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答案:林黛玉的结局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贾宝玉就是污淖,就是渠沟。
绛珠仙子是没有凡心的,她下凡的唯一原因是灌溉之德未报,所以体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这就是黛玉的病根),唯一目的是以一生的眼泪酬报神瑛侍者。
警幻仙子跟绛珠感情很好,知道她的心病,并且机会来了还提醒她,因此绛珠下凡实际上是警幻促成和安排的,她可不希望绛珠在尘世间多停留哪怕一秒钟。
因此林黛玉的结局就是哭干最后一滴泪,无疾而终。
林中挂是不可能的。黛玉不管去哪里都有人跟着(前八十回有若干次确实无人跟随,这可以有多种解释。总之后来大观园人烟稀少,黛玉病情加重,让她单独外出实无可能),何况她咳个不停,想悄悄上吊也做不到。
投水更不可能,落花流水尚嫌玷污,自己如何能够以身相投。
如何解释判词的配图?
有几位的图只用来暗示人名,不暗示结局,比如晴雯元春湘云。
那么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哭干最后一滴眼泪的?如果不承认后四十回是原作,那就只有鬼知道了。我可以想出一百种可能。
有没有可能在二宝成亲以后或者黛玉离开贾府之后才哭干眼泪?
没有。
黛玉眼泪枯竭已经持续很久,上述两种打击都足以使她一次性哭完剩余的眼泪。
顺带说两个沾边的问题:
其一,有些人受主角光环影响,认为贾宝玉是正面角色,实际上整本书通篇都在批判他,无论是小说原文还是脂批都表明此书是作者的忏悔之作,而贾宝玉一般认为就是作者的化身,所以他毫无疑问是反面教材,用来棒喝世人的。
其二,世家子弟读书的重要性不亚于婚姻。既然贾母可以迁就宝玉不读书,婚姻问题就不可能不经过宝玉同意。所以,如果黛玉不死,宝玉的妻子必定是黛玉。
但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根本就没有姻缘,两人感情好只是为还泪创造条件。所以即使是最高权威贾母有意撮合,也始终不得机会。
为什么?
因为姻缘是一种世俗的东西,金玉良缘就属于世俗。甚至,宝钗可能就是警幻安排而来,帮绛珠完成任务的。毕竟通灵宝玉是癞头和尚给警幻的,而金项圈也是癞头和尚给宝钗的。
而木石前盟属于仙界,仙界虽有夫妻,但一般都是在成仙以前就已结为夫妻。仙界不允许有姻缘,所以绛珠与神瑛在仙界无甚瓜葛,才需要下凡报恩。
贾宝玉就是污淖,就是渠沟。
绛珠仙子是没有凡心的,她下凡的唯一原因是灌溉之德未报,所以体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这就是黛玉的病根),唯一目的是以一生的眼泪酬报神瑛侍者。
警幻仙子跟绛珠感情很好,知道她的心病,并且机会来了还提醒她,因此绛珠下凡实际上是警幻促成和安排的,她可不希望绛珠在尘世间多停留哪怕一秒钟。
因此林黛玉的结局就是哭干最后一滴泪,无疾而终。
林中挂是不可能的。黛玉不管去哪里都有人跟着(前八十回有若干次确实无人跟随,这可以有多种解释。总之后来大观园人烟稀少,黛玉病情加重,让她单独外出实无可能),何况她咳个不停,想悄悄上吊也做不到。
投水更不可能,落花流水尚嫌玷污,自己如何能够以身相投。
如何解释判词的配图?
有几位的图只用来暗示人名,不暗示结局,比如晴雯元春湘云。
那么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哭干最后一滴眼泪的?如果不承认后四十回是原作,那就只有鬼知道了。我可以想出一百种可能。
有没有可能在二宝成亲以后或者黛玉离开贾府之后才哭干眼泪?
没有。
黛玉眼泪枯竭已经持续很久,上述两种打击都足以使她一次性哭完剩余的眼泪。
顺带说两个沾边的问题:
其一,有些人受主角光环影响,认为贾宝玉是正面角色,实际上整本书通篇都在批判他,无论是小说原文还是脂批都表明此书是作者的忏悔之作,而贾宝玉一般认为就是作者的化身,所以他毫无疑问是反面教材,用来棒喝世人的。
其二,世家子弟读书的重要性不亚于婚姻。既然贾母可以迁就宝玉不读书,婚姻问题就不可能不经过宝玉同意。所以,如果黛玉不死,宝玉的妻子必定是黛玉。
但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根本就没有姻缘,两人感情好只是为还泪创造条件。所以即使是最高权威贾母有意撮合,也始终不得机会。
为什么?
因为姻缘是一种世俗的东西,金玉良缘就属于世俗。甚至,宝钗可能就是警幻安排而来,帮绛珠完成任务的。毕竟通灵宝玉是癞头和尚给警幻的,而金项圈也是癞头和尚给宝钗的。
而木石前盟属于仙界,仙界虽有夫妻,但一般都是在成仙以前就已结为夫妻。仙界不允许有姻缘,所以绛珠与神瑛在仙界无甚瓜葛,才需要下凡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