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是那些玩王者荣耀的人,能完成意想不到的事!
作者 | 李一心
编辑 | 晓得么
我最近在玩《王者荣耀》,一有空就和三五个朋友约在一起,对着手机猛搓。平时跟人闲聊,不会几句“补刀”、“副本”、“DPS”等游戏术语都不好意思和他们打招呼。
游戏成了我们业余时间的主要消遣,快的十多分钟一盘,慢的三五个小时都不止,玩起游戏来一天一晃眼就过去了。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希望升到满级,刷出顶级装备,达到“人生巅峰”。如果一旦出现任何情况,不得已要放弃这款游戏,那之前的所有心血就会付诸东流,伤心程度绝对不亚于心爱的女朋友爱上了别人。
01
【大河之剑天上来 —李白】
我有一个“戏友”大白,下副本刷装备,为了游戏中的稀有材料熬了不知多少通宵,辛辛苦苦玩了八年游戏,却换来游戏停服,数据删除。停服的那天,他哭得伤心欲绝,对着已经上不去的游戏客户端发呆一整天。
他呢喃着:
“白玩这么久,这个游戏记录了我的大半个青春啊”。
在大白发出这个感叹后,不玩游戏的大壮回了一句:
“年纪轻轻的干点别的什么不好,就知道玩玩玩。简直是在浪费生命。”
大壮是个表面上很礼貌的人,虽然对大白崩溃的情绪表示理解,但仍会不自觉流露出“瞧不起”游戏玩家的心理。在他眼中,玩游戏的都很宅,精神又差,又没有上进心。
我的另一位游戏朋友小飞,身高175CM,体重常年维持在85KG左右,远远看过去胖嘟嘟的,正好符合了大壮口中的游戏肥宅。
有天小飞神秘兮兮地跑来问我:
“你玩了那么多年游戏,有没有什么收获?”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迫不及待地说:
“我琢磨出了用游戏的方式减肥,目前正在尝试中。”
我听了无奈地笑笑,从我认识他的第一天起,就听他哼哼减肥,可日后只见他变宽,丝毫未见他变窄。
但让我没想到的时,下一次再见小飞时,发现他居然真的瘦了二十来斤。那日我们几个游戏好友约在咖啡厅见面,看见瘦了那么多的小飞,什么都顾不上了,就听他滔滔不绝地聊自己的减肥过程,不时逗得我们捧腹大笑。小飞说:
“一般游戏里的主角都有某种超能力,我就想象自己拥有关于减肥的修仙秘籍,可是却被邪恶的修仙门派掌门夺走了。我哥就扮演那个邪恶掌门。
每次当我看见我哥,就会咬牙切齿地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被你夺走的,我迟早会夺回来!”
听他说完,作为资深玩家的我们脑补了一下,觉得画面感真的很强。
02
【不能击败我的,会让我变得更强大—哪吒】
小飞告诉我们,生活里所有的食物都被他看成了游戏中的物品。不健康的食品全是敌人:汉堡是小BOSS,薯条是精英小怪,见到高热量的东西他就碎碎念,大意为对方实力强劲,他还比较弱小,应该避其锋芒。健康食品则是自己的盟友,沙拉是恢复血条的,各种汤是恢复蓝条的。
吃了不健康的食物他就会觉得自己的血条在流失,必须吃健康食品补回来。
同时,所有的运动都被他当作了某种修炼秘籍,完成了某一项就会提升等级。等级还和体重挂钩,减一斤等于升一级。锻炼提升的身体素质,他将其视为升级福利,在小本子上写升级后敏捷+几点,体力+几点,魅力值+几点。
所以每个晚上他都乐呵呵地去操场跑步“练级”,跑完一次能加30-50不等的经验值。
如果是高负荷的无氧运动,经验值则能飙升到100以上。
运动完他会庆祝自己获得胜利,若工作太忙没时间跑步,他就会说他败了,然后打电话给他哥说:
“老怪,是你搞的鬼吧,不要欺人太甚!”
