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另类电影史是怎么诞生的?| 豆瓣·書专访《世界电影地图》作者程波
《世界电影地图》用1200多页的篇幅,讲了一个在电影里环球漫步的故事。为什么要写一部以地图来讲述电影的另类电影史?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导演风格都那么不同,真的能被归类吗?
这一次,豆瓣·書独家采访了《世界电影地图》作者之一,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程波。点击下面视频,看程波老师聊这三卷本大部头的创作过程。
豆瓣独家有售,点击此处即可下单。
以下根据豆瓣·書采访程波先生整理
我们在策划这套《世界电影地图》的时候,其实最初的一个想法很明确,就是看到了很多的电影史著作,或者说有关电影文化的书,往往都是以时间作为线索的,空间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跟电影相关的概念或者角度,有时候它是被嵌套在时间里,或者有时候会有一些被忽视。
我们在想,以电影空间为线索,怎么样把一些电影现象、导演作品能够串联起来,这样是不是会给读解电影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而且空间本身作为电影呈现的一个部分,它能够跨越银幕里面虚拟的部分和真实的世界,给读者或者观众带来很强烈的一种代入感,可能也会更亲近。
我们从这个角度上去揣度,形成了这样一个以不同层次的空间,比如说国家、城市、街区,甚至一个具体的建筑物所形成的由大到小的空间来结构这样的线索,在这套书里提供一个新的创作角度。
事实上每个国家的每个导演包括作品,他们的差异都是存在的,甚至会很大。是否能够以国家、地域、城市或者空间来把他们统一在一起,这肯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但我们始终有这样一种感受,就是实际上电影与电影之间是家族相似的。在很多电影作品之间,有着一些或直接或间接、或平缓或曲折的联系,我们通过空间的这种结构,寻找这样一些联系的时候,其实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在建构对于电影的重新认知。
《世界电影地图》这套书共是四个人参与写作,除了我之外,还有我的三个学生,博士生袁海燕,两位硕士生余泽人和张乐山。
当时有这样一个写作想法,最初是我提出这样的建议和框架。因为长久以来,作为电影研究者,或者说一个迷影者,自己看电影的过程当中,有一个比较漫长的建构起自己的电影地图的过程,我就想有没有一种更加便易的方法,能够让我的学生或者这套书的读者,他们能够更快地找到这样一个线索。

三本书在写作过程当中经过了很多次的修改,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个例子,第一个就是在亚洲卷里面,我们关于香港电影的讨论。香港电影的老港片非常多,我们应该怎样把它们纳进来的问题。
香港作为一个“弹丸之地”,它的空间里面虽然有很多的标志性特征,重庆大厦啊湾仔啊铜锣湾啊庙街啊等等,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了解香港,我们又不能完全采用散点透视的方式,那样会太散乱了。经过几轮推翻后,大家在讨论中产生这个想法,也是现在这本书关于香港章节里使用的这一种。

在书里它既是一个物理的空间,又带有一定的文化空间的意味,而同时也不仅仅是一个平面,它其实从一个立体的角度上来考虑空间的。
比如说香港的摩天大楼,从摩天大楼的顶端这个角度上说起,然后进入到地面层面,它会有一些街区的感觉,然后还有一个关于地下、下水道这样一个概念。这个结构的出现就经过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在做美洲卷的时候,最初的想法是沿着美国的东部和西部做一次来回的穿插和往返,采用公路片的线索来结构这个故事。后来发现公路片经过的点是有限的,怎样能够把这么丰富的美国电影尽量多地涵盖进去,所以后来又把这个公路片的概念推翻了,最后采用的是城市圈的概念,就是以某一个城市为中心和它相关的空间,以及这个城市内部和它相关的空间,以此来结构电影。

这套书的写作过程经过了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一年半到两年对电影来说其实会增加很多的内容。我们在修改的过程中,有些在原来的初稿当中没有的,我们觉得某一个作品很重要,或者跟我们原来谈论到的某一个空间或话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那就应该加进去。
比如我们在讨论到休斯顿和科幻电影的时候,雷德利·斯科特的《火星救援》上映了。这样一个作品,对于科幻电影的范式来说有一定的价值,我们就把它重新加到这个里面来。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觉得对于每一个电影爱好者或者迷影者来说,建构属于自己的那个坐标系,不管是以时间轴还是我们讲的地图的方式,是一个很有成就感也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在策划这套书的时候,其实就是想把我们自己建构坐标系的这个过程,以某种更加具有普适性的方式来呈现出来。当然它应该更加的精确,更加的完整。

也希望读者通过这套书找到的线索,来帮助每个人更好更快地建构起自己关于电影的坐标系,让大家在这个电影的世界当中旅行也好,遨游也好,不至于说始终感觉到迷失方向。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套《世界电影地图》的初衷就实现了。
《世界电影地图》豆瓣独家有售,点击此处即可下单。
豆瓣书店,豆瓣线上书店。定期发布首发新书、精选书单,不定期发放各种优惠福利。在豆瓣书店,遇见 — 购买 — 分享,一站式拥有美好·書生活。
豆单,豆瓣·書兴趣推荐账号。文艺轻单,生活灵感。在豆单,遇见你的好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