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动画片
提起「笔友」,应该是十几年前流行的词。对于90后、00后,简直就是上个世纪的事儿了。
而在网络兴起之前,以书写信件的交友方式最为普遍。不同于现在的通讯设备,书信的方式有它独特的优势。往返信件需要时日,等着收信的心情是很特别的。展读书信,随着时日而磨损的信封和泛黄的信纸,常会带来另一番趣味。
今天就要介绍一部关于「笔友」的电影:《玛丽和马克思》
这是2009年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一部动画。拍摄团队利用15个月拍出了这部纯手工制作的黏土定格动画。整部影片以黑色和咖啡色为主,没有现代电影炫目的视觉特效,也没有大规模的宣传造势,但这部电影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却超过任何一部大片。
197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有一个8岁小姑娘玛丽,她有一双泥土色的眼睛,额头上还有一块屎黄色的胎记,常被人嘲笑。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她,她没有朋友。
她最喜欢的卡通是「诺布利特一家」,喜欢巧克力色,喜欢巧克力味的甜炼乳。
她的爸爸在一家茶叶厂工作,爱好是把捡到的死鸟做成标本。她的妈妈抽烟酗酒,并有小偷小摸的爱好。
她从邮局的电话本里找到一个美国人的地址,她要给这个叫马克思的人写信,问问他小孩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年纪的玛丽总是对很多事充满疑惑。
在纽约,44岁的马克思是个患有亚斯伯格症的人,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具有社交障碍,自闭,抑郁,对面部表情有认知障碍,要看表情谱才能分辨。
当然他也没有朋友,只有一个自己幻想的叫拉乌的隐形人。马克思人生三大目标: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拥有全部「诺布利特一家」的人物,吃一辈子巧克力。
对于突然收到玛丽的来信,他感到压力和不安。在凝视了窗外18个小时之后决定给玛丽回信:小孩是犹太祭司下的蛋,或是修女下的蛋,如果不信教,那就是妓女下的蛋。
每封玛丽的来信中提到的话题,都会引发他的焦虑。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来慢慢平复心情,然后回信。
直到玛丽问他怎样才能被爱,有没有做过爱。马克思彻底崩溃了。对于曾经送女友直肠温度计的马克思来说,爱情太陌生。他的焦虑和压力太沉重,根本不知道爱情是什么。
他患了严重抑郁,在医院接受了八个月的治疗。
玛丽在漫长的等待中开始猜测,是不是自己要求太多或是太丑,满怀迷茫和愤怒,把信全烧了。决定永远忘记这个朋友。
出院后的马克思在他48岁生日时中了彩票大奖,他买下了够吃一辈子的巧克力和「诺布利特一家」全套玩偶,剩下的钱全给了邻居。他想起了他人生三大目标已经完成了两个,而玛丽正是他唯一的朋友。
他们恢复了通信,友谊也越来越坚固。
马克思小心翼翼地读着玛丽的来信,感觉不舒服就吃两片药来缓解紧张情绪,他很乐意回答玛丽的疑问。绵羊被雨淋后会缩水吗?为什么老人都爱穿高腰裤?鹅也会起鸡皮疙瘩吗?出租车倒着开,司机会倒找你钱吗?
