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论“点”在首饰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任何一件事物都是由小组成大,而任何一种艺术,则都是由某些特定的专业符号串按照一种规则的、既定的方式构建起来的。而在艺术设计中,“点、线、面”则是最基本的抽象符号,每一种设计,都是由不同的手法将其串联完成。与整块的线、面不同,点作为最为基本的语句,具有更强的创造性和张力,能够组成更为复杂、更有艺术性的设计,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一种孤冷的美感。在我的设计中,就将花朵作为其中的一个点,同时运用一定的暖色调,造成一种温暖而冷清的复杂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完善充实的美感。与古典首饰不同,现代首饰设计上,设计师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加,在材质、造型和风格上不受限制,因此,小小的“点”就被赋予了更大的创造性和灵感。
【关键词】点 首饰 花朵布局
引言
点作为造型设计的基本手段之一,在几何学中的意义,仅仅是标明位置,但不具备面积和放向这两个感念,但在俄罗斯画家、美术理论家康定斯基的《点.线.面》一书中有如下阐释:点可以称为最小的基本形态,与几何学的描述或定义不同,在艺术设计范畴的点有时会扩大为面,而这个“面”有可能是不规则的形态……而点本身,本来指的就是小的和近圆的形态……它也是最为简单的形态,是一切视觉艺术所不能缺少的元素。
它作为设计工艺中最基本的设计元素,就好像英语词汇中的ABCD,也好像素描画中的每一道横线,虽然毫不起眼,但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没有“点”的作用,就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首饰设计。同样的,作为最简单的构成元素,它也有最大的发挥空间,它的变化,可以给整体的首饰造成其他元素无法达到的影响和作用。
在当下,首饰设计的风格偏于简洁干练,擅长运用金属元素,又极致的简来创造美感。但在这样的基本审美中,又不能够太脱离东方审美的实际,过于僵硬或机械化,会丧失对东方女性的吸引力。因此,我的设计方向就定在:给东方女性制作的、刚柔并济的服装饰物,适合大众白领女性佩戴。既美观大方,充满时尚和都市动感,又不能使造价超出客户承受的范围。
一、点在首饰设计中的历史演变
1.1古典(古代)首饰的基本风格。一般来说,在古代社会,首饰通常都和珠宝联系在一起,古老的首饰制作工艺,实际就是珠宝和贵重金属的制作工艺。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首饰都作为一种象征地位和财富的装饰品,一直在往奢华、繁复上演变。无论是贵重如皇冠还是小巧如戒指,所追求的都是更加贵重的金属宝石以及更加繁杂的制造工序。
2.2二十世纪法国的Costume Jewelry(服饰珠宝)所带来的变化。法国作为世界时尚之都,其风格具有代表意义。尤其是在二十世纪期间,其服饰珠宝发生了极其显著的变化,在传统首饰和现代首饰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变化不仅仅影响了整个法国,还影响了整个世界的首饰设计潮流。传统首饰通常具有很多繁复的花纹,而从这一时期起,由服饰珠宝作为代表,开启了化繁为简的新时代。这个时期的costume jewelry开始学会用“点、线、面”看世界。
2.3现代首饰中关于其的运用。现代首饰的特点有:结构简单、充分的运用“点、线、面”三点创造出足够的空间感和动感,表达方式由具象到抽象,并用几何图形开创出了一片新的天地。在现代造型艺术中,点所代表的意义不仅仅如原来那样单一,甚至有的时候可以涵盖“线”和“面”。点的位置、排列顺序和数量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对于设计师而已就有了最为广泛的发挥空间。如1960年首饰设计大师Robert Goossens设计的项链就用点构成了独特的线条,成为了现代首饰设计中的代表之作,也是“点”化为“线”的经典作平。而“点”化为“面”,则比如说二十世纪末美国设计师Mary Kanda设计的叶子型胸针,就变点为面,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空间。在很多的首饰设计中,如果仅仅只有线与面,就显得过于乏味单点,所创造出来的模型虽然成为了整体,但就显得枯燥僵硬。而点的变化则更为丰富,能够创造出来的东西具有更多的变化性,也更能够感动人心。
二、我的设计定位
