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百年战争后 英国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民族国家 诺曼征服后法语一直是英国贵族和绅士日常用语 清除原先诺曼征服以来的法国影响 彻底的语言革命措施把英语正式列为教学用语 改变英国人的文化生活 盎格鲁-撒克逊语言成为现代标准英语的正宗 使英国从法兰西文化海岛分支的从属地位中脱离出来
英法百年战争持续117年(1337~1453) 主要在法国本土进行 以英国的势力被彻底赶出法国告终 “黑太子”爱德华 爱德华三世长子 黑死病1348年到1352年欧洲历史上最恐怖瘟疫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象征之一 建成后承办国王加冕,皇家婚礼、国葬等重大仪式。历任君主及一些伟人都葬在此 始建公元960 年,1045年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重建 王室专属教堂
英国的历史就是英格兰扩张的历史 苏格兰是凯尔特人的后裔(威尔士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一直是凯尔特人) 素与英格兰人关系不睦 1258年《牛津条例》(反对亨利三世的西门·孟福尔)继《大宪章》之后又一重要政治和法律文献 首次提出定期召开议会原则 1295年国会称为“模范国会”英国议会制度正式形成 1343年,议会正式分为上议院(贵族与教士--贵族院)和下议院(骑士与市民--平民院) 议会便演变为反对国王的主要工具 中世纪德意志国会 法国三级会议 议会的产生和形成是国王和贵族相互斗争和妥协的结果,是贵族给自己合法争取权力创造的政治舞台。平民代表在议会中的出现也无非是国王和贵族相互抑制和扩大影响的需要,是国王和贵族的利用工具。
1215年反对约翰王叛乱---《大宪章》--王在法下 以限制国王权力《大宪章》成为英国立宪政治第一层基石 当时欧洲统治者的政治合法性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宗教基础上
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 后人只需在此基础上面添砖加瓦 英国最长寿王朝
诺曼王朝 诺曼征服不列颠---英国正统历史开端 法兰西文化渐渐得到上层撒克逊人认可 跨海而治
1066年法国大封建主诺曼底公爵威廉趁英国发生内乱渡海入侵英格兰,在黑斯廷斯与盎格鲁萨克森国王哈罗德发生激战,威廉取得胜利 诺曼人取代盎鲁——萨克逊人 ,建立诺曼底王朝 https://douc.cc/2KNTSO伦敦塔
英格兰文化曾似法兰西文化的海岛部分 维京人(北欧日德兰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到法国抢劫,被法国人称为诺曼人)于9世纪初入侵法兰西 自称“诺曼底公爵”作为法兰克附庸 诺曼人抛弃原来的语言习俗 大量吸收法兰西文化并且信奉基督教 忏悔者爱德华(约1001年-1066年1月5日)是英国盎格鲁-撒克逊王朝君主(1041年至1066年在位),因为对基督教信仰有无比的虔诚,被称作“忏悔者”
英国贵族体系的存在是英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方面 永久世袭 世袭贵族/终身贵族 英格兰贵族最早起源于盎格鲁—撒克逊部落的军事贵族---封建社会的骑士阶层 中世纪欧洲各贵族之间的礼仪---今天所推崇的优雅礼仪的来源 世俗贵族/教士贵族 都铎王朝:买爵晋级--新贵族 公、侯、伯、子、男 英格兰贵族 苏格兰贵族 爱尔兰贵族 不列颠贵族 联合王国(爱尔兰)贵族 公爵是世袭贵族的最高爵位,受封者均属王室至亲贵族 爵士由首相提名,英王授封---知名人士 讲头衔、重誉称的国度
贤人会议是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一种特有的中央机构,它既是国王的助手,又是王权的制约者。它保留了群体表决、多数认可的原则,将民主遗风演化为一种新型的民主制,对以后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拉丁文 土著凯尔特人和罗马移民后裔之外,现代英国人祖先还有一部分是从西欧大陆(德国西北部与丹麦)渡海进入不列颠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古日耳曼人的一支 原被称“布列吞”“英格兰”---"盎格鲁人的土地"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对罗马统治时期建立的社会制度与经济文化构成极大的破坏 基督教文明、拉丁语和凯尔特语顷刻之间被毁 其语言、性格以至社会习俗成为英国现代文明的“正宗” 在英格兰建立众小王国,最重要的七个 “七国时代” 坎特伯雷为英国历代基督教会中心 (坎特伯雷和约克两大主教区)英格兰在国家统一之前先实现了教会统一 一个王国霸主地位确立后,可以凭借其威慑力制服异己,这在一定时间内会相对减少各国间的军事摩擦,维系安定的社会局面,促进经济交流 《贝奥武甫》Beowulf)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民族史诗,也是欧洲最古老的方言史诗,被视为英格兰文学的起点 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方人,仿效数百年前盎格鲁—撒克逊部族的做法,进犯不列颠。这些人又被称为维京人 阿尔弗雷德威塞克斯王国王子 阿尔弗雷德法典
