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和我们时代的孤独
关于卡夫卡,实在有一把很纠结很长的话要说,看他的书,尝尝有一种温和的怜悯的幽默感。但他写书喜欢把自己往外隔了写,冷淡地描绘人物荒诞可笑的故事,竟然把可笑就变成了习以为常的孤独。
书中大部分人物是两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前者一般象征着权威,有着孔武有力、高大的形象,是什么父亲法官官员皇帝之类的,还有在小说中那些爱情和生活占尽上风的女人。看似强大实际上虚弱,权力就像巨大膨胀的幻影,却产生于我们的心灵。
后者一般懦弱,服从于各种各样的规则,明明有时觉得荒诞,但仍然接受下来。缺乏安全感,又并不绝望。
后者和前者往往可以互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第二者特别多,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遵从规则,并且他们先天对权威的迷信和畏惧使他们跪拜、匍匐在虚无的权威脚下。
我想,被统治大概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孤独。
我们这个时代,上帝和各种传统信仰被打碎,人的自我又不可认识和掌控,几乎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被相信,你也不能和尼采和萨特一样相信你自己,你都不知道你是个什么,凭什么把信赖放在同样不可靠的自我而不是上帝身上?
然后这就造成了孤独。这孤独使我们只好相信权威,来使我们摆脱孤独。
所以他宁愿选择孤独,选择有病。这种痛苦我们必须承担,并且恰恰因为这些痛苦把我们和庸碌的人分开,成为了我们的个性。他厌恶那些以家庭为开端所有的社会机构,它们将人的孤独特性毁灭,通过规则把人改造成一个从内心认同规则的人。
再者,在他这里,孤独成为了救赎的开始,把人逼至绝望,往往会产生希望。
人意识到孤独,缺乏安全感的活着。然后孤寂中他怀疑自己,最终毁灭自己——“像火一样”燃烧自己,在他小说中意味着像绝食坚忍地改造自己的肉体和精神,殉道般将自己在孤独中毁灭,最终你会得到一个崭新的自己。
这种痛苦给我一种韧性、柔软的感觉,像是拿肉体摩擦坚硬的钝感(虽然这样说很污)而不是任由欲望填充自己的恶臭。
他似乎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似乎又没有指明,只是文学化的描绘。但就算仅仅如此,这位懦弱的、缺乏安全感和爱的作家,也因此而足够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