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必读 | 新一轮民用无人机前景预测!
无人机分为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而民用无人机包含为工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两大类。其中,行业级(也称为工业级或商用级)无人机主要用于替代或协同人工完成各行业领域应用中的人力作业比较困难或无法实现的任务,对专业技能要求高 ;而消费级无人机主要用于个人航拍和娱乐,注重功能体验和操作便利性。而本次内容只讲述民用无人机行业范畴。
无人机类型与特点
据统计,2014年全球无人机销量达39万台,市场规模约52亿美元,数量上96%为民用,消费级占2/3。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从2012年约4.5亿元增长为2015年约90亿元,年复合增速171%。2014年大疆的营收为30亿元,占全球消费级市场70%,可间接推算出2014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大约为43亿元,按单台均价5000元(消费级别的无人机大量的是2000-3000元的消费级无人机)估算,大约销售量为86万台。另据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军民无人机销售额在2024年将达115亿美元,未来10年支出总额将超过9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7%。美国《航空与太空技术周刊》预测,未来10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673亿美元,大约356亿美元将用于生产,287亿美元将用于技术研发和实验设计,维护服务约30亿美元。
商用与个人无人机市场日益重叠,低价的个人设备被用于商业风险投资。个人无人机厂商现在正积极尝试立足商业市场。最新的技术进步模糊了界限,使得个人无人机被用于某种特殊应用,入监视、3D测绘与建模等。
2015年,消费级无人机全球销售额约为100亿人民币。IDC预计,到2020年,中国航拍无人机市场将以56%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市场规模达到250亿元人民币。2016年与2017年连续两年中国航拍无人机市场增长将放缓,总出货量为63万台,预计年增长率42%。放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消费需求暂时性的增长乏力以及产品体验与消费者预期存在差距。从长远看,到2021年中国航拍无人机市场将以年复合增长率56%的速度增长,届时该市场出货量将超过400万台。
2015年,加速进入无人机市场的新公司步伐加快。在无人机制造商和无人机应用开发商的VC投资超过2014年两倍以上。今天,无人机的应用不断增长,功能越来越复杂,市场范围也越来越广。组件价格继续下跌和开源飞行控制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软件,我们期待更多的低成本消费的无人机制造商将从中国─似乎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之前。
民用无人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农业植保
植保无人机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也是民用无人机市场最先获利的领域。今年两会期间,中央农业部指示:据统计,2016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超过2800万亩次,且湖南省组织15家飞防大队实施水稻飞防作业100多万亩。截至2016年底,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超过6000架。
据统计年我国大田作物面积约为15亿亩地,按照平均年施药3次计算,总共需要约45亿亩次施药作业;按照目前植保无人机施药每亩地10元服务费计算,年总服务产值为450亿元。例如一架载荷10公斤弄药的小型植保无人机,每天作业300亩,年作业一百天,则年作业3万亩次;全国45亿亩次施药量,需要15万架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每架植保无人机平均20万左右,植保无人机保有产值300亿元;植保无人机循环更新周期为3年左右,则年产值100亿元。
安全巡检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通信基站在全国覆盖面越来越广,高密度建站和巡检等工作日益增加,尤其这些新增工作大部分处于作业条件相对较差的偏远地区,如自然环境恶劣或人员稀少的山区乡村以及边疆戈壁等。通过选择适合无人机平台极大的缓解了在人力成本高、作业强度大、作业风险高、检测数据不完整准确等问题,以实现作业效率与效益的优化和提升。
基站功能扩展
2016 年中国移动与爱立信合作完成了一项无人机网络测试项目,即通过基于基站本地交换的 5G 原型网络及多站点间的网络切换,对无人机进行实时控制测试,并实现了无人机与普通商用手机用户共享网络站点的功能。华为提出了新型无线充电基站的概念,这是华为与中国移动合作的 X-Labs 项目的一部分。该无线充电基站除了提供常规的蜂窝数据信号支持外,还将为无人机提供 GPS 信号增强和无线充电两种功能。当然,这种基站功能扩展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度。FAA 正在考虑借助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对所有无人机的定位
无人机类型与特点
据统计,2014年全球无人机销量达39万台,市场规模约52亿美元,数量上96%为民用,消费级占2/3。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从2012年约4.5亿元增长为2015年约90亿元,年复合增速171%。2014年大疆的营收为30亿元,占全球消费级市场70%,可间接推算出2014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大约为43亿元,按单台均价5000元(消费级别的无人机大量的是2000-3000元的消费级无人机)估算,大约销售量为86万台。另据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军民无人机销售额在2024年将达115亿美元,未来10年支出总额将超过9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7%。美国《航空与太空技术周刊》预测,未来10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673亿美元,大约356亿美元将用于生产,287亿美元将用于技术研发和实验设计,维护服务约30亿美元。
商用与个人无人机市场日益重叠,低价的个人设备被用于商业风险投资。个人无人机厂商现在正积极尝试立足商业市场。最新的技术进步模糊了界限,使得个人无人机被用于某种特殊应用,入监视、3D测绘与建模等。
2015年,消费级无人机全球销售额约为100亿人民币。IDC预计,到2020年,中国航拍无人机市场将以56%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市场规模达到250亿元人民币。2016年与2017年连续两年中国航拍无人机市场增长将放缓,总出货量为63万台,预计年增长率42%。放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消费需求暂时性的增长乏力以及产品体验与消费者预期存在差距。从长远看,到2021年中国航拍无人机市场将以年复合增长率56%的速度增长,届时该市场出货量将超过400万台。
2015年,加速进入无人机市场的新公司步伐加快。在无人机制造商和无人机应用开发商的VC投资超过2014年两倍以上。今天,无人机的应用不断增长,功能越来越复杂,市场范围也越来越广。组件价格继续下跌和开源飞行控制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软件,我们期待更多的低成本消费的无人机制造商将从中国─似乎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之前。
民用无人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农业植保
植保无人机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也是民用无人机市场最先获利的领域。今年两会期间,中央农业部指示:据统计,2016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超过2800万亩次,且湖南省组织15家飞防大队实施水稻飞防作业100多万亩。截至2016年底,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超过6000架。
据统计年我国大田作物面积约为15亿亩地,按照平均年施药3次计算,总共需要约45亿亩次施药作业;按照目前植保无人机施药每亩地10元服务费计算,年总服务产值为450亿元。例如一架载荷10公斤弄药的小型植保无人机,每天作业300亩,年作业一百天,则年作业3万亩次;全国45亿亩次施药量,需要15万架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每架植保无人机平均20万左右,植保无人机保有产值300亿元;植保无人机循环更新周期为3年左右,则年产值100亿元。
安全巡检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通信基站在全国覆盖面越来越广,高密度建站和巡检等工作日益增加,尤其这些新增工作大部分处于作业条件相对较差的偏远地区,如自然环境恶劣或人员稀少的山区乡村以及边疆戈壁等。通过选择适合无人机平台极大的缓解了在人力成本高、作业强度大、作业风险高、检测数据不完整准确等问题,以实现作业效率与效益的优化和提升。
基站功能扩展
2016 年中国移动与爱立信合作完成了一项无人机网络测试项目,即通过基于基站本地交换的 5G 原型网络及多站点间的网络切换,对无人机进行实时控制测试,并实现了无人机与普通商用手机用户共享网络站点的功能。华为提出了新型无线充电基站的概念,这是华为与中国移动合作的 X-Labs 项目的一部分。该无线充电基站除了提供常规的蜂窝数据信号支持外,还将为无人机提供 GPS 信号增强和无线充电两种功能。当然,这种基站功能扩展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度。FAA 正在考虑借助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对所有无人机的定位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