英国历史之罗马统治时期的英国https://dou.bz/2ue8cv 第三次征服最为持久”的原因是:罗马法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 巩固帝国政权, 对后世影响深远, 成为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罗马统治了不列颠长达400多年 公元前 55年和54年凯撒 哈德良长城成为当时罗马帝国不列颠行省和苏格兰之间的边境,自此罗马帝国对不列颠的扩张也到此结束 城镇是不列颠罗马化程度最深的地方 把城镇概念带进了不列颠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武力,第二次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指的是罗马帝国
宗教指的是基督教
法律指的是罗马法哈德良长城完整地代表了罗马帝国时代的戍边系统。哈德良长城与安敦尼长城、日耳曼长城(德国长城)共同组成了古罗马长城体系 罗马皇帝哈德良统治时代(公元117年-138年) 罗马大道---以伦敦为中心,通向东、东北、西、西北和北方五个方向的大道 城市大多仿照罗马模式 成为经济命脉 巨石阵 史前遗迹 伦敦西南100多千米的索巨石阵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
罗马文明对不列颠岛的影响
公元前二三千年到前700年间,伊比利亚(Iberians)是最早在不列颠岛生活的土著人---伊比利亚人 公元前七世纪至三世纪 原先居住在德国西北部和尼德兰的凯尔特人 凯尔特人北部的一部从莱茵河流域径直向不列颠挺进 诸多凯尔特部落中,较强大的一支称为不列吞(Britons),或许这就是不列颠岛名称的由来 凯尔特人农耕、渔猎与畜牧相混合的生活 伊比利亚人与凯尔特人虽是不列颠文明开拓者,但都没留下文字记录 罗马入侵之后才有正式文字记录 罗马文明开始渗入不列颠
罗马人征战高卢当地凯尔特部落 进而入侵不列颠 罗马入侵者从欧洲引进的农业、都市化、工业和建筑
英法百年战争持续117年(1337~1453) 主要在法国本土进行 以英国的势力被彻底赶出法国告终 “黑太子”爱德华 爱德华三世长子 黑死病1348年到1352年欧洲历史上最恐怖瘟疫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象征之一 建成后承办国王加冕,皇家婚礼、国葬等重大仪式。历任君主及一些伟人都葬在此 始建公元960 年,1045年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重建 王室专属教堂
英国的历史就是英格兰扩张的历史 苏格兰是凯尔特人的后裔(威尔士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一直是凯尔特人) 素与英格兰人关系不睦 1258年《牛津条例》(反对亨利三世的西门·孟福尔)继《大宪章》之后又一重要政治和法律文献 首次提出定期召开议会原则 1295年国会称为“模范国会”英国议会制度正式形成 1343年,议会正式分为上议院(贵族与教士--贵族院)和下议院(骑士与市民--平民院) 议会便演变为反对国王的主要工具 中世纪德意志国会 法国三级会议 议会的产生和形成是国王和贵族相互斗争和妥协的结果,是贵族给自己合法争取权力创造的政治舞台。平民代表在议会中的出现也无非是国王和贵族相互抑制和扩大影响的需要,是国王和贵族的利用工具。
1215年反对约翰王叛乱---《大宪章》--王在法下 以限制国王权力《大宪章》成为英国立宪政治第一层基石 当时欧洲统治者的政治合法性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宗教基础上
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 后人只需在此基础上面添砖加瓦 英国最长寿王朝
诺曼王朝 诺曼征服不列颠---英国正统历史开端 法兰西文化渐渐得到上层撒克逊人认可 跨海而治
1066年法国大封建主诺曼底公爵威廉趁英国发生内乱渡海入侵英格兰,在黑斯廷斯与盎格鲁萨克森国王哈罗德发生激战,威廉取得胜利 诺曼人取代盎鲁——萨克逊人 ,建立诺曼底王朝 https://douc.cc/2KNTSO伦敦塔
