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白描黑塞
显而易见,浪漫主义者多数都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多半又是失败主义者,现实世界似乎永远不会给予他们相匹配的时代认同,一方面是周围越来越严酷的现实世界,一方面是评论家们越来越犀利且毫不留情的批判,有些作者似乎生来就注定身陷重围,比如黑塞。
怎么说呢,知道黑塞很偶然。床头手边一本喜爱的小插画,男主人公说他每晚喜欢翻翻黑塞的小说和散文,插画集里还有一张黑白照片,黑塞坐在画面的下方正在写生,画面的上方是一栋古老的乡间别墅,太阳的光线把别墅照耀的分外光彩,黑塞拿着画笔,依稀看见画幕上一群群密密从从的树林,树林的右上方有一条宁静而悠长的小路,看着这幅插图,我突然对写生向往极了,向往自己有一天也能带着画笔和工具坐在喧哗的瀑布或者是蓝天白云的草原下,带着几分热烈和放逐的心情去亲近自然。可惜我愚钝的很,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去书店。
坦白说,我是通过读黑塞的小说而喜欢上他的。他的小说有长有短,初看上去结构松散,人物也都抽象剥离,似乎只有精神生活,灰暗的现实生活描述,安静的像是身处一座古庙或者教堂,突然,有了一点点人声,灰暗的殿堂里看到一束光,那就是他的语言,而这束光也分外神秘,仔细追寻后,竟然还听得到声音辨得出色彩。
《在轮下》是我读的第二本,相比一开始的《呐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他那种忧郁和犹疑似乎更微妙了,如果你还是少年,你还有那种清涩不可言说的烦恼,那么拿起来通读确实再妙不过。他几乎是用一种少年般的纯粹去表达和叙述人性,每当你觉得问题可以解决了,在书中却找不到丝毫肯定的答案。是啊!他什么也没说,他只是在人性最不可言说的地方,沉默罢了,叹息罢了。当然,他不是不能说,他只是有意无意的闪开了,他不要去叙述自己的思考和得出的答案,他只是顺其自然的同少年一般柔软着,承受着,把内心的犹疑不定和煎熬缓缓的表达出来,变成一朵他笔下常画的水仙或者郁金香,或者随便什么他喜欢临摹的花卉,靠着这样的方式,把那些敏感而忧伤的少年,朴素而清新的自然,朦胧而真切的友谊和爱情,鲜活的吸引到虚无苍白的成人世界。
许多人喜欢称黑塞是诗人和哲学家,或者散文家,鲜有称他是小说家的。原本像我这样非系统的文学爱好者,本不该胡说什么,莫须有的考证什么,但不知为何,看了他的几部小说,我都被深深吸引,尤其是《希达多》和《荒原狼》。
《悉达多》是一个好友推荐的,几年前我刚念大学时,脑满肥肠,一肚子虚荣张狂,随便看几首翻译诗歌,就憋了一肚子诗情要抒发;随便看几本哲学著作,就满脑子歪理邪说;那时候甚至不能耐心去抄几段分行的风景诗,更别提那些峨冠博带的优美篇章了。也算是机缘巧合,《希达多》之前,我刚看了《凡人》,主人公遵循着现实世界的秩序和逻辑,书中还有一些大段的生活细节描写,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类似其他翻译小说的表达叙述方式,我正想偷懒,干脆选个散文集,结果收到老友一条消息:《希达多》一定要看。那个老友,考上大学后,父母先后离世,精神的痛苦提炼了她选书读书的精准和老辣,《希达多》既然是她推荐的,我当然就一定要读。
坦白说,讲故事不是诗人或者哲学家擅长,故事即使从他们嘴里讲出来,也必是借着故事去解答他们自己的精神疑惑。《希达多》讲述的就是一个人的悟道。你看,从黑塞缓慢悠然的笔下,逐渐抽象剥离出一个人,这个人自闭于自己的世界中,他的生活少有市井的喧嚣和杂音,这个人甚至少有鲜活集中的生命活动,他只是这样曲折的在黑塞笔下狂奔,因为许多现实的复杂和多变都被黑塞过滤了,于是你看到的这个人,没什么面对未来的无知偶然,没什么面对无知偶然的彷徨无助,他只是这样形而上的生活着,追求着,在黑塞笔下的铺垫中,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悟道。
