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Coffee Production 咖啡生产 第一章 起源
第一章节主要讲了咖啡的起源,分为四个小部分:天然产地,原始用途,种植起点和命名由来。
1 天然产地是关于咖啡的发源地和野生区域。
咖啡属(小于“科”,大于“种”)发源于非洲热带地区,由此传播开来。人类喝的所有咖啡都源自这里。这里还最早开始使用、种植和命名咖啡。但是因为时间久远,具体无法追溯,能确定的咖啡起源带北以喀麦隆、中非、乌干达和埃塞俄比亚为界,南至安哥拉、扎伊尔和坦桑尼亚(如图)。其中,在部分地区至今还可以发现野生的咖啡属,根据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状态来看,存在时间应该相当久了。 几百万年前,咖啡很可能就已经是现在的样子了。
各种野生咖啡种的发现地:
阿拉比卡 - 埃塞俄比亚的高山上,北纬7°-12°
罗布斯塔 - 乌干达,靠近赤道;西非,赤道南边(零星)
利比利卡 - 利比里亚 (咖啡名称由此而来?),塞拉利昂邻国,象牙海岸
伊斯尔莎 - 非洲西海岸,北纬10°到赤道

2 原始用途是关于咖啡在烘焙饮用之前的用法。
在很久以前咖啡不是现在这样的饮用方式。我们的祖先在尝试各种植物的过程中可能就发现了咖啡的提神效果,所以他们就开始收集咖啡。最开始可能只是发酵果皮制成果汁饮用,或者烹煮咖啡豆来吃(想试试看,类似于炒青豆?)。为了保证咖啡不轻易腐败变质,他们开始干燥咖啡。干燥碾碎后和脂肪混合在一起方便储存和携带,所以人们会带着作为狩猎的点心(像巧克力?)。 之后,或偶然或是人为,混合着脂肪的咖啡接触到了火苗,就产生了新的风味,却依旧有提神的作用。早期咖啡的饮用限于那些有野生咖啡的非洲热带地区。
咖啡不只是食物这么简单,它的使用渗透在文化和仪式中。文中有个例子,是说因为咖啡果一般有两半豆子,就像双胞胎,所以在有些兄弟会的仪式上会咀嚼咖啡豆。咖啡烘焙之后,这种文化仪式式的使用依旧存在,因为咖啡因并没有流失。
19世纪白人进入中非,那时咖啡已经是现在的用途了,随后白人将其传遍全球。
虽然咖啡也是西非的本地物种,但这里却没有证据显示和中非一样的咖啡发展,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3 种植起点是关于咖啡在何时何地开始种植。
非洲部落有些证据证明咖啡并非只有自然繁殖,还有一些插条繁殖,但不能确定这是一种惯例。不知道什么时候,咖啡从东非跨越红海到达阿拉伯。有人说这发生在14世纪阿拉伯人入侵非洲时,也有人说是在13世纪阿比西尼亚人入侵阿拉伯时。如果是这么早的时间,那么也只能是生咖啡传入阿拉伯,没有咖啡种植和烘焙的方法。根据僧侣的传说,咖啡最开始被种植在寺庙里,供僧侣们祈祷时提神用。
耶门的中部高地很适合种植咖啡。在南耶门的历史进程中首次出现了咖啡的梯田种植。耶门垄断了咖啡种植和供应,一直到17世纪中叶,但随着咖啡的需求量增大,种植通过多种渠道传到其他适合的地方。比如,在1658年荷兰人将咖啡带到了印度锡兰,随后是爪哇。1770年又有人从爪哇将咖啡带到欧洲的阿姆斯特丹植物园,这些咖啡就是之后整个西半球(主要是南美洲?)阿拉比卡咖啡的来源。
种植的传播顺序:阿拉伯半岛→亚洲→美洲→非洲

