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盔甲、拿着关刀出国打架,虎贲骑士团圆梦巴塞罗那“中世纪盔甲格斗锦标赛”
声明:本篇文章因部分细节有误,做更改后重新发布,对此给相关人员造成的麻烦,我们表示歉意。
“蝙蝠侠、机器人,其实都是变种的盔甲骑士,只不过骏马换成了蝙蝠车,盔甲换成了他的高科技装备,他表达的是同一种精神,没有变过,只不过换了一个外壳!”
虎贲骑士团的陈佳说出上面这段话,团里所有人都梦想成为英雄!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大猫带头,场上五人唱起义勇军进行曲,声嘶力竭,双手擎着的五星红旗在风中作响。
这一幕发生在“中世纪盔甲格斗锦标赛(BOTN)”第二个比赛日,五人团战第二场,对阵法国队开战前。
要发泄输给丹麦二队积攒下的怒气,也要为马上开始的比赛造声势,大家把国歌喊得震天,大猫的嗓子破了音。

“中世纪盔甲格斗锦标赛”是世界上规格最高的盔甲格斗比赛,参赛者身披重甲,手持长短武器,近身肉搏,且盔甲、武器均存在于历史,极像真实的战场搏斗,观赏性十足。
2017年5月,虎贲骑士团前往巴塞罗那参加“中世纪盔甲格斗锦标赛”,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参加。
这是大猫如此激动的原因,虎贲代表中国,义勇军进行曲也代表中国,他们必须唱出来。
大猫是游戏设计师,能武能文,极喜欢历史。2016年11月开通微博,第一篇文章《钩镶法选(Gourang:Chinese Disarm Shield)》就有15万+的阅读量,现在有超过10万粉丝,很早就加入虎贲。
虎贲骑士团
“相互推搡、抱摔、乱砍、吱哇乱叫……”
看到真实的盔甲格斗,普通人很可能会有这种印象,但在真正有过体验的人那里,盔甲格斗自有其魅力。
大猫以前有散打基础,爱好格斗,他工作经常加班,就总喜欢逛逛论坛换换脑子,是华山武术论坛的版主,跟另一个版主柿子成为好友。柿子常驻北京,在武术散打圈子里有些名气,跟制甲师老曹是朋友,后者正想怎么才能让爱好相同的大家伙儿常聚,想来想去,最后干脆成立虎贲骑士团。
柿子是最早那批加入虎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虎贲的总团长,大猫也是被他带进组织的。
“虎贲骑士团”,为什么会取这有些古怪的名字?大猫说当时国内没人玩儿全甲格斗,所以就用偏欧洲的词汇“骑士团”,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儿,但又觉得不能太西化,那前面再加个虎贲吧!虎贲是古代最强悍军队的称呼,从汉代就有,延续数千年,能代表中国。
跟大部分小众运动类似,外人很难注意到他们的身影,但小团体里却玩儿的火热。
米兰之行
老曹和库玛从别人搬运到国内网站的国外全甲格斗比赛视频了解到BOTN,知道这项运动发源于欧洲,特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水平甩其他国家几条街。
因为特别感兴趣,老曹和库玛也经常在脸书上跟其他国家玩儿全甲格斗的人交流,慢慢的,大家成了朋友。
2016年之前,虽然大家对国外全甲格斗环境充满向往,羡慕那边的氛围,但好像并没人想过要出去看看。
其实,国外玩全甲格斗的也多是业余,有次美国国家队副队长Richard来上海出差,因为之前大家总在脸书上讨论,既然有机会,大家何不约着见面聊聊,这次见面让大猫和库玛动了出国见世面的心思。
2016年11月,BOTN在米兰召年会,组织者通过美国队,以及其他跟虎贲有联系的欧洲队知道,在中国有那么群人在摸索着玩全甲格斗,有意邀请他们过去参加大会。于是,大猫跟库玛两人赴约前往米兰。
库玛也在上海,练过极真空手道,人高马大,从小就有仗剑走天涯的侠客梦,自从接触全甲格斗,便无法收拾,辞掉武装押运的工作。因为父亲曾是工程师,库玛的动手能力也极强,成为制甲师,大猫所有铠甲都出自他手。
大猫和库玛来到到米兰后看到大批跟他们有相同爱好的人,像回家似的,立刻决定明年组织中国队要参赛。
虎贲的困境
虎贲骑士团之所以成立,是老曹想要让大家有个组织,但却发展成指导国内全甲格斗的龙头。当做一件事儿不完全出于兴趣,而是掺杂进责任时,就变得没那么可爱了!
虎贲要带国内玩儿全甲格斗的走出国门参赛,第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儿是,根本凑不齐人。
在米兰决定要来参加来年BOTN比赛时,大猫本想做些后勤工作,给大家当当翻译,联络组委会,处理书面文件,但库玛却劝他还是参赛。大猫身高臂长,适合做Hitter,拿长武器,例如长斧、关刀,远程攻击。像大猫这样,几乎所有人都在队内身兼多职。