有人说,阅读一个作家,最初接触的作品,往往决定之后对这个作家全部认识。我不想故意抬杠,但是每当我又读了一些黑塞的其他作品,脑中会常常浮现的却是《荒原狼》。《荒原狼》的笔调是回忆的,《荒原狼》的思考也是回忆的。黑塞正是带着一战后的深深失望,带着这种失望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对价值观的深深否定,带着这种否定之后对人性命运的深深探索,实现了自己对以往生活的重新回顾、审视和思考。他笔调那么深情和投入,文字间充满了焦灼、痛苦和绝望,仿佛一只困兽在左突右冲中在寻找自己的方向,正是因为苦恼的现实生活找不到答案,他便只有回忆,越回忆,越追问,越追问,越思索,越思索,越细致,越细致,越平静。
一部小说,到底能解答我们多少困境和疑惑,这个问题没法定论。黑塞的小说更是带着属于自己的一意孤行,任由人物在无拘无束的意念中成长。网上无意中搜到他的一张相片,很有趣,一张裸照,据说他很乐于美美的拍些裸照,在树下,在湖边或者在草地旁,随便张开一个舒展的姿态,毫无保留!更有趣的是,听说他还极端爱美,收藏了大约一百副眼镜!这样真实而又自然可爱的黑塞!这样拥有火焰般激情难耐的黑塞!这样追寻内心孤独志向的黑塞!这样心地纯洁善良与世无争的黑塞!生来就注定和他的时代无法契合,小时候以逃学来反抗陈腐的教育制度,长大了以离家来对抗宗教家庭的压抑气氛,他真像一个斗士,一个和风车决战的斗士!更像一个隐士,一个归隐在田园风光之中隐士!
怎么说呢,知道黑塞很偶然。床头手边一本喜爱的小插画,男主人公说他每晚喜欢翻翻黑塞的小说和散文,插画集里还有一张黑白照片,黑塞坐在画面的下方正在写生,画面的上方是一栋古老的乡间别墅,太阳的光线把别墅照耀的分外光彩,黑塞拿着画笔,依稀看见画幕上一群群密密从从的树林,树林的右上方有一条宁静而悠长的小路,看着这幅插图,我突然对写生向往极了,向往自己有一天也能带着画笔和工具坐在喧哗的瀑布或者是蓝天白云的草原下,带着几分热烈和放逐的心情去亲近自然。可惜我愚钝的很,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去书店。
坦白说,我是通过读黑塞的小说而喜欢上他的。他的小说有长有短,初看上去结构松散,人物也都抽象剥离,似乎只有精神生活,灰暗的现实生活描述,安静的像是身处一座古庙或者教堂,突然,有了一点点人声,灰暗的殿堂里看到一束光,那就是他的语言,而这束光也分外神秘,仔细追寻后,竟然还听得到声音辨得出色彩。
《在轮下》是我读的第二本,相比一开始的《呐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他那种忧郁和犹疑似乎更微妙了,如果你还是少年,你还有那种清涩不可言说的烦恼,那么拿起来通读确实再妙不过。他几乎是用一种少年般的纯粹去表达和叙述人性,每当你觉得问题可以解决了,在书中却找不到丝毫肯定的答案。是啊!他什么也没说,他只是在人性最不可言说的地方,沉默罢了,叹息罢了。当然,他不是不能说,他只是有意无意的闪开了,他不要去叙述自己的思考和得出的答案,他只是顺其自然的同少年一般柔软着,承受着,把内心的犹疑不定和煎熬缓缓的表达出来,变成一朵他笔下常画的水仙或者郁金香,或者随便什么他喜欢临摹的花卉,靠着这样的方式,把那些敏感而忧伤的少年,朴素而清新的自然,朦胧而真切的友谊和爱情,鲜活的吸引到虚无苍白的成人世界。
许多人喜欢称黑塞是诗人和哲学家,或者散文家,鲜有称他是小说家的。原本像我这样非系统的文学爱好者,本不该胡说什么,莫须有的考证什么,但不知为何,看了他的几部小说,我都被深深吸引,尤其是《希达多》和《荒原狼》。
