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食记
查看话题 >豆瓣酱
因为外公生病的缘故,需要人照顾。而我恰好又在家待业,所以就被我妈派去照顾我外公了。说是照顾也不过是做些端饭递水这种简单的小事。
外公一共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三个儿子排前面三个女儿排后面。大舅舅已经去世了,大舅妈跟着大儿子也就是我的大表哥去城里住了。三舅舅因为智力问题至今未婚,被国家拉进了“五保”的行列。余下能做事的也就只有二舅舅了,虽然外公家隔二舅舅家只有不到一分钟的路程,毕竟照顾起来诸多不便,所以生病的外公被搬到二舅舅家去了。
我自幼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孩子,又加上我们家离外公他们家实在太近,所以对于我妈娘家的一切我都非常的熟悉。
二舅妈成了煮饭的厨子,在农村既要烧火又要煮饭,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所以我会主动帮忙做一些小活,比如:饭洗碗摘菜这些。一次打开冰箱门拿菜的时候我闻到了一阵辣椒、生姜、大蒜和花椒相互融合的味道。我好奇的问二舅妈,冰箱里什么东西那么香,二舅妈端出一小盘豆瓣酱放到我鼻子前面。二舅妈说是自己做的豆瓣酱,吃确实好吃,就是做的太少了。从此,我照顾外公的日子每餐饭我都不会忘记端上一小盘豆瓣酱上餐桌。
吃的时候我会一边夸豆瓣酱好吃,一边询问具体的做法。她总是笑笑的说:那有你说的那么夸张。然后就不厌其烦的给我讲具体食材和步骤。具体的我还是没记住,总想亲眼看看二舅妈做豆瓣酱的具体步骤。
外公的病情严重,要求二姨和小姨回来看他。二姨回来了,还带着她的女儿小兰和外孙一起回来的。感觉上是家里的人越多老人家越容易获得更多的照顾,事实上并非如此,正因为人多,很多事情往往容易被忽略。倒是给做饭洗碗的人增添了辛苦,毕竟不是一餐两餐,是餐餐如此。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喜欢上了二舅妈做的豆瓣酱,尤其我表妹小兰。二舅妈做的本来就不多的豆瓣酱很快就被我们吃完了。二舅妈说:豆瓣酱吃完了,我又要开始做了,你们去镇上就把材料买回来。我和表妹相视着开心的哈哈大笑,因为终于可以亲眼看见二舅妈做我们爱吃的豆瓣酱了。
表妹骑摩托车带着我去镇上买菜顺便买做豆瓣酱的食材,舅妈交代的食材是:豆瓣两斤、大蒜一斤、生姜一斤、花椒粉二两。还需要食用盐、辣椒粉和鸡精,这些家里有,就不需要我们再买了。买回材料之后我以为我可以看见二舅妈做豆瓣酱了,可是我妈妈却打电话叫我回家帮几天忙。想想也待了好几天了,是该回去看下顺便换下衣服了。
基本是每天都有亲戚邻居拿着礼物来看望生病的外公,下雨天他们无事可做就凑在一起打牌或者是打麻将。 二舅妈做豆瓣酱不但我没有亲眼见到,然而表妹也没有见到。因为二舅妈做豆瓣酱的时候她因为客人的三缺一打麻将去了。都错过了,想想还是觉得有些遗憾。毕竟我们都想学会,都想尝试着自己亲手做。
回家帮了几天忙,其实帮忙也就是做饭洗碗这些家务活,主要其他的活我也帮不上忙。所以又继续去照顾外公了,我到家的时候刚好遇上饭点。桌上依然有一小盘大家都钟爱的豆瓣酱,而且闻着比之前的还要香。我问表妹,你知道具体步骤了嘛。她说:没有,但是呢,我也要买材料回来做,做好带到外面去吃。
想到还是有机会的,等到表妹把材料买回来时我又回家去了。在外面打工的人都陆陆续续的回来看外公,人越来越多,感觉自己在那儿帮不上什么忙反而增添了人口压力。所以,我始终都没有见到我二舅妈做豆瓣酱。倒是回来的人都说豆瓣酱好吃,都想要带点出去。
后来外公病好了,我回家后照着二舅妈之前给我说的食材分量比例去街上买了回来。因为一直找不到适合的容器所以一直放在那儿没有做。
最近妈妈找了适合的容器,我便开始泡涨了豆瓣并洗净沥干。今天把所有辅料洗净切碎,放在一起搅拌均匀。果然,豆瓣的味道出来了,而且和二舅妈做的豆瓣是一个味道。我妈都打趣说到:你这是技术是学到家了。细想豆瓣酱做起来并不是那么难,是自己把它想的太神圣了,做起来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这以后以后又多了一道下饭菜了,自己做下饭菜也是一种乐趣。
邻居大妈也给我们盛了一大碗豆瓣酱,不过吃起来酸酸的,因为已经变味了。我妈说她以前吃过,挺好吃的。做的太多了,都去外面打工挣钱了一个人吃不了多少,很容易就变味了。
外婆还在世的时候就爱做各种各样的腌制咸菜。豆瓣酱是基本,腌制豆角,腌制土豆粒,腌制黄花菜,腌制黄瓜,腌制冬瓜。感觉什么菜在外婆手里都能变成一道腌制的美味。想念外婆做的腌制咸菜了!
想想以前,豆瓣酱咸菜这些都是主菜,而现在不过是调料一般的存在。偶尔开开口味罢了,谁还像以前那样每次做都会做很多。时代进步了,别说豆瓣酱了,市场上超市里什么菜都能买到,粗加工细加工看得人眼花缭乱,转基因非转基因鱼龙混杂的。然而我们还是习惯于最初那种简单粗暴的自制下饭菜。虽然知道腌制食品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豆瓣酱食材:豆瓣一斤、大蒜半斤、生姜半斤、辣椒粉一两,花椒粉二两盐和鸡精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