮乏,只能在前人遗作里感慨









离开艺圃穿过马医科找到了曲樾故居~曲园,状元府邸。






到了苏州就希望自己有两个胃。
博物馆附近西北街上的裕兴记11:30前,已经人们为患,坐在了门口吃了心心念的二面黄,浇头是虾仁肉丝。
穿过观前街在黄天源买了一个不是刚出炉的鲜肉月饼就觉得好吃的飞起,第二天临走果断长发西饼排长队伴手礼带走,在车站忍不住嗑了俩。
民宿房东苏州土著,极力推荐她家对面的同得兴,临走那天早晨7:00刚开门,我们俩占了可以看到河景的位置,喝茶,等待头汤面。面上来之后,立马起身拍照,房东催促我快点,她要告诉我焖肉好吃的秘诀,迅速留影,然后照她吩咐将大块焖肉闷在面和汤底的下面,汤汁会更好的润泽肉。不行还想吃,后悔没多要两个浇头。
小吃太多,无可避免的还是会中雷,比如没有吃到好吃的小笼,不想排队吃到的鸡脚太咸。



民宿可以帮助更好地了解城市,会有瞬时忘记自己是个外来者。
我所入住的民宿最大的惊喜就是这只喵,主人和我聊了很多它的神奇事迹,不粘人,特孤高,但是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做温水袋,下巴特别好撸。





计划控的我始终认为,在陌生地短时间内想玩好吃好,巨细靡遗的游前计划是必须的。两天的旅程设计了半个月线路,优化选择,才有了下面的计划。事实证明按照计划来,省了不少时间和花费。

行程完全走上图,遗憾还是有的。比如第二天晚上明明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去诚品,却没有去,我只想回住宿休息,撸猫,也没有去大儒巷排队买蟹壳黄,即使我从哪里路过了三次。
苏州小吃吃透五天都下不来,还有那么多的园子没有逛,那么所有遗憾都等到下次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