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谈《Alien》与罗兰巴特谈“文之悦”
齐泽克:重返起源与混沌
“在大众文化领域,前符号深度和事件表面之间的张力所引起的第一个联想,当然是从同名电影而来的“异形”,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把它视为一种生物,它具有母性身体的混乱深度,是一种原始的“物”。然而“异形”不断地改变其形状,它的存在具有绝对的弹性,这不也正确地指出了相反的方向吗?我们与之打交道的不正是这样一种存在,它全部的一致性都存在其幽灵般的表面吗?我们所面对的不就是一系列脱离了任何实体性支持的纯粹事件-结果吗?”
罗兰·巴特:《文之悦》
“意指过程是个过程,在文本的“主体”的这般进展之中,摆脱了“我思”式自我(ego-cogito)的逻辑,进入其他逻辑中(能指的逻辑和矛盾的逻辑),与意义搏斗,并自我解构(消逝);如此,意指过程是一种变化(正是这点,使之与意指结果直接区分开来),它不是(完整而外显)主体力图制服整体语言(譬如风格的变化),而是这根本的变化本身(它不再完整无损):主体经此探究整体语言如何变化主体、拆解主体(不是监视主体):因为主体身处整体语言之中:这是在整体语言的特定领域里,无穷无尽的可能的运作过程。意指过程与意指结果相反,因此它不能简化为传播、再现、表达:它将(作者、读者)主体置于文内,不是作为幻影的投射,而是作为迷失;意指过程由此而与悦(醉)同一;正是由于意指过程的观念,文本才具有色欲性,因此文本完全不必表现色欲场面。”
“在大众文化领域,前符号深度和事件表面之间的张力所引起的第一个联想,当然是从同名电影而来的“异形”,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把它视为一种生物,它具有母性身体的混乱深度,是一种原始的“物”。然而“异形”不断地改变其形状,它的存在具有绝对的弹性,这不也正确地指出了相反的方向吗?我们与之打交道的不正是这样一种存在,它全部的一致性都存在其幽灵般的表面吗?我们所面对的不就是一系列脱离了任何实体性支持的纯粹事件-结果吗?”
罗兰·巴特:《文之悦》
“意指过程是个过程,在文本的“主体”的这般进展之中,摆脱了“我思”式自我(ego-cogito)的逻辑,进入其他逻辑中(能指的逻辑和矛盾的逻辑),与意义搏斗,并自我解构(消逝);如此,意指过程是一种变化(正是这点,使之与意指结果直接区分开来),它不是(完整而外显)主体力图制服整体语言(譬如风格的变化),而是这根本的变化本身(它不再完整无损):主体经此探究整体语言如何变化主体、拆解主体(不是监视主体):因为主体身处整体语言之中:这是在整体语言的特定领域里,无穷无尽的可能的运作过程。意指过程与意指结果相反,因此它不能简化为传播、再现、表达:它将(作者、读者)主体置于文内,不是作为幻影的投射,而是作为迷失;意指过程由此而与悦(醉)同一;正是由于意指过程的观念,文本才具有色欲性,因此文本完全不必表现色欲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