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人”后“做事”
(千里眼、顺风耳)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西游记》第一回)
——学校里不会教你的职场军规(之二)

人们常常为“做人”和“做事”孰轻孰重的问题而苦恼不已争论不休,初涉职场时尤甚。但在实际工作以及生活中,人和事须臾难分。在一个正常运作(指非危急状态)的组织体系里,保证个人核心利益才是实现集体利益的前提。“人即是目的。”(康德)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地相信“对事不对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之类的屁话。
智商可以炫耀,情商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赤裸裸拿情商说事的人,情商通常不会太高。动辄把“先做人后做事”挂在嘴边的个人或组织,最好敬而远之。它不是幼稚,就是傲慢。反正“缺啥补啥”呗。 而这样的企业文化最后一定会简化成:做人比做事重要,领导比客户重要。
1. 你首先是一个人
在《人类动物园》一书中,作者莫里斯认为,农业革命以后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严重超越了人类自身的进化,我们本质上只是一群套上现代服装的狩猎者。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没有为不期而至的现代文明做好准备。故而,工作中所有和人有关的问题都变得不是那么单纯。或许未来的人工智能可以,它们为此而生。
莫里斯说:从生物学上讲,非个人的人际关系不可能是真正的人际关系。
人其实是不喜欢一本正经地“公事公办”的,情感的交流不可或缺,即时效率并非优先选择。一种非个人或超个人的人际关系它可能是理性和高效的,但却不是自然的,有违人的原始本性。
记住:对于一个群体,你乃是其人格化身。也就是说,不管你是谁,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某个群体中的一员。要是你自己都忘记了这一点,还想别人怎么对待你呢?爱乌及屋,如果人们因为你而爱上了这个组织,你就是不可替代的。反之,如果是爱屋及乌,那么谁蹲在那个位置很重要吗?麻雀、燕子,好像也可以么。
美国管理学家吉尔伯特提出过一个管理法则,即:人们都喜欢为他们所喜欢的人做事。
所以,努力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体”,它会让你事半功倍。
我们再看一下企业管理的定义。
什么是管理呢?“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的过程。管理的目的是效率和效益。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管理的真谛是聚合企业的各类资源,充分运用管理的功能,以最优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回报,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
可见,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做人”的过程。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说:“管理有模式,无定式,讲严谨性,也讲艺术性。因为在这背后,绕不开人性。”
制度很重要,但如果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那么管理的核心就是人。荀子曰:“有治人无治法。”就是说制度也是靠人来执行的。事在人为,而不是本末倒置。
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做事的方式比事情本身重要。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是通过一系列事情来了解你这个人的。也就是说,做事就是做人。
有人的地方就脱不开人性。永远要把人当作人,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简单地角色化,将之视为人形机器甚或零部件。
2. 慎做“道德标兵”
过分强调你掌控范围之外的集体利益不免沦为口号,反倒会令你成为众矢之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往往令人戒惧,结果是人人敬而远之。
你可以大公无私,但不能“目中无人”。一味用自己的节操要求别人,就像有司机打着大灯在高速路上横冲直撞一样,令人生厌。如此开车,还想撇清你和“圣母biao”的绯闻吗?
“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水至清则无鱼”。完美主义、道德洁癖要不得。只有和光同尘才能成为一个好的teamplayer。
你可以时不时把“公司”或“部门”的招牌在嘴边挂挂,这是"政治正确"。它虽不是“鸡毛”,但也少拿来当令箭。大家都"很忙",为什么要唯君马首是瞻?如果你不是Boss,(上帝?先知?),千万不必太当真。除非你到了相应的高位,否则你是没有权力去代表全公司利益,这是由职责分工决定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本分。你可以提出建议,让有司去做决定。但你不能把自己的意志以公司的名义强加给他人。你的位置和综合实力才是你行动的唯一指南。
如果你在领导面前也口口声声“公司”、“部门”,那你的好日子估计要到头了。他嘴里可能不会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会想:怎么着?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你当领导傻啊?连红灯停绿灯行这么小儿科的东西也不懂吗?用你来教?
——入戏太深!
没有最正确的,只有最合适的。不是所有"对的"(比如职责规定的或自以为对公司有利的)事情都能做得。反之亦然。不要总是说“应不应该”,要想一想“可不可以”。你首要的负责对象是你的Boss,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其他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要和你打交道的还有一个个具体的人,那么你首先要“敬”的就不该是所谓的“业”。
“唱高调”并不一定能一呼百应,还要考虑到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
现今的职业精神无不是要求我们成为组织机体的一部分,这其实是与个人自然本性相抵触的。如果集体意识没能深入人心,便失去了灵魂,只会把原本行之有效的职业技巧变成死板的套路。
3. 外圆内方,智圆行方
这条不多解释。
外圆内方就是做人要有底线有原则,不管是个人的和公司的,但做事要圆融,原则性和灵活性共生。
一般来说,铁面无私多少会让人不爽,赤呈相见会令人尴尬。苦口良药也需要一层糖衣。那么,即使是原则性问题也有必要尽可能地遮上一层温情面纱。历久弥新,人情味就是最好的装饰。
凡事不钻牛角尖,最忌直来直去和走极端。你看盘山公路,那条阻力最小的路才是最近的。
杀人不过头点地,点到即止。人比理大,得理之处且饶人。兵法云:“围师必阙。”为别人留余地,也是为自己留后路。
只有智慧圆通,行事才会端方有节。
2016-3-18 草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