据他哥回忆说,在小飞减肥的过程中,他曾无数次想打死这个弟弟,但是见到小飞体重真的一天天掉下来,便觉得没羞没臊地配合小飞也不错,后来居然还能自然地说出他做梦都不会说的话:
“没错,都是我使的幻术,趁早放弃吧!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
小飞还给我们放了几段与他哥的聊天录音,我们都觉得羞耻又有趣。
03
【离家太远会忘记故乡,杀人太多会忘掉自己—花木兰】
他描述的减肥过程,我们每个人都秒懂,因为作为资深玩家,我们都在游戏里遇见过无数次相同的情况。
小飞把生活活成了RPG游戏,在其中寻宝探险,提升“等级”,一步步塑造出了期望中的自己。
心理学有个久负盛名的一万小时理论,大意就是:成为一个专家,需要练习一万小时。
小飞从小玩电子游戏长大,长期的游戏经验将他培养成了游戏元素的专家,使他有能力将减肥这件事“游戏化”。
他不是第一个将游戏思维运用到别的领域的人,世界上有许多人已经致力于将生活的各方面“游戏化”了。
奥巴马的商业顾问凯文·韦巴赫,在沃顿商学院开设了系统的游戏化课程,想将游戏化的思维运用到商业领域。他的课程是沃顿里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许多国际化的大公司都找凯文·韦巴赫的团队制定专业的游戏化服务。
韦巴赫本人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游戏迷,在《魔兽世界》里拥有一个高等级账号。
他曾说:
“游戏的本质并不是娱乐,它是人性与设计过程巧妙融合后的产物。”
换句话说,游戏尊重人性,尊重心理学上的各种现象,并小心翼翼地将之融入其中。
比如,减肥对小飞来说是乏味的,但将减肥“游戏化”使得整个减肥的过程充满趣味和意义,不再是单调的减肥,体重数据的加减,变成了一次冒险之旅,和影响减肥的因素作斗争,变成了和“邪恶势力”对抗。
研究游戏十多年的“游戏女神”简·麦格尼格尔,曾经归纳出了游戏的四个决定性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自愿参与。
如果玩家在长期的游戏过程中,能掌握简·麦格尼格尔称之为三大超能力的天赋:合作能力、发掘他人优势、擅长应急。那每个游戏玩家都有能力将生活中的各方面游戏化。
简·麦格尼格尔本人就曾遵循游戏思维治疗自己的疾病。她曾经得了脑震荡后遗症,为了坚持有效地做好后续康复治疗,她设计了一款叫《超好》的游戏,游戏里她扮演吸血鬼,和邪恶的脑震荡作斗争。玩了自己设计的游戏后,她的病情大有好转。
越是有趣的事情,我们越能做好,越能坚持得更久。
04
游戏常常需要团队协作,玩家在共有的认知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寻求合作,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游戏中需要观察对手和队友,玩家能学会如何关注他人优势,只要他们愿意用游戏思维分析一下周围的人,就能大致明白身边的人属于什么类型;
而且,游戏中的场景多半复杂而混沌,玩家需要在其中披荆斩棘,寻求秩序,不自觉间就可以形成应急处理,临危不乱的心理。
我们现在正处于合作共赢的时代,游戏玩家看起来,毫无疑问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知道了这些后,我们还能说“玩游戏的人是在浪费时间吗”?
不,他们早就身怀绝技了。
编辑 | 晓得么
我最近在玩《王者荣耀》,一有空就和三五个朋友约在一起,对着手机猛搓。平时跟人闲聊,不会几句“补刀”、“副本”、“DPS”等游戏术语都不好意思和他们打招呼。
游戏成了我们业余时间的主要消遣,快的十多分钟一盘,慢的三五个小时都不止,玩起游戏来一天一晃眼就过去了。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希望升到满级,刷出顶级装备,达到“人生巅峰”。如果一旦出现任何情况,不得已要放弃这款游戏,那之前的所有心血就会付诸东流,伤心程度绝对不亚于心爱的女朋友爱上了别人。
01
【大河之剑天上来 —李白】
我有一个“戏友”大白,下副本刷装备,为了游戏中的稀有材料熬了不知多少通宵,辛辛苦苦玩了八年游戏,却换来游戏停服,数据删除。停服的那天,他哭得伤心欲绝,对着已经上不去的游戏客户端发呆一整天。
他呢喃着:
“白玩这么久,这个游戏记录了我的大半个青春啊”。
在大白发出这个感叹后,不玩游戏的大壮回了一句:
“年纪轻轻的干点别的什么不好,就知道玩玩玩。简直是在浪费生命。”
大壮是个表面上很礼貌的人,虽然对大白崩溃的情绪表示理解,但仍会不自觉流露出“瞧不起”游戏玩家的心理。在他眼中,玩游戏的都很宅,精神又差,又没有上进心。
![]() |
我的另一位游戏朋友小飞,身高175CM,体重常年维持在85KG左右,远远看过去胖嘟嘟的,正好符合了大壮口中的游戏肥宅。
有天小飞神秘兮兮地跑来问我:
“你玩了那么多年游戏,有没有什么收获?”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迫不及待地说:
“我琢磨出了用游戏的方式减肥,目前正在尝试中。”
我听了无奈地笑笑,从我认识他的第一天起,就听他哼哼减肥,可日后只见他变宽,丝毫未见他变窄。
但让我没想到的时,下一次再见小飞时,发现他居然真的瘦了二十来斤。那日我们几个游戏好友约在咖啡厅见面,看见瘦了那么多的小飞,什么都顾不上了,就听他滔滔不绝地聊自己的减肥过程,不时逗得我们捧腹大笑。小飞说:
“一般游戏里的主角都有某种超能力,我就想象自己拥有关于减肥的修仙秘籍,可是却被邪恶的修仙门派掌门夺走了。我哥就扮演那个邪恶掌门。
每次当我看见我哥,就会咬牙切齿地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被你夺走的,我迟早会夺回来!”