玛丽一天天长高,马克思一天天变胖。
大学期间的玛丽开始进行精神疾病的研究,以马克思为研究案例写了关于亚斯伯格症的论文。当玛丽把她的第一本书送给马克思,马克思被彻底激怒了。
他认为亚斯伯格症没什么不好,他不觉得自己有缺陷,这是他身体的一部分。而自己最好的朋友却把他当成病人,这是玛丽对他们友谊的伤害和被判。
愤怒的马克思扣下打字机上的字母M寄给了玛丽。
玛丽知道这次她又伤害到了马克思,而且是自己犯了无法弥补的错误。
她把新书全都粉碎了。开始变得消沉,终日以酒为伴。她抛弃了生活,当然,生活也抛弃了她。她生活中唯一的阳光——她的爱人达米尔,逐渐离她而去。
就在她服下安眠药要自杀的时候,收到了一个包裹。
马克思原谅她了,还给她寄来了收集的全套「诺布利特一家」玩偶作为原谅她的见证。
一年后,玛丽带着她的孩子去见马克思。
马克思坐在沙发上安详的去世了。
玛丽看到马克思家里那台少了M的打字机,胸前挂着的表情谱,以及寄来的一瓶眼泪和照片,还有贴了一整个天花板的信件。
他在等待玛丽的到来。
而在网络兴起之前,以书写信件的交友方式最为普遍。不同于现在的通讯设备,书信的方式有它独特的优势。往返信件需要时日,等着收信的心情是很特别的。展读书信,随着时日而磨损的信封和泛黄的信纸,常会带来另一番趣味。
今天就要介绍一部关于「笔友」的电影:《玛丽和马克思》
这是2009年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一部动画。拍摄团队利用15个月拍出了这部纯手工制作的黏土定格动画。整部影片以黑色和咖啡色为主,没有现代电影炫目的视觉特效,也没有大规模的宣传造势,但这部电影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却超过任何一部大片。
197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有一个8岁小姑娘玛丽,她有一双泥土色的眼睛,额头上还有一块屎黄色的胎记,常被人嘲笑。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她,她没有朋友。
她最喜欢的卡通是「诺布利特一家」,喜欢巧克力色,喜欢巧克力味的甜炼乳。
她的爸爸在一家茶叶厂工作,爱好是把捡到的死鸟做成标本。她的妈妈抽烟酗酒,并有小偷小摸的爱好。
她从邮局的电话本里找到一个美国人的地址,她要给这个叫马克思的人写信,问问他小孩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年纪的玛丽总是对很多事充满疑惑。
在纽约,44岁的马克思是个患有亚斯伯格症的人,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具有社交障碍,自闭,抑郁,对面部表情有认知障碍,要看表情谱才能分辨。
当然他也没有朋友,只有一个自己幻想的叫拉乌的隐形人。马克思人生三大目标: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拥有全部「诺布利特一家」的人物,吃一辈子巧克力。
对于突然收到玛丽的来信,他感到压力和不安。在凝视了窗外18个小时之后决定给玛丽回信:小孩是犹太祭司下的蛋,或是修女下的蛋,如果不信教,那就是妓女下的蛋。
每封玛丽的来信中提到的话题,都会引发他的焦虑。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来慢慢平复心情,然后回信。
直到玛丽问他怎样才能被爱,有没有做过爱。马克思彻底崩溃了。对于曾经送女友直肠温度计的马克思来说,爱情太陌生。他的焦虑和压力太沉重,根本不知道爱情是什么。
他患了严重抑郁,在医院接受了八个月的治疗。
玛丽在漫长的等待中开始猜测,是不是自己要求太多或是太丑,满怀迷茫和愤怒,把信全烧了。决定永远忘记这个朋友。
出院后的马克思在他48岁生日时中了彩票大奖,他买下了够吃一辈子的巧克力和「诺布利特一家」全套玩偶,剩下的钱全给了邻居。他想起了他人生三大目标已经完成了两个,而玛丽正是他唯一的朋友。
他们恢复了通信,友谊也越来越坚固。
马克思小心翼翼地读着玛丽的来信,感觉不舒服就吃两片药来缓解紧张情绪,他很乐意回答玛丽的疑问。绵羊被雨淋后会缩水吗?为什么老人都爱穿高腰裤?鹅也会起鸡皮疙瘩吗?出租车倒着开,司机会倒找你钱吗?
玛丽一天天长高,马克思一天天变胖。
大学期间的玛丽开始进行精神疾病的研究,以马克思为研究案例写了关于亚斯伯格症的论文。当玛丽把她的第一本书送给马克思,马克思被彻底激怒了。
他认为亚斯伯格症没什么不好,他不觉得自己有缺陷,这是他身体的一部分。而自己最好的朋友却把他当成病人,这是玛丽对他们友谊的伤害和被判。
愤怒的马克思扣下打字机上的字母M寄给了玛丽。
玛丽知道这次她又伤害到了马克思,而且是自己犯了无法弥补的错误。
她把新书全都粉碎了。开始变得消沉,终日以酒为伴。她抛弃了生活,当然,生活也抛弃了她。她生活中唯一的阳光——她的爱人达米尔,逐渐离她而去。
就在她服下安眠药要自杀的时候,收到了一个包裹。
马克思原谅她了,还给她寄来了收集的全套「诺布利特一家」玩偶作为原谅她的见证。
一年后,玛丽带着她的孩子去见马克思。
马克思坐在沙发上安详的去世了。
玛丽看到马克思家里那台少了M的打字机,胸前挂着的表情谱,以及寄来的一瓶眼泪和照片,还有贴了一整个天花板的信件。
他在等待玛丽的到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