英格兰文化曾似法兰西文化的海岛部分 维京人(北欧日德兰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到法国抢劫,被法国人称为诺曼人)于9世纪初入侵法兰西 自称“诺曼底公爵”作为法兰克附庸 诺曼人抛弃原来的语言习俗 大量吸收法兰西文化并且信奉基督教 忏悔者爱德华(约1001年-1066年1月5日)是英国盎格鲁-撒克逊王朝君主(1041年至1066年在位),因为对基督教信仰有无比的虔诚,被称作“忏悔者”
英国贵族体系的存在是英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方面 永久世袭 世袭贵族/终身贵族 英格兰贵族最早起源于盎格鲁—撒克逊部落的军事贵族---封建社会的骑士阶层 中世纪欧洲各贵族之间的礼仪---今天所推崇的优雅礼仪的来源 世俗贵族/教士贵族 都铎王朝:买爵晋级--新贵族 公、侯、伯、子、男 英格兰贵族 苏格兰贵族 爱尔兰贵族 不列颠贵族 联合王国(爱尔兰)贵族 公爵是世袭贵族的最高爵位,受封者均属王室至亲贵族 爵士由首相提名,英王授封---知名人士 讲头衔、重誉称的国度
贤人会议是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一种特有的中央机构,它既是国王的助手,又是王权的制约者。它保留了群体表决、多数认可的原则,将民主遗风演化为一种新型的民主制,对以后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拉丁文 土著凯尔特人和罗马移民后裔之外,现代英国人祖先还有一部分是从西欧大陆(德国西北部与丹麦)渡海进入不列颠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古日耳曼人的一支 原被称“布列吞”“英格兰”---"盎格鲁人的土地"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对罗马统治时期建立的社会制度与经济文化构成极大的破坏 基督教文明、拉丁语和凯尔特语顷刻之间被毁 其语言、性格以至社会习俗成为英国现代文明的“正宗” 在英格兰建立众小王国,最重要的七个 “七国时代” 坎特伯雷为英国历代基督教会中心 (坎特伯雷和约克两大主教区)英格兰在国家统一之前先实现了教会统一 一个王国霸主地位确立后,可以凭借其威慑力制服异己,这在一定时间内会相对减少各国间的军事摩擦,维系安定的社会局面,促进经济交流 《贝奥武甫》Beowulf)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民族史诗,也是欧洲最古老的方言史诗,被视为英格兰文学的起点 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方人,仿效数百年前盎格鲁—撒克逊部族的做法,进犯不列颠。这些人又被称为维京人 阿尔弗雷德威塞克斯王国王子 阿尔弗雷德法典
英国历史之罗马统治时期的英国https://dou.bz/2ue8cv 第三次征服最为持久”的原因是:罗马法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 巩固帝国政权, 对后世影响深远, 成为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罗马统治了不列颠长达400多年 公元前 55年和54年凯撒 哈德良长城成为当时罗马帝国不列颠行省和苏格兰之间的边境,自此罗马帝国对不列颠的扩张也到此结束 城镇是不列颠罗马化程度最深的地方 把城镇概念带进了不列颠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武力,第二次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指的是罗马帝国
宗教指的是基督教
法律指的是罗马法哈德良长城完整地代表了罗马帝国时代的戍边系统。哈德良长城与安敦尼长城、日耳曼长城(德国长城)共同组成了古罗马长城体系 罗马皇帝哈德良统治时代(公元117年-138年) 罗马大道---以伦敦为中心,通向东、东北、西、西北和北方五个方向的大道 城市大多仿照罗马模式 成为经济命脉 巨石阵 史前遗迹 伦敦西南100多千米的索巨石阵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
罗马文明对不列颠岛的影响
公元前二三千年到前700年间,伊比利亚(Iberians)是最早在不列颠岛生活的土著人---伊比利亚人 公元前七世纪至三世纪 原先居住在德国西北部和尼德兰的凯尔特人 凯尔特人北部的一部从莱茵河流域径直向不列颠挺进 诸多凯尔特部落中,较强大的一支称为不列吞(Britons),或许这就是不列颠岛名称的由来 凯尔特人农耕、渔猎与畜牧相混合的生活 伊比利亚人与凯尔特人虽是不列颠文明开拓者,但都没留下文字记录 罗马入侵之后才有正式文字记录 罗马文明开始渗入不列颠
罗马人征战高卢当地凯尔特部落 进而入侵不列颠 罗马入侵者从欧洲引进的农业、都市化、工业和建筑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