听他说完,作为资深玩家的我们脑补了一下,觉得画面感真的很强。
02
【不能击败我的,会让我变得更强大—哪吒】
小飞告诉我们,生活里所有的食物都被他看成了游戏中的物品。不健康的食品全是敌人:汉堡是小BOSS,薯条是精英小怪,见到高热量的东西他就碎碎念,大意为对方实力强劲,他还比较弱小,应该避其锋芒。健康食品则是自己的盟友,沙拉是恢复血条的,各种汤是恢复蓝条的。
吃了不健康的食物他就会觉得自己的血条在流失,必须吃健康食品补回来。
![]() |
同时,所有的运动都被他当作了某种修炼秘籍,完成了某一项就会提升等级。等级还和体重挂钩,减一斤等于升一级。锻炼提升的身体素质,他将其视为升级福利,在小本子上写升级后敏捷+几点,体力+几点,魅力值+几点。
所以每个晚上他都乐呵呵地去操场跑步“练级”,跑完一次能加30-50不等的经验值。
如果是高负荷的无氧运动,经验值则能飙升到100以上。
运动完他会庆祝自己获得胜利,若工作太忙没时间跑步,他就会说他败了,然后打电话给他哥说:
“老怪,是你搞的鬼吧,不要欺人太甚!”
据他哥回忆说,在小飞减肥的过程中,他曾无数次想打死这个弟弟,但是见到小飞体重真的一天天掉下来,便觉得没羞没臊地配合小飞也不错,后来居然还能自然地说出他做梦都不会说的话:
“没错,都是我使的幻术,趁早放弃吧!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
小飞还给我们放了几段与他哥的聊天录音,我们都觉得羞耻又有趣。
03
【离家太远会忘记故乡,杀人太多会忘掉自己—花木兰】
他描述的减肥过程,我们每个人都秒懂,因为作为资深玩家,我们都在游戏里遇见过无数次相同的情况。
小飞把生活活成了RPG游戏,在其中寻宝探险,提升“等级”,一步步塑造出了期望中的自己。
心理学有个久负盛名的一万小时理论,大意就是:成为一个专家,需要练习一万小时。
小飞从小玩电子游戏长大,长期的游戏经验将他培养成了游戏元素的专家,使他有能力将减肥这件事“游戏化”。
![]() |
他不是第一个将游戏思维运用到别的领域的人,世界上有许多人已经致力于将生活的各方面“游戏化”了。
奥巴马的商业顾问凯文·韦巴赫,在沃顿商学院开设了系统的游戏化课程,想将游戏化的思维运用到商业领域。他的课程是沃顿里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许多国际化的大公司都找凯文·韦巴赫的团队制定专业的游戏化服务。
韦巴赫本人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游戏迷,在《魔兽世界》里拥有一个高等级账号。
他曾说:
“游戏的本质并不是娱乐,它是人性与设计过程巧妙融合后的产物。”
换句话说,游戏尊重人性,尊重心理学上的各种现象,并小心翼翼地将之融入其中。
比如,减肥对小飞来说是乏味的,但将减肥“游戏化”使得整个减肥的过程充满趣味和意义,不再是单调的减肥,体重数据的加减,变成了一次冒险之旅,和影响减肥的因素作斗争,变成了和“邪恶势力”对抗。
![]() |
研究游戏十多年的“游戏女神”简·麦格尼格尔,曾经归纳出了游戏的四个决定性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自愿参与。
如果玩家在长期的游戏过程中,能掌握简·麦格尼格尔称之为三大超能力的天赋:合作能力、发掘他人优势、擅长应急。那每个游戏玩家都有能力将生活中的各方面游戏化。
简·麦格尼格尔本人就曾遵循游戏思维治疗自己的疾病。她曾经得了脑震荡后遗症,为了坚持有效地做好后续康复治疗,她设计了一款叫《超好》的游戏,游戏里她扮演吸血鬼,和邪恶的脑震荡作斗争。玩了自己设计的游戏后,她的病情大有好转。
越是有趣的事情,我们越能做好,越能坚持得更久。
04
游戏常常需要团队协作,玩家在共有的认知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寻求合作,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游戏中需要观察对手和队友,玩家能学会如何关注他人优势,只要他们愿意用游戏思维分析一下周围的人,就能大致明白身边的人属于什么类型;
![]() |
而且,游戏中的场景多半复杂而混沌,玩家需要在其中披荆斩棘,寻求秩序,不自觉间就可以形成应急处理,临危不乱的心理。
我们现在正处于合作共赢的时代,游戏玩家看起来,毫无疑问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知道了这些后,我们还能说“玩游戏的人是在浪费时间吗”?
不,他们早就身怀绝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