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初体验
出差第一次来到深圳。十一月初,帝都已立在北方寒冷的秋风里,深圳却仍开在南方暖暖的艳阳中。温暖如春,空气清新,满眼绿色,是初到深圳的第一印象。 印象并感触很深的还有两点: 与朋友的聊天、深圳机场的内装饰。 1•与朋友的聊天 在深圳短暂逗留期间,和两波朋友见面。聊天中大略得知深圳的工资水平,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深圳工资高早有耳闻,但高的程度,出乎了我的预料。转念一想,经济特区嘛,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当朋友谈及项目时,满嘴都是几千万。在我的脑海里,千万级的项目是与单位牵头或重大任务专项联系在一起的。一开始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当听到他们说的大项目经费是亿级的时候,我确信之前的千万没有听错,而且了解到这些千万级的科技项目已经在深圳这波年轻朋友中讨论、参与、申请甚至主持时,我相信那些“孔雀”们迟早要开屏的。 高额的经费支持,必然会快速聚拢大量的创新要素,驱动着科技、企业和人才的快速发展。资本对利润有天生的嗅觉,而盈利又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科技以资本的方式运作时,成果的快速转移转化水到渠成。华为、腾讯,大疆,华大等一批著名的大小公司自然就在深圳不期而至了。 2•深圳机场的内装饰 由于行程紧张,想静静观察深圳这座城市的时候,已身在机场准备离开。抬头无意中看到了机场墙壁的装饰。第一眼看去,墙壁很像用力扯过的水果包装网袋。不知道设计灵感是否来自于此。 内装饰如果是平面,就会显得很平常、单调、呆板;可是稍微把平面扯一下,变化一些,突凹交错,感觉就很俏皮、活泼、富有动感。创新在不经意的一扯中实现了。 创新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发现和欣赏身边的不同之处是创新的引发器,之后就是身体力行,做到与众不同,与己不同。 不创新,走老路,会吃亏的。在飞机上我就吃了走老路的亏。离京的飞机上,为了邂逅美女,没和同事坐一起,特意选了后排靠窗的座,谁知邂逅了壮汉。返京的飞机上,老套路,我又选了同一个座位,谁知遇见的是更壮的汉。而这回我前后都是一人坐两座的美女。不懂得换座,走老路,害死人啊。以后再也不会在往返飞机上选同一个座位了,这大概就是创新中的倒逼机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