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验感性论个人笔记
感性既是一种接受性,同时又是一种接受能力,它包含了两个层次,一个是经验性的层次,也就是感觉,一个是先天的层次,感性的直观形式,亦即纯直观。
纯直观也包含有两种形式,亦即时间空间。空间是外感官的一切现象的形式,时间则是内感官的形式,是所有一般现象的先天形式条件。我们的一切直观无非是关于现象的表象,应用于经验,我们所直观的事物并非大陆理性派所认为的自在之物本身,或者依附于自在之物的属性(绝对的实在性),因为自在之物本身就不可知,它具有的模糊性,不清晰的表象不是某些独断论所认为的给予了最明晰的知识所能知道的,因为借以数学和逻辑理性,抽掉了感性,便没有了最起码的数学规定。另一方面讲,直观关于对象的表象虽是应用于经验,但具有客观实在性,因为经验性的观念性把时间,空间,颜色,味道等等量齐观了,伴随着主体的变化,不同人也可能出现不同的认识,由此,康德提出他两个认识论原则:
①先验的观念性
②经验性的实在性
感性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能力,借助时间空间这两种先天形式条件,主动地接受关于一切现象,且只有应用于经验才具有实在性。而几何学又是先天地规定空间属性的一门科学,算术对应时间的一维性和前后相继性。那这一类的知识如何可能?若是单纯概念则只能是达到分析知识,不能拓展,只有求助于直观,正如几何学一直做着的那样,给自己提供了一个纯直观中的对象,亦即借助于两种先天形式条件,才能得出一个普遍有效的命题,并在此之上建立你的综合命题,亦即先天综合命题,先天综合命题既有先天的普遍必然性,又能拓展我们的知识,这便是纯粹数学知识如何可能了。
仅此,读完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先天感性论部分,在此之前做的很多笔记之中再做了一个总的笔记,参考了邓晓芒翻译的《纯粹理性批判》原著及《纯粹理性批判句读》的一些知识见解。
偲萱梦寐~2017年10月30号晚记
纯直观也包含有两种形式,亦即时间空间。空间是外感官的一切现象的形式,时间则是内感官的形式,是所有一般现象的先天形式条件。我们的一切直观无非是关于现象的表象,应用于经验,我们所直观的事物并非大陆理性派所认为的自在之物本身,或者依附于自在之物的属性(绝对的实在性),因为自在之物本身就不可知,它具有的模糊性,不清晰的表象不是某些独断论所认为的给予了最明晰的知识所能知道的,因为借以数学和逻辑理性,抽掉了感性,便没有了最起码的数学规定。另一方面讲,直观关于对象的表象虽是应用于经验,但具有客观实在性,因为经验性的观念性把时间,空间,颜色,味道等等量齐观了,伴随着主体的变化,不同人也可能出现不同的认识,由此,康德提出他两个认识论原则:
①先验的观念性
②经验性的实在性
感性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能力,借助时间空间这两种先天形式条件,主动地接受关于一切现象,且只有应用于经验才具有实在性。而几何学又是先天地规定空间属性的一门科学,算术对应时间的一维性和前后相继性。那这一类的知识如何可能?若是单纯概念则只能是达到分析知识,不能拓展,只有求助于直观,正如几何学一直做着的那样,给自己提供了一个纯直观中的对象,亦即借助于两种先天形式条件,才能得出一个普遍有效的命题,并在此之上建立你的综合命题,亦即先天综合命题,先天综合命题既有先天的普遍必然性,又能拓展我们的知识,这便是纯粹数学知识如何可能了。
仅此,读完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先天感性论部分,在此之前做的很多笔记之中再做了一个总的笔记,参考了邓晓芒翻译的《纯粹理性批判》原著及《纯粹理性批判句读》的一些知识见解。
偲萱梦寐~2017年10月30号晚记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