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聊爆了自己的狼身份,拍出了一身油腻
那些能丝毫不染烟火的人,要么逃离了人间去修仙,要么藏在市井里练成了妖。
油腻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觉得自己油腻。像张海鹏那样,自己一手油腻,还要拍着别人的肩膀说:“哥们儿,你看起来太油腻了!”

虽然狼人杀玩得很烂,每一次拿狼牌内心都在颤抖,但真的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游戏。因为狼人杀用最简单的逻辑关系可以解释这个复杂的大千世界,没有好和坏,只有立场和态度。真真假假,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一样,有时明白,有时糊涂,有时骗人,有时被骗。没有对错,你要做的就是演好自己的角色,不坑队友就算成功了。
突然间关于油腻的中年男人刷了满屏。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不是祸起萧蔷,是祸起冯唐。
最近中年男人在风口浪尖啊,摇滚乐手的保温杯,许知远和马东的悲凉底色,窦唯的复出,冯唐的油腻……你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的时间危机依旧不会影响他们的话语权,无论是上述的哪一个,都有拿狼牌悍跳预言家的能力,只不过这次冯唐聊爆了。踩了全场本来可以迷信他的中年村民,给中年的猎人发查杀顶在钢板上被带走,尔后全民暴动。冯唐以为他开了眼没毛病,没想到说的太多暴露了自己的狼人心态,大概是倒勾狼做久了悍跳的风险没有评估到位,藏了那么久的油腻被人发现了。
看到“油腻”两个字,会出现一种奇怪的回传画面——插着两只红蜡烛的烤猪头,这也许是自己对油腻两个字最直观的理解。所谓猪油蒙了心,大抵如此。
关于中年男人的油腻,真的不太好定义,因为年龄绝对不是必要条件。就像有一个人到中年的姐姐说,男人不是到了中年才油腻,女人也不是到了中年才无趣。对应油腻中年男的标志,干瘪中年女大概可以是背各种包,穿旗袍等类似服装,聚会时聊起年轻姑娘咬牙切齿,头发开始稀疏现白,保温杯里各种减肥配餐,胸下垂,爱吹嘘自己的孩子或老公……对不起,我编不下去了,也不忍心继续。想想看,大多数人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周围的很多好朋友,男生发福,女生晒娃,他们曾经可都是玉树临风迷妹万千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尤物。离真正的中年还有些日子,却已经狂奔进了油腻和干瘪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有什么好悲哀的,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躲过?我们在这红尘之中,谁都曾年少清凉,年纪大了油腻一点很正常。
冯唐聊爆了油腻,不是他聊得不好,只是他披着楚楚衣冠,以为表面不油腻就可以把外表油腻的人当狼诋毁,忘了自己内心的油腻早已吞噬的自己。那种在平民视角的成功,是他的逻辑出发点——“我有钱,有名,有资源;你平庸,吃瓜,假装有资源。我清爽,你油腻。”然后一幅预言家的样子,高高在上。拿着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句子,假装真君子。其实以我的性格不是特别愿意去diss谁,人各有各的活法,只是他把泰戈尔飞鸟集翻译成了那个样子,真的抹了飞鸟集一身油腻。

看一篇文章中写到:“不是中国的中年男人不行,而是中国的男人普遍不行,他们不够勇敢缺乏担当,懦弱市侩精于算计,既然不能成为纯粹的自己,更无法对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不知道写这篇文章的是男人还是女人,只是我并不是特别愿意一杆子打死一票人。性别不应该是划分的方式,国籍也不是。正名一个伪理论最好的办法是用它的逻辑打它,比如中国的女人普遍不够性感浪漫,现实势利精明狡猾,既然不能成为独立的自己,更法摆脱对男人的依附。男人们看到这个也会频频点头,难道这些想法都不是源于心里的油腻吗?
在我认识的一些外国的男生朋友里,有人看似油腻内心却清澈,有人看似单纯却一塌糊涂。在纽约做独立导演的人看起来不谙世事一身风骨背地里却情人无数,荷兰的企业家喜欢把男欢女爱挂在嘴边,一无所有的酒店员工每次都会主动问候爸妈好不好……到底谁油腻谁不油腻?
无论是男是女,无论是那个年纪,之所以引起讨论是因为这个话题踩到了大多数人的尾巴,都对号入座了。或者默默接受,或者起来反抗。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没有人愿意主动选择成为一个油腻的人,可是大多数人都没有及时清理自己,慢慢的,就像是家里厨房的墙壁和抽油烟机,在柴米油盐中油腻起来。那些能丝毫不染烟火的人,要么逃离了人间去修仙,要么藏在市井里练成了妖。我们这些泛泛之辈,只能通过做一些没有因果和目的的事,有一些没有用的爱好,偶尔清理一下油腻的自己,不至于太被自己嫌弃。
油腻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觉得自己油腻。像张海鹏那样,自己一手油腻,还要拍着别人的肩膀说:“哥们儿,你看起来太油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