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易,孩子也不易
人生不易。唯其不易,我们更该彼此相爱,彼此包容
有句话世人皆知:“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我不满十八岁离家进京求学,从此再未离京。没有回家乡侍奉双亲于榻前,是我一直抱愧于心的事。
爸妈一生养育了七个儿女,个中辛苦,不用说,明眼人也知道。然而,为人儿女,我们总是希望父母给予我们多些、再多些,却很少思量我们回报给了父母什么。
如今,爸妈离开我已很多年了,我们七个兄弟姐妹也都已经为人父母了。虽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但真正养了儿,我们似乎也无暇去回味父母的恩情了。
这尤其让我抱愧于心。
心里于是始终放不下,希望有一天能写一本书,讲讲爸爸妈妈的故事;讲讲爸爸妈妈养育我们的那些不容易;讲讲孩子们与爸爸妈妈的那些情感纠结……
爸妈离开我已很多年了,讲这些故事与“孝敬”他们已然无关了。之所以执着地想着要做这件事,与其说是为了给老人一个交代,毋宁说是为了给孩子一个交代。
这个想法,在前几日愈发地清晰起来。
那一天,女儿远隔重洋地与我和她爸爸逗贫嘴:
妈妈,你知道俺们老任家以前是做什么的吗?
不知道。
开绸缎庄的呀!
我一撇嘴:我们家的那大老爷呀!我们家的那大小姐呀!
“贫”够了,女儿认真地对我说,她去洛杉矶看望爷爷的老朋友,91岁的老奶奶见面就给她讲爷爷当年如何将家里的绫罗绸缎金银财宝分成了八份,资助他的八个同学逃难。有了这份资助,几个同学才涉险到了台湾香港东南亚美国。六十多年过去了,老奶奶始终记得这份深情厚谊。
而这些故事,爷爷从未对孙女、甚至儿子提过一言半语。
而这一瞬间,透过老奶奶的故事,我们家老爷子的形象似乎一下子清晰起来了——也许你会责怪他有些不顾家,但他真的曾经仗义疏财……
所以,我想,为人父母,我们有责任告诉下一代我们家里的故事——这是传承。
我们的父辈不容易。这不容易里有养育孩子求生存的不易,更有对儿女的千般隐忍的不容易。至今我无法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就是,大学放假时,在家读书。因为一岁多的小侄子一直在旁边吵闹,我对妈妈发脾气了。妈妈没对我的“发飙”不满,反而很抱歉没哄好孙子,影响了我读书。
妈妈的隐忍,让我惭愧了好多年。世事轮回,如今轮到我隐忍我女儿了。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孩子不容易——他们要有知识,还要学会生存。学知识不易,学生存尤其难——爱与感恩,责任与担当,自尊与谦恭,自立与互助,知识与胆识,德行与能力……缺失了哪一条,孩子都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孩子成长得不顺利,第一责任人一定是我们父母。所以,为人父母不容易——爱他,还要教会他爱,教会他懂得爱、接受爱、传递爱。
而爱,始终都要从最亲的人开始——父母子女夫妻亲戚……由家人至外人,由近及远。
一个连最亲近的人都不会爱的人,怎么可能爱别人?
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怎样爱我们的,而我们又是准备怎样像父母爱我们那样爱孩子们的。
这就是传承。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一代一代。
因为不易,所以更加审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