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香港精神....
最近,一齣歲月神偷,大家就懷念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
香港人曾經不怕吃苦。
回到1983年。
爸說,那時工資才800元
媽呢,在工廠當女工,每日賺100、周末加班有150元。她會帶我和妹妹坐在工廠做功課,買了一碗腸粉作小點。
他們和好多初為父母的人一樣,
只想賺錢,盡一天時間賺錢
為了買房子、為小女付學費、學音樂
本來住在村屋的我們,周圍一直好熱鬧,好多小孩一起玩。
兩年後,他們決定買了第一個單位,在市區一千呎多一點,盛惠15萬元。
一家人就一直住到今天。
因為香港當時有工廠,根本不愁工作。
所謂的香港精神....
曾經出現,因為大家真的有工作,而且足夠生活。
如果爸媽遲了30年出生,在今日香港,
可以做穩定工作?現在留給普羅市民的,只有工時長低薪的保安清潔,
可以買到一個單位嗎?那些房子已升至100多萬。
可以說打工養家嗎?
只可以說,香港的環境對基層、年輕人不利。
大家只能說,經濟發展那麼急,已經毀滅了樸實的香港精神。
香港人曾經不怕吃苦。
回到1983年。
爸說,那時工資才800元
媽呢,在工廠當女工,每日賺100、周末加班有150元。她會帶我和妹妹坐在工廠做功課,買了一碗腸粉作小點。
他們和好多初為父母的人一樣,
只想賺錢,盡一天時間賺錢
為了買房子、為小女付學費、學音樂
本來住在村屋的我們,周圍一直好熱鬧,好多小孩一起玩。
兩年後,他們決定買了第一個單位,在市區一千呎多一點,盛惠15萬元。
一家人就一直住到今天。
因為香港當時有工廠,根本不愁工作。
所謂的香港精神....
曾經出現,因為大家真的有工作,而且足夠生活。
如果爸媽遲了30年出生,在今日香港,
可以做穩定工作?現在留給普羅市民的,只有工時長低薪的保安清潔,
可以買到一個單位嗎?那些房子已升至100多萬。
可以說打工養家嗎?
只可以說,香港的環境對基層、年輕人不利。
大家只能說,經濟發展那麼急,已經毀滅了樸實的香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