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现实主义美学(二)
别林斯基
3.典型说
在近代美学家中,别林斯基是第一个人把典型化提到艺术创作中的首要地位。
“创作中的典型是什么?它同时是一个人和许多人,一副面貌和许多副面貌,这就是说,它是这样一种对一个人的描绘,其中包括多数人,即表现同一理念的一整系列的人。”——别林斯基评《现代人》
“对现实加以理想化就是把一般的和无限的东西体现在个别的有限的现象里,不是从现实中抄袭任何偶然的现象,而是塑造出典型的形象。”——别林斯基评《智慧的痛苦》
这种典型说是把黑格尔的典型即理想说与贺拉斯和多数古典主义者的典型即类型说混合在一起的。
“诗人从所写的人物身上采取最鲜明最足以显出特征的面貌,把不能渲染人物个性的一切偶然的东西都一齐抛开。”——评《智慧的痛苦》,《全集》,第三卷,第四六三页
典型化的过程就是抛开偶然,揭示本质特征的过程。因此,艺术的典型应该比自然的原型更真实。
4.内容和形式:美
像黑格尔一样,别林斯基也把理念看成内容,表现理念的具体形象看成形式。“真理是哲学的内容,也是诗的内容;单就内容来说,诗作品和哲学论文是一样的”。“因此,诗也是哲学,也是思维,因为它也以绝对真理为内容”,所不同者哲学用概念和逻辑规律来思维,而“诗人用形象来思维,他不是论证真理而是显示真理”。
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样坚信现实本身就美。
“诗就是生活的表现,或则说得更好一点,诗就是生活本身。”——《全集》,第四卷,第四八九页
艺术美反映自然美,美在于真,都应只在内容上见出,所以他说,“只有内容才是衡量一切诗人的真正标准”,另外,艺术美只能在创造成的形式(即形象)上见出,别林斯基还说过,“形式属于诗人,内容属于他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形式属于诗人”就等于说形式属于艺术创造。这两种看法显然有矛盾,而矛盾的根源在于内容与形式的割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别林斯基在晚期从社会发展的观点对于美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他指出审美的世界是“一种不断劳动,不断行动和变化的世界,是一种未来和过去进行永恒斗争的世界”。这就是说,审美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永远是在新旧斗争,推陈出新的发展过程中。
“在发展过程的顶点上,特别触目的往往正是在发展过程终结时就应该消失的那些现象,而看不见的则是往往正是后来应该作为发展过程结果的那些现象。”——《全集》,第一零卷,第四三页
“精神的发展过程往往是不美的,不过这种过程的结果却总是美的。”——《全集》,第一一卷,第四三零页
“诗是生活的表现,或则说得更好一点,诗就是生活本身。还不仅此,在诗里生活比在现实本身里还显得更是生活。”——《全集》,第四卷,第四八九页
“艺术中的自然完全不是现实中的自然。”——《全集》,第八卷,第五二七页
从此可见,现实高于艺术,是就现实作为艺术的源泉来说的;艺术高于现实,是就艺术抛开偶然,揭示事物本质,把形象提高到典型来说的,别林斯基的看法正符合毛主席关于生活美和艺术美地位高低的辩证的判断。
总起来说,别林斯基的美学思想尽管还带有思想发展中所难免的一些矛盾,却建立了一套远比过去为完整的现实主义文艺的理论。别林斯基用这套理论大大促进了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辉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