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小说看完就忘了
有很长段时间,没有看短篇小说了。初看这本《山鬼木客》的书名时,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没有一点出奇,甚至有点不知所言的书名,让我把这书一直搁置着,直到翻看了第一章,才惊觉是本好书。我对于好书的定义也是很简单,能吸引我看下去的就算一本好书了。
书还没看完,一篇一篇的故事凑成了一本书。小说集有一个问题是,看了后面忘前边,有些故事精彩点的就记得牢点,有些平淡点的,就忘得快点。趁着还有印象的时候,把有所思有所想记录下来,也算是一种交代。
开篇是《雨》,写的是一对年迈的日本姐妹,遭受过广岛原子弹的灾害,侥幸存活至今。小说就想是生活记录,拆开来看,都是平平无奇的内容。可能通篇读下来,也说不出一些难忘的情节。可是平淡的却也是正式的写照,因此也更引起共鸣,反而更喜欢了。日本姐妹俩的人生一般人是无法复制的,而在经历了这般灾难之后,她们的余生大概再也没有什么能引起她们内心大波折了。但是如她们这般细细的生活,认真的生活,也是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的。
《乌鸦卡拉斯》一篇中,出现的乌鸦和我印象中的乌鸦形象是大相径庭。甚至我看完这篇以后,始终无法将乌鸦的形象带入到这个卡拉斯身上。根本不能将卡拉斯当做普通的乌鸦去对待。卡拉斯的智慧足以和人媲美,甚至更胜一筹。谁能想到,一只乌鸦,就可以将一群人耍的团团转呢?
接下来的《 菜子坪手记》和《寂寞尼玛路 》是看完到现在就完全没有印象了。
《上镜》一文中,记得看完时自己总结了一下:穷山恶水出刁民是真,淳朴也是真。就算是成为大导演的李立,到最后依旧还是说:“我老欠着人家的。”欠的正是这些刁民。
《 学车轶事 》中,我看到的是江湖气息,仗义够哥们儿。稳重的学车班个个都挺有意思的。让我想到以前看过的《武林外传》,在一家客栈里,各种身份的人因缘巧合下,住在一起,迎来崭新的生活。而他们这班人,是社会上各种身份的人,因为学车这个机会,而坐在一起,一起度过一段时光。好像他们的人生凝缩在这一辆车上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很喜欢这句话。江湖并不只是刀光剑影,更是人情世故。
《 你找他苍茫大地无踪影 》一文又是没多大印象,只记得“我”从头到尾,将一只小狼崽当成小狗崽,最后狼崽被带走了。“我”的西藏之旅似乎忽然就清晰起来了。
《孪生》的故事有些老掉牙,原本应该是上等家庭的千金,变成贫穷人家的女儿,多年以后,才被家人找回,可是却不愿抛弃贫穷的家人,回去享受上等生活。
《本是同根生》和《祖坟》这两篇都是讲同一个故事,看得我印象最深。文中写的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没落,家中的成员各自迎来不同人生的故事。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部分的时候,我脑中就想到了《甄嬛传》中,最后一切都尘埃落定,甄嬛缓缓走向寝宫,在背景音乐中,慢慢落下床幔的一幕。
七哥舜铨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物,他一生的品格节操,大概在世间也难寻出几个相媲美。正如“我”评价的“如此人物,不知当今时间尚存几人?”看着这样的人物落得凄凉的下场,内心看得很是悲壮,很是难过。就像英雄老去的无奈。
舜铨的悲剧,固然和他自身的墨守成规分不开,而更多的是那个时代对于他这般剔透的人物的不容许。其他的人都顺势而变,所以都变好了,只有他,固执的执著着,所以他被时代抛弃了。
其实对于旧社会的贵族,他们身上被教育出来的品格,在现在看来,都是十分稀有的,属于旧时贵族的规则和气质,也是现在无法在复制和模仿的,渐渐地,消失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中。
小说中, 舜铨将逝,“我”守在身边,想到“漫漫长夜,守候沉疴在身的亲人,是人生必经的历程,是一种苦涩的幸福,也是一种无奈。”这句话我尤为印象深刻,写的真好,真实,写出了人生的百味。
之后的文尚未看完,就暂时先记录到此。
-
诞诞妈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6 2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