非洲种植咖啡相对时间较晚。1900年在西非发现了野生咖啡后,C. canephora,C. stenophylla, C. liberica 才开始被系统的种植,又过了几十年,阿拉比卡才开始种植。
咖啡的知识从耶门传播到伊斯兰地区的麦加和麦地那(伊斯兰教圣地)。一直到17世纪饮用咖啡的习惯才传入欧洲。
延伸思考:茶叶,和宗教无关,可追溯至6000年前。
参考:
六千年前世界最早茶树:再证“杭州湾地区是茶文化起源地暨茶树起源中心”
4 名字由来是关于“coffee”的来历。
这一part我觉得书中讲的很混乱,但大体是介绍了两种说法:
一是,来自于埃塞俄比亚语的“Kaffa”;
一是,来自于阿拉伯语的“qahwa”。
书中支持了后者。
关于前者,虽然“Kaffa”省和德语“Kaffee”在字形上很相近,且在卡法省有野生的咖啡,但不一定是咖啡的发源地。这样说卡法的历史说起。卡法位于埃塞俄比亚的西南地区,靠近肯尼亚。在卡法地区,很久以前就有文明,“Kaffa”是当时该地域的一个王国,而创立者是1400年苏丹北部的Kaffitsho人。国家有自己的语言。在1897年之后被埃塞俄比亚的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征服。之后,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拉语(官方语言)也开始在卡法(省)被传播使用。两种语言有时甚至现在还会用一些带词根“bun”(恩惠)的词语来表达咖啡植株、果实或者饮品。阿拉伯语的“qahwa”反而是晚些时候传入的外来词。 在斯瓦西里语(东非语和小部分阿拉伯语的混合语)中,描述咖啡的词语是“Kahawa”,描述日晒豆的词语是“Mbuni”。这里没有说斯瓦西里语中这些词汇形成的时间,所以线索相对有些混乱。但是,有趣的是,描述日晒豆和咖啡的词汇不一样,这让我感觉到了咖啡文化的传出和回流。如果可以有词汇出现的具体时间,就可以知道那段咖啡历史了。
这段的基础应该是理解为“Kaffa”这个词汇出现的很早了,应该是本土产生的词汇,需要排除已经有咖啡的谐音之后又传回当地,命名这个地区,这一可能。而这一可能应该是很小了。同时,当地也有了描述咖啡的词汇,在词形和发音上都与咖啡相去甚远。反而阿拉伯语的词根“qahwa”(植物饮品)是晚些时候进入埃塞俄比亚的外来词,特别是对“Kaffa”来说。所以“Kaffa”不会是咖啡的词源。故而,咖啡的词源应该不是“Kaffa”。
所以,咖啡更可能来自于阿拉伯语的“qahwa”,表示一种植物饮品。若追溯“qahwa”该词,可以从土耳其语的“kahve”到欧洲西南地区意大利语的“caffè”,法语的“kahve”和西班牙语的“café”等。16世纪末已经有一些欧洲旅行家用谐音在记录咖啡,(Leonhart Rauwolf - "Chaube", Prosper Alpinus - "Caova", Charles de l'Ecluse - "Cave"),“qahwa”这个词根的出现甚至早于咖啡。只是这里不是特别理解:
If we want to go on tracing back the language history of this word, we must follow its way from Turkey (kahve) to South-West Europe where we find words such as the Italian "caffè" the French "café" and the Spanish "café" etc.
感觉应该是从土耳其传到的欧洲西南部,可这里的意思更像是从欧洲的西南部传到土耳其?但看地图更像是从土耳其逐渐传到欧洲西南部?我的英文有待提升。
随后文中有提出说荷兰语的“Koffie”以及英文的“coffee”独立于这个词根,这句话也不是很理解:
Independently of this root there exists the Dutch word "Koffie" and the English "coffee".
如何独立?
在德语和北日耳曼语地区,借用了拉丁语的“Café”,整合好使用。而拉丁语的“Café”是英语-荷兰语的变形,后传入俄语,形成俄语的“kophe”。
书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在Propser Alpini的书中,他对咖啡植株和咖啡饮品的描述也是与“bun”相关的词汇。只是后来渐渐的不用这个词汇来描述咖啡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而在他的旅行笔记上用的是“caova”来描述咖啡。林奈18世纪才收录咖啡,所以之前很多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命名咖啡并不奇怪。这里,P.A.用两个不同的词汇来描述咖啡,可以猜想,当时咖啡作为一种饮品和实际的咖啡豆没有特别密切的联系。

我的猜测是,各国关于咖啡的词汇呢,其实最开始不仅仅表述咖啡,而是和阿拉伯语的“qhawa”一样,来表述与饮品相关的,这就和德语中的“Kaffee”一样了。这些词汇在咖啡传入时已经存在,只是后来被赋予了咖啡的含义。在16世纪的时候旅行学家所也有提及音译的“qahwa” 。随着和阿拉伯地区的交流,“qahwa”开始描述咖啡,而欧洲各国对咖啡的描述也就开始用已经存在的与此相关的词汇了。而“Kaffa”这个地方,咖啡原本有自己的名字,被阿拉伯人入侵后,慢慢也开始接受“qahwa”。(但感觉时间比想象的要晚)。
关于德语的 Kaffee-"bohne"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说德语的咖啡豆Kaffee-"bohne"来源于阿拉伯-闪族语的“bun”。虽然有一些语言学家支持这种说法,但还是显得有些证据不足。确实有些早起记录提到咖啡的果实和植株,用“bun”的词根。但是除了德语和英语,其他主要的语言缺乏类似“bun”到“Bohne”或“Bean”的变形。就算没有“bun”这个词汇,人们也可能因为形状来命名咖啡豆为“bean”(德语:Kaffeebohne)。比如,法语用“grain”命名咖啡豆,德语用“Kirsche”(樱桃)来命名咖啡果实,这些都是“bun”没有关系。
只能算是一种比较有趣的猜测吧?
问题:
1. 怎么煮咖啡豆好吃?
2. 咖啡一词的词源,是否还有其他的说法?
-
可爱的二狗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5 00: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