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一生
1927年,生于乌镇。
1937年,乌镇被日军攻陷,躲在矛盾书屋里看书,靠读书自救。
14岁,通读《文学大纲》。
19岁,去莫干山上写作。
1946年,去上海美专学习油画,转而到杭州国立艺专,研习中西绘画。
1949年,22岁,参加解放军,半年后退伍。
1950年,23岁,当杭州第一高中的美术老师,半年后主动辞职,继续回莫干山,读书、写文、绘画。 隐居6年。
1957年,家道中落,迫于生计,返回杭州第一中学继续教书,后进入上海工艺美术制品厂做设计师。
被上海美专的同学诬陷入狱。母亲在入狱期间去世。
(10年空白:30岁-40岁)
1966年,再次入狱,被折断三根手指。囚禁18个月,写了65万字。
(再次10年空白:40岁-50岁)
1977年,50岁,第三次入狱,又是两年。
1978年,做了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担任了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又做了交通大学美术理论教授,成了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
1982年,56岁,去美国,靠给别人修理古董维持生计。
1988年底,陈丹青组织许多大陆学生拜木心为师,开始每周讲述文学。陆续讲了5年。
(又10年空白:约60岁-70几岁)
2000年,74岁,学生陈丹青回国,带回木心的作品。
2006年,79岁,阔别家乡24年后,回到乌镇。
2011年,84岁,去逝。
木心一生没有组织家庭,没有孩子,在已知的资料中,人生最重要的20年,30岁-50岁,经历大量空白。不论他小时候多么出色,老年后多么有影响力,都不能遮掉他人生悲凉的底色。
30岁入狱,近40岁再入狱,50岁第三次入狱,也许这些是造成悲凉底色的客观原因,每次出狱都要重新投入生活,所以该错过的都错过了。
但我始终觉得,性格才是让他底色悲凉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