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于羽,莫之知载;
祸重于地,莫之知避。
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智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
山木,自寇也;
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
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涸辙之鲋 斗水活鳞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 ,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 、 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弦歌不辍
孔子游于匡,
宋人围之数匝,
而弦歌不辍。
子路入见,
曰:“何夫子之娱也?”
孔子曰:“来,吾语女。
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
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
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
非知得也;
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
夫水行不避蛟龙者,
渔父之勇也;
陆行不避兕虎者,
猎夫之勇也;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举莛与楹,厉与西施,
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
麋鹿见之决骤,
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朝三暮四,混沌凿窍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先诳之曰:
“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
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
“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南海之帝为倏,
北海之帝为忽,
中央之帝为混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至人神矣!
大泽焚而不能热,
河汉冱而不能寒,
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颜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谓也?”
曰:回忘仁义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
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忘礼乐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
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庖丁解牛,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稚。四曰修养,紧守心斋。”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于羽,莫之知载;
祸重于地,莫之知避。
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智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
山木,自寇也;
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
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涸辙之鲋 斗水活鳞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 ,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 、 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弦歌不辍
孔子游于匡,
宋人围之数匝,
而弦歌不辍。
子路入见,
曰:“何夫子之娱也?”
孔子曰:“来,吾语女。
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
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
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
非知得也;
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
夫水行不避蛟龙者,
渔父之勇也;
陆行不避兕虎者,
猎夫之勇也;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举莛与楹,厉与西施,
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
麋鹿见之决骤,
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朝三暮四,混沌凿窍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先诳之曰:
“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
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
“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南海之帝为倏,
北海之帝为忽,
中央之帝为混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至人神矣!
大泽焚而不能热,
河汉冱而不能寒,
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颜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谓也?”
曰:回忘仁义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
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忘礼乐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
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庖丁解牛,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稚。四曰修养,紧守心斋。”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