即便是这样,要凑齐二十一人参加团战,也是不可能。
其实,虎贲骑士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成员不算少,但这能扛起百来斤全甲,拿着长枪短剑上阵比赛的真不多。大猫说这需要很好的体能底子,玩儿的好的大部分都练过武术搏击,像前面提到的库玛,老曹还有他自己,都练过,这才能适应全甲格斗。
正如库玛所说,“全甲格斗是所有器械徒手格斗的最终点。”要到达终点,得有个过程,可现在国内玩儿全甲格斗的大多数都是爱好,没时间,也没精力训练,根本打不了比赛。
这不过是很小的考验,更大的困境,还在后头。
出发,巴塞罗那
从米兰回来后,虎贲骑士团牵头,开始组建全甲格斗中国队,因为大家都是业余玩儿,时间安排不开,加上有能力上场打比赛的更少,最后勉强凑出八个人。
距离比赛开始还有几个月,新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该怎么训练?

BOTN,别看我前面说这就是“相互推搡、抱摔、乱砍、吱哇乱叫……”,像流氓打架,但这完全是外行的看法,全甲格斗极讲究团队配合。
每队有四个角色,分别为Tank、Runner、Hitter和Blocker。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职责,Tank主要能抗揍,人高马大;Runner要善于跑位,身型灵活;Hitter手持长兵器,是主攻手;Blocker跟Tank类似,要能纠缠住对手。四个角色要能相互配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转变角色,怎么配合,默契非常重要。
平时,大家散在全国各地,虽然都是虎贲骑士团,但都有自己的小团体,以这个小团体训练,例如大猫所在的上海,也有自己的队伍,名字叫“半吨队”。
因此,大家只能分开自己训练,看时间允许,比赛前能不能聚齐所有人练习配合。
离比赛还有一个月,跟糟糕的事儿发生了,老曹受伤。
一次集训,老曹被砍中,倒在水泥台子上,盔甲上的弹簧钢片摔弯了三四个,肋骨、脊椎都受了伤,震伤肝脏,他自己说差点残废。接下来一个月,老曹几乎没动兵器。
当时老曹想着可能没法去巴塞罗那,但又想这次能下决心出国比赛,大家付出很多,有些队友都是借钱买机票,如果因为自己,让大家放弃比赛,他于心不忍。
八名队员,四名随行,老曹拖着受伤的身体,柿子因为工作安排临时退出,选出来的其他团体的队员因私放弃,全甲格斗中国队就这样出发了,目的地巴萨罗那。
他们只坚持了20秒钟
BOTN巴塞罗那站赛程分三天,第一天个人站预赛、二十一人团战预赛,第二天个人赛预赛、五人团战预赛,第三天是决赛。
别看欧洲全甲格斗运动盛行,可玩儿的人也不太多,能凑足二十一人参加团战的国家很少,德国队就没凑齐。
BOTN知道全甲格斗的窘境,他们规定如果本国代表队没办法凑足二十一人,可以邀请他国以佣兵身份参与战斗,德国队首先想到荷兰队。荷兰队队长Jansen是大猫的朋友,把中国队介绍给德国队,大猫、库玛、面包三个人就以佣兵身份加入到德国队。

