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四季游北植
上周四,偷来的闲暇,又带着年高的四季书去了北植,这是一个很容易养成的习惯。秋末冬初的北京,无论走街穿巷,还是游园入林,都能不费力气地找到年高书里描绘的植物,这就是基于当地的自然笔记的好处。228页到278页,十月和十一月的部分,最近我翻得很熟。
有几年没来北植了呢?从前有段时间我一个人没事就去走一走,路线是南门到黄叶村,沿湖边逛到树木园。这次也是习惯性地循着这条路走。南门外有个人在卖现榨的石榴汁,少不了要喝一瓶。聊起石榴的产地,那人说上周刚用完陕西的石榴,现在是云南的了,陕西的石榴更红,但他感觉云南的汁水更甜。我也多年没在秋天回过西安了,从前,再早一些的从前,临潼的石榴和火晶柿子,是我秋天的恩物。
南门进去,在开着几株黄色小野菊的草地,先给年高的书来一张封面照。自从她贴出自然中的书影,我就觉得这实在是太好的主意。而我,总要执着地按图索骥,找到书中所绘的植物,再为二者合影,这是个让人上瘾的游戏,可以从秋一直玩到夏。以后把膝盖养好了,重登山林,还可以去看年高笔下的烂漫山花,大自然是最好的布景师,那几篇看得人心痒难耐。
再往里走有好几树颇有年头的金银木,长枝伸展,红果耀眼,今年各种树木结果都多,是个大年。往年我注意到金银木果子的时候,叶子都掉光了。今年却是绿(叶)配红、黄(叶)配红,每个阶段都那么美好,不容错过。有一棵金银木高处的叶子已落尽,只留下鲜红的圆果衬托朗朗的蓝天,明妍动人,也是给鸟儿发出的热烈邀请。在243页和252页,年高都画了金银木的红果,前者叶子犹绿,后者则是初冬的样貌,黄叶枯萎,红果却不凋落。地上捡到一小枝,跟插图两相对照,很有意趣,不知是图中果枝还魂附着实物,还是实物化作图中的果枝。




银杏也是最好的时候,但有一棵已经迫不及待地落光了叶子,我也喜爱它那小子弹头似的冬芽,坚硬紧实,蕴藏着无限的潜力。黄叶村现在名副其实了。


湖边芦花瑟瑟,是最契合凄清寒秋的意象。但午后阳光煦暖,湖对岸秋树绚烂,远山清朗,我只觉得这是最满足的时刻,满心幸福。转过头来,又见一处五叶地锦爬满木栏灰墙,今年秋天冷得早,所有要变红的叶子都格外红艳。年高书里的一幅五叶地锦,叶色黄绿红紫,斑斓多彩,我特别喜欢。




最惊艳的是小路边的几棵血皮槭,叶子远望殷红鲜亮,近看发现也有一种橙红的色调。复叶有三枚小叶。之前也看到一种复叶槭(梣叶槭),但复叶三到七枚不等,秋叶是黄色的。血皮槭的树皮好特别啊,非常光滑,铜红色,像桦树一样会层层剥落,薄薄的纸质的。这是我们的本土物种,中西部的甘肃、河南、陕西、山西、湖北、四川都有,作为观赏树种引入欧洲美国也有一百多年了,英文俗名是paperbark maple。






湖畔小路的另一边有很多杜仲,十月中旬跟此情和自源逛南植时,此情很有童心,一直要折断叶子看细丝,却没看到,后来我们用翅果来试,温柔地折断翅果,然后温柔而坚定地扯开,果然有黏黏的白丝出来,就是橡胶啊。这次我又试了一回,干了的翅果也还是有白丝的。



在湖畔寻了张长椅,坐下吃饭喝水,吃的是之前等公车时买的烤红薯。不远处有个女子一直在拍水杉,也自拍,她忍不住开口:这树太好看了!周围那么多好看的树,她独独被水杉吸引,真有意思,是因为水杉挺直端秀的完美圣诞树树形吗?受她影响,我也去拍了水杉的羽状复叶,铁锈红颜色,背光看也很美。
湖畔的两三棵栾树叶子几已落尽,我最初认识栾树就是在这里,隔了好些年再见,已不是当年细瘦小树的摸样。
最多的还是元宝槭,树上叶子金黄,树下落叶已失了颜色,不愿拍枯叶和年高手绘的对照,就离开了。回转方向,仍沿另一边湖岸小路,找张空椅子坐下改了会儿学生小测验的卷子,这本来是下午的正经活计。四点钟,太阳热力不再,坐在湖边觉得有些许凉意,该回家了。
最后拍银杏叶和年高手绘对照的时侯,光线已经那么柔和了,夕阳的柔光,这是今年秋天的最后一次游园吧,再过几天就是立冬。












-
哪端世界微尘里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11 17:02:46
vivida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胡冠中这个名字 (55人喜欢)
- 怀揣着一个南欧的春天,期待另一个春天。 (4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