1.市场定位:我的消费人群控制在20-30岁的都市年轻女性。这个时候的女性,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她们是知识女性,拥有自己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审美品位,喜爱较为简单的东西,能够接受金属质地和一些图形上的突破与创新,而具有独立个性的东西更能够受到欢迎。另外,这个年纪的女性通常都有一些“小资情调”,热爱各种服装配饰,也喜欢一些色彩较为鲜艳的东西。鲜花的颜色一直亮丽但不刺眼,完全符合这个时期审美的定位。
2.价格定位:价格区间定在五十元以内。这个年纪的女性具有一定的消费实力,但不具备对高价物品的消费能力。如果价钱控制太低,势必影响成本的制作,尤其是我们的视频上插入的是真花,具有一定的成本。但真花一旦枯萎,就失去了观赏价值,所以它有很强的时效性,定价太高,会让消费者觉得是一个负担。
3.设计特点:设计的一大特点是由点来入“线”和“面,构建出一种崭新的视觉形象,另一点就是真花。现在的消费讲究纯天然、接近大自然。运用真花,在材质上就有了一种全新的清新感受,这一点是很多厂家无法做到的。
三、我在设计中关于“点”的运用实践
3.1 设计理念:进入工业设计专业后,所认识到的第一位艺术大师就是康定斯基,他关于几何构图的概念一直是设计方面的基础理论,影响了几乎所有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尤其是他在点、线、面的阐述上,一直对我影响颇深,所以一直对几何形状,尤其是其中的“点”有所偏爱,并且想要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任何一项艺术的巅峰成就就是化繁为简,用最简单的具象去展现最复杂的抽象。对于首饰而言,除了美丽之外,“饰”才是它最根本的存在原因,它必须美,但不能够宣兵夺主,成为超越使用者本身的存在。所以,我想用点这样一种相对而言简洁干脆的创作基准,留给饰品佩戴者本身更多的发挥空间,让“人”去衬托“物”,而不是用“物”衬托“人”。
一直以来,现代首饰设计受西方的影响较为严重,容易表达的较为张扬和刚硬,具有欧洲审美上的端庄大气感,注重具象的表达,缺乏东方人惯有的抽象思维和意象表现。我们都知道,东方人的审美风格、趋势以及东方人的长相着装,都是与西方不经相同的,因此在首饰设计上,也需要采取新的方案。在很多材料和元素的选取上,必须采取即符合基本审美,但又带有东方特色的因素,比如作品里的花。
中国的文化讲究中庸,不极端,也讲究相辅相成,并不支持一枝独秀,因此我希望创作出的作品既有一种独立和孤傲的感觉,又会有一种柔和的美感,两者合二为一,不会太过偏激,用一种柔和的感觉进入人的视线。在审美上,并不希望造成太强的视觉冲击力,而是一种淡淡的感染,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在这两幅作品里,通过柔弱的花朵,与强硬的金属相结合,在加上艺术上点的处理方法,希望由此反应出东方女性美丽、温和、又自尊自强的美好形象,她即独立一人,又与身周环境融为一体。
3.2设计构思:首先,在图形的选举上,我采用了几何式构图。第一幅作品采用的是圆形,而第二个采取的是矩形。两幅作品都用的是规则形状,外形构图较为中规中矩。从外部上看,是很简单很普通的面状构图,也符合中国人习惯上的中庸、朴实的对于规则图形的审美习惯。但在作品内部,就必须做一些打破的行为。在第一幅作品中,放在中心的那朵花并没有老实规矩的呆在中央,而是在下方用一个木制物品做了一个突破,将一个花径伸展了出来。这样一来,就打破了整个圆的和谐,在视觉上有了一些新颖型,但不会造成过于强烈的冲突感,整个形状是柔和的。而第二幅图,两个矩形也做了一点调整,在边缘上衔接了两个三角形,而且在花径下端也做了木质的分割,花径微微漏出来,同样形成了新颖的感觉。并且第二幅作品由两个同样的制品组成,一远一进,花朵一上一下,形成对照,成双的感觉,填补了矩形形成的狭小和单一的感觉。
其次,选材。为了符合柔而刚的双重形象,首先我选用了花朵作为饰品的中心装饰,它代表了柔弱,同时也象征着东方女性的柔和美,处于设计品的中心,迎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花朵不是用柔软材质制造出的假花,而是实实在在的真花,使得花朵的娇艳无限扩大,比任何一种仿制品都更加让人有充实感。也符合了当下人们对于“大自然”最美好的向往感。而在外部,则用了金属质地,这采取的是金属质感所带来的现代、刚硬的感觉,两者结合,刚好能够展现出那种亦柔亦刚的感觉。并且,在这两幅作品里,金属质地的东西都没有采用过于尖锐的裁剪,而是用较为婉约的方式,就算是矩形的形状,四个角也用圆过渡。这样一来可以获得相对温和的效果,另外也可以跟内部的花朵做很好的贴合。