赛前,德国队拉着大猫他们仨商量策略,最终定下最常规的打法,前排拿盾守阵,后排长杆兵器推进,两翼布置Runner防着被包抄,大猫、库玛、面包的身高都超过一米九,很适合当Blocker或Tank,就是肉盾。
大猫曾在自己微信公众号写过,“其实参与二十一人是一件比较两难的事。”
即便是佣兵,也要尽全力,但又怕意外受伤,影响自己队伍第二天五人团战,这次只来八个人,老曹带着伤,大家实力不均,要是有人受伤,可能五人团战的三场小组赛都打不完。
其实,大猫觉得有些憋屈,因为自己国家凑不齐人,但又想尽量多的上“战场”,只能“寄人篱下”。
他们仨在场上表现英勇,第二天早上五人团战进场前,公认的世界最强俄罗斯队、乌克兰队鼓起了掌。后来,大猫从荷兰队队长Jansen那里得知,对于新队伍,这很不可思议,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
但是,超高的待遇并没什么用,在5人团战小组赛第一场对阵丹麦二队,中国队输的惨不忍睹。
第二个比赛日,下着小雨,虽然地面铺着硬沙,不至于泥泞不堪,但淋湿的斗篷重量增加,雨滴打在头盔上模糊了视线,再加上开场鼓掌欢迎的莫名其妙,又是第一次代表中国比赛,大家根本放不开。大家临开赛前也商量过该怎么打,怎么配合,前三后二,前二后三?现场怎么变阵?但真到场上,才发现全是胡扯,只剩下随机应变,因为大家很少在一起训练,开打后瞬间溃不成军,从上场开始,仅20秒,全部被击倒。
第二局同样如此,中国队0:2输给丹麦二队。
小组出线
直接被打懵是什么体验?大猫当时的感觉是不知所措。
五人团战第二场小组赛对法国,第一场结束后不到20分钟开始,所有人心情都不好,坐在场边休息,也没想总结经验,直接上场。
朝场内走的时候,大家伙情绪特别低沉,大猫觉得憋屈到爆炸,需要发泄。
大猫跟我说:“其实对国歌,一直以来,在我已经度过的三十二年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独特的感触。但在那个时刻,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你就是有一种冲动想唱出来。”

当大猫高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时,包括场边观战的所有中国人跟着高声唱起,大猫扯着嗓子,像是要吼出胸中所有的憋屈。我问大猫是不是喊完后觉得自己能赢法国,他说那倒没有,反正觉得大家都放开了。
第一局,中国队坚持两分半钟后,全部倒地,败!
第二局,除大猫和库玛外,其余队员先后被击倒,大猫和库玛分别被堵在围栏边,长枪短剑骤雨般落在身上,他俩强撑着,抽冷子推搡包围他们的敌人,但并未阻挡武器落下的频率,库玛已经坚持不住,想着,队友怎么还不来救我,怎么还不来,不知是谁踹在他腿上,他单膝跪地,然后倒在地上。
大猫回看视频时说:“看着就像五个法国伐木工在砍两颗大树!”
第二局,中国队坚持两分钟后,全部倒地,败!
2017年共有三支新队参赛,除了中国队,土耳其、巴西两支队伍早已被打垮,因为队员受伤,都没能打满三场小组赛。
跟法国队堪称血腥的僵持后,中国队早就耗光体力,但坚持打完第三场对阵西班牙,结果惨败。
大猫说这是矬子里拔大个,但作为新手,在普遍1分钟内结束的五人团战赛场,能跟法国队僵持两分多钟,带着伤坚持打完所有小组赛,从哪个角度讲,也不能称之为“矬子”。
值得一提的是副队长银月的长杆武器个人赛,在小组赛时赢了匈牙利,输给乌克兰选手,一胜一负晋级,却在晋级赛被淘汰。对于首次参赛的虎贲来说,银月获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火了的虎贲受到质疑
大猫经常发虎贲的消息,加上大V“@幻想狂劉先生”的参与,网易体育全程直播BOTN,虎贲渐渐有了名气。
巴塞罗那BOTN赛场上大猫和库玛两人的表现出众,库玛还得到“Beast”的外号,并被邀请前往荷兰参加城堡节。但巴塞罗那那次比赛早已把大家折腾的“人困马乏”,拿不出钱出国比赛,可机会难得,大猫和库玛非常想去。他们决定在网上发起众筹。
让他们惊讶的是,原本计划一个月完成的众筹目标,几个小时就筹到25000元。
这证明虎贲确实火了,人怕出名猪怕壮,虎贲出名后,不可避免遭到质疑。
微博上有位全甲格斗爱好者“老蛮”,影响力很小。他最先说虎贲的盔甲和武器都是假的,铁皮做的,打斗都是演出来的,后来又说虎贲的没有真功夫,要约架。

