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东南亚海上霸主荷兰 结盟清朝的难言之隐
作者:Pansesus

从西班牙独立后,荷兰海外霸权迅速发展,取代西班牙、葡萄牙,直至英国崛起
明末时,荷兰是东南亚的海上霸主,但是始终敲不开明代的海上贸易大门,所以选择台湾作为海盗劫掠和走私贸易的基地,也是南洋——日本——中国贸易的中转站。
但是荷兰人在中国沿海,被刚刚被明代招降的郑芝龙击败了,结果郑芝龙垄断了中国与海外的互市贸易。郑成功的海军经费,也来自郑芝龙的贸易垄断。

厦门的延平郡王祠,东南沿海一带郑成功的祠堂较多,此外台南地区也有郑成功的祠堂
厦门的延平郡王祠,东南沿海一带郑成功的祠堂较多,此外台南地区也有郑成功的祠堂
那么郑成功在大陆待不下后,就去了台湾,把荷兰人撵走了。清政府一开始拿他的海军没辙,所以就搞起禁海令,除了澳门一地外,所有合法的正规贸易都取消了。
但是郑家就是靠打家劫舍和走私贸易起家的,所以沿海走私贸易非常猖獗。清政府又下了迁海令,把从山东到广东,沿海地区的居民全部都迁走,只留下几处港口城市,因此明郑对大陆的贸易网就断了。

迁海令主要施行于离台湾近的东南沿海。迁界之地,房屋、土地全部焚毁或废弃,人口内迁,商船民船不准出海
迁海令主要施行于离台湾近的东南沿海。迁界之地,房屋、土地全部焚毁或废弃,人口内迁,商船民船不准出海
但是有人会说,明郑可以不靠大陆活着,可以搞海外贸易。现在台湾的历史教科书里也这么说,说清政府搞迁海令自伤元气,明郑还能发展对外贸易,其实是想暗示台湾没有大陆也能活。
但是台湾那地方,实在没啥可出口的。荷兰人殖民时搞了不少甘蔗田,但是由于郑成功从大陆带来一大帮人,粮食不够吃,大部分都改种田了。另外一项出口是梅花鹿皮。
最关键的是,当时南洋贸易的大户是荷兰,而郑成功把荷兰人赶走之后,基本就断了财源。明郑想跟荷兰人通商,但是荷兰人不干,跟清朝结盟了。

即如当下,为了解决发展问题的“新南向”也是半死不活
上期回顾:《今天的国际关系学要开挂 中国崛起在改变旧秩序》
下期预告:《清初:海禁并非闭关锁国 朝贡贸易暗藏玄机》
(责任编辑: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