在这个构思里,最重要的是“点”的运用。“点”作为一种简洁、快节奏的现代元素,带有很强烈的质感,甚至能传递给人的金属感。而这个作品中,我主要用花朵来展现点的概念。每个花朵的花蕊、花瓣或花朵本身,都是一个“点”。它们既聚合在一起,又相对独立的分开,展现出自己各自的意义和美感。花蕊和花瓣都各自不同,是一副单独的画,每一个点都可以作为单独的美学概念来欣赏。但当那些点聚集在一起时,就变成了完整的花,即:变点为面。由点组成的花瓣比单纯的大花瓣看上去要更加灵动活泼,这也是我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3.3设计分析:整个作品以细腻、灵动的风格为主,属于典型的东方女性饰物,并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适合年轻女性佩戴。颜色上以暖色调为主,展现出一种热情但不失温雅的状态,在作品中采用一部分金属质地,结合主要的花朵呈现出刚柔并济的效果。在几何构图上,采用点面结合的办法,以点为主,用点来构成大块图案,用不规则的点状构图来造成视觉上的流动感和愉悦感,使其不压抑,拥有一定的张力以及积极意义,是一个具有向上气息的正面作品。总的来说,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年轻、温和、富有朝气的感觉,在抽象意义上,具有独立自主、温和婉约的女性美感。但无论是哪一种首饰工艺,所增加的花朵都是用各种材质造成花朵,从Chopard红毯系列坦桑宝石戒指,到普通的小店装饰,很少有制作者敢于用真花来作为材质使用,这一点也是极其大胆的。
结论:
在古代饰品中,往往追求繁杂的工艺,更加注重造型的整体美感,和总体呈现出来的华丽效果。而忽略了单一的几何构图和基本元素的应用。在以往的首饰风格中,通常都认为材质越贵重越好,工序越复杂越好,或许这在过去的首饰设计制造中能够行得通,但在现代设计中,眼光不免显得有点狭隘。
经历了法国“服饰珠宝”Costume Jewelry时代之后,首饰开始走下神坛,工艺开始趋向简单大胆,材质也不拘一格。从此,首饰成为了一种具有极大想象空间的设计元素,除了凸显以往首饰所代表的女性贵族感之外,还能够表达灵动、温和、平民、甚至是恐怖、惊悚等不同的风格。从此之后,几何图形这种带有工业机械气息的风格在首饰制造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最为基础的“点”作为基本单词,也渐渐进入设计师的眼中。从最早1936服饰珠宝时期卡地亚所设计的印度项链,到Van Cleef&Arpels高级珠宝系列-意大利文艺复兴花园系列胸针,都是“点”在首饰运用的代表作。
在现代,女性的独立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服装和饰物上就会得到更强的表现。数字化世界的形成,也增强了数字化的审美趋势,比起复杂的多项花纹,人们开始倾向于简约的风格设计,“点”作为简约的代表元素,也因此而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首饰设计中,点可以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孤立、冰冷感,象征着现代女性独立自主的一面,而无数的点连接起来,又可以“点化为线”、“点化为面”,比起基本的线和面,它具有更强的视觉流动感,具有更灵动的视觉效果,比起整块的设计更加柔和,容易让人接受。在一些设计中,点相互连接在一起,或秩序井然,或随性而为,所创造出来的美学效果是其他几何模式所无法达到的。点具有最大的变化性和随意性,在我的设计里,就大胆采用点来组成花朵,构成设计的中心,这不得不说,是只有“点”才能达到的视觉效果。我一直坚信,只有返璞归真才是最大的美丽,因此,追求最为细节的点,才能够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岚.几何美感在现代首饰中的体现.[J]. 硕士学位论文,2008,5
[2] 袁熙旸.西方首饰设计近代化的开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1,08,25:61-69
[3] 王冠 田平.点线面抽象符号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璜,2012,04,05:44-45
[4] Joanne Dubbs Ball, Costume jewelers: the golden age of design, West Chester, Pa. : Schiffer Pub., c 1990
[5] Canady John,Mainstreams of modern art,London:Thames and Hudson,1997
[6] Luis P.Backfill. A Theory of Distribution Camel Structure[J].press of Caliph.0niaUniVersity,2001,21.
