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场梦

①小时候,还没有自己的写字桌,只记得妈妈有一个陪嫁的梳妆台,前有一个大镜子,深灰色的桌面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知为何,母亲从来不用它,于是,被弃于房间一隅的梳妆台便成了我的天堂,照着镜子,幻想着自己小小的梦。 ②首次读《红楼梦》,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当时认识很浅,看到文中写那些小丫头喜欢跟宝钗玩便觉得黛玉是一个尖酸刻薄的人。虽是完成任务,可当时仍有无限乐趣,趴在梳妆台上看文中描写那要用几只鸡来配的茄子,还不时为刘姥姥的言语捧腹大笑。 ③于是,我逐渐爱上了那本厚厚的《红楼梦》,在那样一个爱做梦的年纪,时常被书中描写的那大家气派所吸引,时常自导自演,把梳妆台当成是探春的书桌;一个玻璃杯,偷倒上父亲的茶叶便觉着是贾母喝的老君眉;几个面包,一碟花生也能摆出一桌珍馐美馔……最喜欢披上床单扮演林妹妹,魁夺菊花诗,低诵葬花吟;有时也喜欢扮演宝钗,端庄持重,兰言解疑癖。那时还不懂什么人情世故,不知道黛玉为何要诘责周瑞家的,也不明白宝钗为何要假言去找黛玉,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 ④慢慢长大了,那个梳妆台早已蒙上了重重的灰,家里也不如幼时那般热闹了。初二那年,奶奶去世,犹记得那天是元宵节,父亲接了一个电话,便与母亲急匆匆地收拾东西,母亲的眼眶湿了,走起路来也是哆嗦着的,用颤着的声音叮嘱我要把碗筷收拾好,带弟弟去医院。恍惚间觉着自己是一个大人了,拉着小我九岁的弟弟的手,想起奶奶那喋喋不休的唠叨,不觉就哭了出来。奶奶走后,两个舅舅因照顾爷爷的事儿争喋不休,与婶婶们去奶奶家聚会的次数也少了许多,忽的想起孙越写的一句话:“长大后的姐妹之间谈笑得体,一如饭桌上的大人般互相诉着四年,实际却客气疏离。”看着弟弟在外面蹦蹦跳跳,无忧无虑,我想,兴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才渐渐明白了《红楼梦》中的字字皆泪吧! ⑤后来离家上学,亲戚好友们齐聚一堂,大家谈得欢乐,我却极不喜欢这样的场合,许是觉得热闹之后终会归于寂静吧,我竟也染上了黛玉那“喜静不喜闹”的性子! ⑥独自一人,推着重重的行李箱,走在路上,耳机里放着的是《分骨肉》:“告爹娘,休将儿悬念,奴去也,莫牵连”。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那些个人情世故,成败兴衰,我想,我也许正在慢慢懂得。 ⑦下雨了,图书馆一如既往地安静,闻着叶香 翻开厚厚的《红楼梦》,想起趴在梳妆桌上看书的我,想起假扮红楼人物的小剧场,心中满是回忆。红楼一场梦,怕是永远也醒不过来!

——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