《悉达多》是一个好友推荐的,几年前我刚念大学时,脑满肥肠,一肚子虚荣张狂,随便看几首翻译诗歌,就憋了一肚子诗情要抒发;随便看几本哲学著作,就满脑子歪理邪说;那时候甚至不能耐心去抄几段分行的风景诗,更别提那些峨冠博带的优美篇章了。也算是机缘巧合,《希达多》之前,我刚看了《凡人》,主人公遵循着现实世界的秩序和逻辑,书中还有一些大段的生活细节描写,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类似其他翻译小说的表达叙述方式,我正想偷懒,干脆选个散文集,结果收到老友一条消息:《希达多》一定要看。那个老友,考上大学后,父母先后离世,精神的痛苦提炼了她选书读书的精准和老辣,《希达多》既然是她推荐的,我当然就一定要读。
坦白说,讲故事不是诗人或者哲学家擅长,故事即使从他们嘴里讲出来,也必是借着故事去解答他们自己的精神疑惑。《希达多》讲述的就是一个人的悟道。你看,从黑塞缓慢悠然的笔下,逐渐抽象剥离出一个人,这个人自闭于自己的世界中,他的生活少有市井的喧嚣和杂音,这个人甚至少有鲜活集中的生命活动,他只是这样曲折的在黑塞笔下狂奔,因为许多现实的复杂和多变都被黑塞过滤了,于是你看到的这个人,没什么面对未来的无知偶然,没什么面对无知偶然的彷徨无助,他只是这样形而上的生活着,追求着,在黑塞笔下的铺垫中,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悟道。
有人说,阅读一个作家,最初接触的作品,往往决定之后对这个作家全部认识。我不想故意抬杠,但是每当我又读了一些黑塞的其他作品,脑中会常常浮现的却是《荒原狼》。《荒原狼》的笔调是回忆的,《荒原狼》的思考也是回忆的。黑塞正是带着一战后的深深失望,带着这种失望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对价值观的深深否定,带着这种否定之后对人性命运的深深探索,实现了自己对以往生活的重新回顾、审视和思考。他笔调那么深情和投入,文字间充满了焦灼、痛苦和绝望,仿佛一只困兽在左突右冲中在寻找自己的方向,正是因为苦恼的现实生活找不到答案,他便只有回忆,越回忆,越追问,越追问,越思索,越思索,越细致,越细致,越平静。
一部小说,到底能解答我们多少困境和疑惑,这个问题没法定论。黑塞的小说更是带着属于自己的一意孤行,任由人物在无拘无束的意念中成长。网上无意中搜到他的一张相片,很有趣,一张裸照,据说他很乐于美美的拍些裸照,在树下,在湖边或者在草地旁,随便张开一个舒展的姿态,毫无保留!更有趣的是,听说他还极端爱美,收藏了大约一百副眼镜!这样真实而又自然可爱的黑塞!这样拥有火焰般激情难耐的黑塞!这样追寻内心孤独志向的黑塞!这样心地纯洁善良与世无争的黑塞!生来就注定和他的时代无法契合,小时候以逃学来反抗陈腐的教育制度,长大了以离家来对抗宗教家庭的压抑气氛,他真像一个斗士,一个和风车决战的斗士!更像一个隐士,一个归隐在田园风光之中隐士!
![]() |
-
广外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2 07:51:31
-
Irgendwan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1 21:58:03
-
比邻·竹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1 21:28:04
-
珍妮的肖像🦤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1 21:18:35
-
檀柒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1 21: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