[7] Louis Stem and Ambary.Marketing Chillier.5thed.Upper Saddle Riving[J],yinghuiyun.com,prentice Hall,2003,14-15.
[8] Coughlin, Anent, Erin Anderson, Louis W. Stefan. El-Ambary. Marketing Channels (6thed)[M].Beijing: Tsinghai University Press,2001,20.
【关键词】点 首饰 花朵布局
引言
点作为造型设计的基本手段之一,在几何学中的意义,仅仅是标明位置,但不具备面积和放向这两个感念,但在俄罗斯画家、美术理论家康定斯基的《点.线.面》一书中有如下阐释:点可以称为最小的基本形态,与几何学的描述或定义不同,在艺术设计范畴的点有时会扩大为面,而这个“面”有可能是不规则的形态……而点本身,本来指的就是小的和近圆的形态……它也是最为简单的形态,是一切视觉艺术所不能缺少的元素。
它作为设计工艺中最基本的设计元素,就好像英语词汇中的ABCD,也好像素描画中的每一道横线,虽然毫不起眼,但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没有“点”的作用,就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首饰设计。同样的,作为最简单的构成元素,它也有最大的发挥空间,它的变化,可以给整体的首饰造成其他元素无法达到的影响和作用。
在当下,首饰设计的风格偏于简洁干练,擅长运用金属元素,又极致的简来创造美感。但在这样的基本审美中,又不能够太脱离东方审美的实际,过于僵硬或机械化,会丧失对东方女性的吸引力。因此,我的设计方向就定在:给东方女性制作的、刚柔并济的服装饰物,适合大众白领女性佩戴。既美观大方,充满时尚和都市动感,又不能使造价超出客户承受的范围。
一、点在首饰设计中的历史演变
1.1古典(古代)首饰的基本风格。一般来说,在古代社会,首饰通常都和珠宝联系在一起,古老的首饰制作工艺,实际就是珠宝和贵重金属的制作工艺。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首饰都作为一种象征地位和财富的装饰品,一直在往奢华、繁复上演变。无论是贵重如皇冠还是小巧如戒指,所追求的都是更加贵重的金属宝石以及更加繁杂的制造工序。
2.2二十世纪法国的Costume Jewelry(服饰珠宝)所带来的变化。法国作为世界时尚之都,其风格具有代表意义。尤其是在二十世纪期间,其服饰珠宝发生了极其显著的变化,在传统首饰和现代首饰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变化不仅仅影响了整个法国,还影响了整个世界的首饰设计潮流。传统首饰通常具有很多繁复的花纹,而从这一时期起,由服饰珠宝作为代表,开启了化繁为简的新时代。这个时期的costume jewelry开始学会用“点、线、面”看世界。
2.3现代首饰中关于其的运用。现代首饰的特点有:结构简单、充分的运用“点、线、面”三点创造出足够的空间感和动感,表达方式由具象到抽象,并用几何图形开创出了一片新的天地。在现代造型艺术中,点所代表的意义不仅仅如原来那样单一,甚至有的时候可以涵盖“线”和“面”。点的位置、排列顺序和数量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对于设计师而已就有了最为广泛的发挥空间。如1960年首饰设计大师Robert Goossens设计的项链就用点构成了独特的线条,成为了现代首饰设计中的代表之作,也是“点”化为“线”的经典作平。而“点”化为“面”,则比如说二十世纪末美国设计师Mary Kanda设计的叶子型胸针,就变点为面,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空间。在很多的首饰设计中,如果仅仅只有线与面,就显得过于乏味单点,所创造出来的模型虽然成为了整体,但就显得枯燥僵硬。而点的变化则更为丰富,能够创造出来的东西具有更多的变化性,也更能够感动人心。
二、我的设计定位
1.市场定位:我的消费人群控制在20-30岁的都市年轻女性。这个时候的女性,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她们是知识女性,拥有自己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审美品位,喜爱较为简单的东西,能够接受金属质地和一些图形上的突破与创新,而具有独立个性的东西更能够受到欢迎。另外,这个年纪的女性通常都有一些“小资情调”,热爱各种服装配饰,也喜欢一些色彩较为鲜艳的东西。鲜花的颜色一直亮丽但不刺眼,完全符合这个时期审美的定位。
