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犹怜草木青
早上开晨会的时候,注意力很奇怪的被鱼缸里的吸引住了。先开始是饶有兴趣的观察谁雌谁雄,它们一丛丛的在这边游一会儿,一会儿又一丛丛的游向另一边,于是开始幻想自己是鱼群里的那条短尾巴的金鱼,因为它最显眼,其他都是花尾巴的金鱼…
先是游向鱼缸的表层,啄一些氧气。待鱼鳔里的氧气换的差不多的时候,用胸鳍和身体两边的肌肉调转方向,一头扎进鱼群中。每游一段就用鱼鳃换一次呼吸,身体通过腹鳍的摆动,背鳍、臂鳍、尾鳍也随着水流的波动跟着摆动,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因为尾巴短,没有花尾巴金鱼游得慢,她们像拖着婚纱的新娘,边游边抚弄着尾鳍,把周围的水打成一个个水圈,我则在这一个个水圈里窜上窜下…
正当我看的极为入神的时候,这条鱼忽的打了个激灵,我惊呆了!为什么,如果按照水流的运动加上氧气的消耗以及食物的获取方式,它应该是在欢快的嬉戏那些水波,为什么它竟然打了个激灵,忽的游向另一方。莫非它也有意识?我迫不及待的想百度一下这个问题…
来电以后做迅速的打开电脑查了查,动物有没有意识?果然,还有跟这问题问的差不多一样的书。篇幅太长大致看了一下介绍和评论,然后被查询的结果震惊了!原来动物也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它们生活在自己的感觉世界之中,它们也有不同与人类的感情世界。换句话说,我们只是比它们更高级,有着更为丰富的情绪和语言表达能力。只是它们的意识状态和我们不在一个层面上。这让我想起海豚和鲸鱼,它们不会主动袭击落水的人、马戏团的大象老虎都可以被驯化做固定的动作,它们也会流泪、鸟儿的小脑较为发达是为了在飞行中保持平衡、大猩猩还会做算数、用人类教它的手语做一些有意识的小聪明来换取对自己的奖赏、狗儿就不用说,撒尿做标记的范围内都在它主观世界里属于统治范围、据说猫还能听懂人话!!!
联想到昨天看过的书,突然觉得动物和我们真的不该有什么优劣贵贱之分,应该说一切有生命的物种,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大多的时候我们不也限制于环境,从而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性格。难怪,弘一法师在临死前还要护着一只蚂蚁…
我们民族的智慧不也是取自于自然。庄子的齐物论、孔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墨子的兼爱、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论未来科技发展的多先进,可是有关人与人、人与动物的问题终究还是要回归到自然。人离不开人群,如同鱼缸里群游的鱼,人更离不开自然。然而自然不一样,她也有属于自己的主观世界,即便我们因一时的贪婪和愚蠢破坏掉生态,在最终没有人类的情况下,大自然可以在100万年内就重构出新的自然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