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分类与命名(茶艺师弦弦子)

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五颜六色?茶是按照颜色分类的么?大红袍是不是红茶?安吉白茶是不是白茶?乱了乱了。今天,我们来唠唠茶叶分类和命名的嗑吧。

从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芽叶)到成品茶,要经过初制和精制。怎么理解初制和精制呢?笔者经常讲的例子是,要做一件上好衣服,首先得有上好的布料,这个布料决定了衣服的质感,如果制作布料是初加工,那么之后的裁剪缝合就是衣服的精加工。衣服属于棉、丝、绸缎哪一类,在于料子,而产生这件衣服的卖相,就离不开裁剪。一件上好的衣服,布料和裁剪缺一不可,同样,决定茶叶属于哪一类,在于初制工艺,这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关键工序,茶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颜色的变化,色香味形几乎都在此过程产生,而精制,则是去掉花杂、茶梗、茶渣等,使茶叶更加精致。上等的茶,经得起视觉和味觉的考验。
既然每一类茶都有其共同的初制特点,那么,茶的初制工艺有哪些呢?

萎凋是白茶、青茶、红茶的第一道工序,即鲜叶采摘之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摊晾,蒸发水分,叶片由硬变软,叶色由鲜绿转暗,内质也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

制茶技术的关键程序,特别是绿茶,即利用高温(一般要求叶温一两分钟内达到85°以上)破坏酶的活性,使鲜叶内含物质迅速转化。

揉捻是初步做形,除了白茶类和绿、黄茶中有些不要揉捻之外,一般都有这道工序。就是随便揉揉么?如果用力不当,不仅不能成形,还会影响茶的口感。




渥堆、发酵、闷黄、做青,这几个程序我们可以统称为制茶工序中的“变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他们分别使茶叶在制作过程中呈现出黑、红、黄、青色,从而形成四个不同的种类。

要知道,我们经常所说的“君山银针”、“西湖龙井”、“碧螺春”、“大红袍”等茶名,它们可不是茶的分类,它们是茶的名称,初学者很容易傻傻分不清。有的茶可以从名称上看出它的分类,而更多的则不能。茶的命名依据比较多,除以形状、色香味等不同外,还有以茶树品种、生产地区等不同得名。例如:
以形状命名的:雀舌、毛尖、瓜片等。
以色命名的:黄芽、黄汤等。
以地名命名的:六安瓜片、南京雨花茶、西湖龙井等。
以茶树品种命名的:乌龙、水仙、铁观音、毛蟹等。

还有一些称谓如“内销茶”、“春茶”、“秋茶”、“芽茶”等,这些是按销路、季节、采摘标准“的一类茶的统称,而非命名。
茶叶命名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很多公司也会将自己的茶冠以一些独特的名称,例如竹叶青、碧潭飘雪等。通常的原则是文雅有内涵。命名有时候能够看出分类,例如祁门红茶,安化黑茶。但更多的时候还需要通过了解才知道它具体属于哪一类茶。文章开头说的大红袍其实是青茶中的岩茶类,安吉白茶其实属于绿茶,只是这种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返白的现象,故名白茶。茶的分类和命名对于了解茶非常重要,最直接的就在于我们对不同的茶采用合适的用具和方法。

这里附上一张茶叶分类图,可能看完你还是记不得,没关系,关注弦弦子和茶公众号或个人微信号,我们娓娓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