2.价格定位:价格区间定在五十元以内。这个年纪的女性具有一定的消费实力,但不具备对高价物品的消费能力。如果价钱控制太低,势必影响成本的制作,尤其是我们的视频上插入的是真花,具有一定的成本。但真花一旦枯萎,就失去了观赏价值,所以它有很强的时效性,定价太高,会让消费者觉得是一个负担。
3.设计特点:设计的一大特点是由点来入“线”和“面,构建出一种崭新的视觉形象,另一点就是真花。现在的消费讲究纯天然、接近大自然。运用真花,在材质上就有了一种全新的清新感受,这一点是很多厂家无法做到的。
三、我在设计中关于“点”的运用实践
3.1 设计理念:进入工业设计专业后,所认识到的第一位艺术大师就是康定斯基,他关于几何构图的概念一直是设计方面的基础理论,影响了几乎所有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尤其是他在点、线、面的阐述上,一直对我影响颇深,所以一直对几何形状,尤其是其中的“点”有所偏爱,并且想要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任何一项艺术的巅峰成就就是化繁为简,用最简单的具象去展现最复杂的抽象。对于首饰而言,除了美丽之外,“饰”才是它最根本的存在原因,它必须美,但不能够宣兵夺主,成为超越使用者本身的存在。所以,我想用点这样一种相对而言简洁干脆的创作基准,留给饰品佩戴者本身更多的发挥空间,让“人”去衬托“物”,而不是用“物”衬托“人”。
一直以来,现代首饰设计受西方的影响较为严重,容易表达的较为张扬和刚硬,具有欧洲审美上的端庄大气感,注重具象的表达,缺乏东方人惯有的抽象思维和意象表现。我们都知道,东方人的审美风格、趋势以及东方人的长相着装,都是与西方不经相同的,因此在首饰设计上,也需要采取新的方案。在很多材料和元素的选取上,必须采取即符合基本审美,但又带有东方特色的因素,比如作品里的花。
中国的文化讲究中庸,不极端,也讲究相辅相成,并不支持一枝独秀,因此我希望创作出的作品既有一种独立和孤傲的感觉,又会有一种柔和的美感,两者合二为一,不会太过偏激,用一种柔和的感觉进入人的视线。在审美上,并不希望造成太强的视觉冲击力,而是一种淡淡的感染,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在这两幅作品里,通过柔弱的花朵,与强硬的金属相结合,在加上艺术上点的处理方法,希望由此反应出东方女性美丽、温和、又自尊自强的美好形象,她即独立一人,又与身周环境融为一体。
3.2设计构思:首先,在图形的选举上,我采用了几何式构图。第一幅作品采用的是圆形,而第二个采取的是矩形。两幅作品都用的是规则形状,外形构图较为中规中矩。从外部上看,是很简单很普通的面状构图,也符合中国人习惯上的中庸、朴实的对于规则图形的审美习惯。但在作品内部,就必须做一些打破的行为。在第一幅作品中,放在中心的那朵花并没有老实规矩的呆在中央,而是在下方用一个木制物品做了一个突破,将一个花径伸展了出来。这样一来,就打破了整个圆的和谐,在视觉上有了一些新颖型,但不会造成过于强烈的冲突感,整个形状是柔和的。而第二幅图,两个矩形也做了一点调整,在边缘上衔接了两个三角形,而且在花径下端也做了木质的分割,花径微微漏出来,同样形成了新颖的感觉。并且第二幅作品由两个同样的制品组成,一远一进,花朵一上一下,形成对照,成双的感觉,填补了矩形形成的狭小和单一的感觉。
其次,选材。为了符合柔而刚的双重形象,首先我选用了花朵作为饰品的中心装饰,它代表了柔弱,同时也象征着东方女性的柔和美,处于设计品的中心,迎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花朵不是用柔软材质制造出的假花,而是实实在在的真花,使得花朵的娇艳无限扩大,比任何一种仿制品都更加让人有充实感。也符合了当下人们对于“大自然”最美好的向往感。而在外部,则用了金属质地,这采取的是金属质感所带来的现代、刚硬的感觉,两者结合,刚好能够展现出那种亦柔亦刚的感觉。并且,在这两幅作品里,金属质地的东西都没有采用过于尖锐的裁剪,而是用较为婉约的方式,就算是矩形的形状,四个角也用圆过渡。这样一来可以获得相对温和的效果,另外也可以跟内部的花朵做很好的贴合。
在这个构思里,最重要的是“点”的运用。“点”作为一种简洁、快节奏的现代元素,带有很强烈的质感,甚至能传递给人的金属感。而这个作品中,我主要用花朵来展现点的概念。每个花朵的花蕊、花瓣或花朵本身,都是一个“点”。它们既聚合在一起,又相对独立的分开,展现出自己各自的意义和美感。花蕊和花瓣都各自不同,是一副单独的画,每一个点都可以作为单独的美学概念来欣赏。但当那些点聚集在一起时,就变成了完整的花,即:变点为面。由点组成的花瓣比单纯的大花瓣看上去要更加灵动活泼,这也是我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3.3设计分析:整个作品以细腻、灵动的风格为主,属于典型的东方女性饰物,并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适合年轻女性佩戴。