因为“@幻想狂劉先生”是网易体育直播BOTN的主持人,老蛮找到他,要一决胜负。
大猫跟我说,这位老蛮先生是很奇怪的存在,微博认证是经济分析师,却总是到处找人约架。最终,这场约架吸引了不少网红大V现场“加持”。最后刘先生以明显优势胜利,但老蛮时候在网上依然不依不饶的找借口。
“@幻想狂劉先生”颇为愤愤不平,大猫却想的开,他说:“银河英雄传说里的杨威利说过,这个世界能有一半的人认可你,你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对于外人质疑和诋毁,大猫觉得这是正常的,这也说明以前没人理的全甲格斗,现在有人关注了,是好事儿。
派系之“争”
界面出品的“箭厂视频”曾围绕虎贲骑士团参加BOTN做过报道,老曹被打上“虎贲骑士团制甲师”的称号,而陈佳是虎贲骑士团上海队长,这就给人造成错觉,误以为陈佳是虎贲的核心,实际上,老曹才是虎贲的灵魂。
没人会注意这个细节,但名号与实际身份的差异,依然暴露出虎贲内部并没表面看起来那么团结和平静。
巴塞罗那回来后,散在北京、上海两地的队员一次合练都没有,这凸显虎贲的弊病,很难聚在一起训练。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虎贲的名声渐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儿全甲格斗,大家开始对如何发展这项运动发生分歧。

采访大猫时,虽然他不断强调自己完全出于兴趣爱好,才玩全甲格斗,但对这项运动,大猫有着使命感,想让全甲格斗让更多人知道。他并不排斥商业化,在自己微博里大声吆喝,找赞助商,拉着自己的“半吨队(属于虎贲骑士团)”参加活动,是想提高知名度。
不过,另外一拨儿人的思路却不同,陈佳成立上海历史武术俱乐部,想通过课程教授的方式,让更多人接触全甲格斗。大猫并不认同这种方式,他觉得全甲格斗在中国刚起步,目前并不具备统一教别人的能力。他说:“他们就像跆拳道,我们就像泰拳,都没有什么对错,都是想发展!”
下个月,虎贲将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全甲格斗Dynamo冠军赛。
类似全甲格斗的小众运动,关注、参与的人少,圈外人很难了解这项运动。因为某个突然的机会,某个团体或者某个人的表现,让这项运动突然为大众知道。但这并非好事儿,因为骤然变化,必然让这项运动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遭受理念分裂的重创,刚燃起的火苗可能熄灭。但这也是好事儿,一项运动想要发展,必须要经过风格转变以更适应商业社会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有一批最纯粹的爱好者饱受煎熬!
这,好像是无法避免的事儿!全甲格斗正在经历这种裂变,大猫正在饱受煎熬。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