颜色上以暖色调为主,展现出一种热情但不失温雅的状态,在作品中采用一部分金属质地,结合主要的花朵呈现出刚柔并济的效果。在几何构图上,采用点面结合的办法,以点为主,用点来构成大块图案,用不规则的点状构图来造成视觉上的流动感和愉悦感,使其不压抑,拥有一定的张力以及积极意义,是一个具有向上气息的正面作品。总的来说,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年轻、温和、富有朝气的感觉,在抽象意义上,具有独立自主、温和婉约的女性美感。但无论是哪一种首饰工艺,所增加的花朵都是用各种材质造成花朵,从Chopard红毯系列坦桑宝石戒指,到普通的小店装饰,很少有制作者敢于用真花来作为材质使用,这一点也是极其大胆的。
结论:
在古代饰品中,往往追求繁杂的工艺,更加注重造型的整体美感,和总体呈现出来的华丽效果。而忽略了单一的几何构图和基本元素的应用。在以往的首饰风格中,通常都认为材质越贵重越好,工序越复杂越好,或许这在过去的首饰设计制造中能够行得通,但在现代设计中,眼光不免显得有点狭隘。
经历了法国“服饰珠宝”Costume Jewelry时代之后,首饰开始走下神坛,工艺开始趋向简单大胆,材质也不拘一格。从此,首饰成为了一种具有极大想象空间的设计元素,除了凸显以往首饰所代表的女性贵族感之外,还能够表达灵动、温和、平民、甚至是恐怖、惊悚等不同的风格。从此之后,几何图形这种带有工业机械气息的风格在首饰制造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最为基础的“点”作为基本单词,也渐渐进入设计师的眼中。从最早1936服饰珠宝时期卡地亚所设计的印度项链,到Van Cleef&Arpels高级珠宝系列-意大利文艺复兴花园系列胸针,都是“点”在首饰运用的代表作。
在现代,女性的独立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服装和饰物上就会得到更强的表现。数字化世界的形成,也增强了数字化的审美趋势,比起复杂的多项花纹,人们开始倾向于简约的风格设计,“点”作为简约的代表元素,也因此而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首饰设计中,点可以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孤立、冰冷感,象征着现代女性独立自主的一面,而无数的点连接起来,又可以“点化为线”、“点化为面”,比起基本的线和面,它具有更强的视觉流动感,具有更灵动的视觉效果,比起整块的设计更加柔和,容易让人接受。在一些设计中,点相互连接在一起,或秩序井然,或随性而为,所创造出来的美学效果是其他几何模式所无法达到的。点具有最大的变化性和随意性,在我的设计里,就大胆采用点来组成花朵,构成设计的中心,这不得不说,是只有“点”才能达到的视觉效果。我一直坚信,只有返璞归真才是最大的美丽,因此,追求最为细节的点,才能够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岚.几何美感在现代首饰中的体现.[J]. 硕士学位论文,2008,5
[2] 袁熙旸.西方首饰设计近代化的开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1,08,25:61-69
[3] 王冠 田平.点线面抽象符号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璜,2012,04,05:44-45
[4] Joanne Dubbs Ball, Costume jewelers: the golden age of design, West Chester, Pa. : Schiffer Pub., c 1990
[5] Canady John,Mainstreams of modern art,London:Thames and Hudson,1997
[6] Luis P.Backfill. A Theory of Distribution Camel Structure[J].press of Caliph.0niaUniVersity,2001,21.
[7] Louis Stem and Ambary.Marketing Chillier.5thed.Upper Saddle Riving[J],yinghuiyun.com,prentice Hall,2003,14-15.
[8] Coughlin, Anent, Erin Anderson, Louis W. Stefan. El-Ambary. Marketing Channels (6thed)[M].Beijing: Tsinghai University Press,2001,20.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