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辩证法
有一次我打开音响播放音乐,发现曲子不对劲,旋律是梦幻泡影的漫无边际,我不喜欢,不是我原先放进去的优美四泻的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协奏曲,于是我问在场的朋友,是否换了碟片,他说是的,他是音乐发烧友,他得意的说,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我说不知道,于是他告诉我这是德彪西的印象派作品。
我马上悟出了,德彪西观赏莫奈画展的印象音乐,我当然也有点记忆,让他这么一提示,我就联想起来,这一联想,让我顺着印象主义思想去听这首曲,于是又可以接受和有些喜欢它。
接着我就问朋友,你知道印象主义是怎么产生的吗?他说不知道,而且他还固执的认为没有必要知道。
然后我就告诉他,我们的区别,就在于彼此认识事物是否有思考原因的习惯。
由于有这个习惯,听这同一首曲,我喜欢感就前后不同,而且我马上联想到莫奈印象派画的思想内涵,和他与古典派画家的区别,由之感受到了这音乐维妙维肖的表现了印象画的意境,由这种逼真的理解而产生喜欢。
讲以上这个事例,是去说明柏拉图《理想国》中第七章辩证法思想。
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政治长官,必须是知识和智慧最好的人,要懂音乐、数学、几何、天文等重要的知识,第七章最后,柏拉图用较多文字强调,城邦领袖必须懂得辩证法。
那么什么是辩证法?辩证法就是在联系中去认识事物。
我上述的事例,就是可以比较事物孤独时和因为发现了事物的联系、而理解了事物,由此我的喜欢态度就根本区别了。
辩证法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一个西方哲学名词,但是中国人应用它时,很多的忘了它的苏格拉底所表达的在联系中认识事物的初心,而是片面的受中国传统易经阴阳哲学影响,把辩证法仅仅当成矛盾认识工具方法,把它完全等同中国文化的矛盾哲学。于是辩证法成为中国人相对主义诡辩论和虚无主义的得力思想帮手。
在柏拉图笔下,辨证法是通向绝对理念、绝对真理的唯一途径,而在当下的中国,辩证法却几乎成了否定绝对真理的代名词,并南辕北辙的的变成了相对主义的最时尚的伪哲学用词。
《理想国》第七章关于辩证法的思想:
“能在联系中看事物的就是一个辩证法者,不然就不是一个辩证法者。”
“当一个人企图靠辩证法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并且一直坚持到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者的本质时,他就达到了可理知事物的顶峰了,正如我们比喻中的那个人达到了可见世界的顶峰一样。”
我马上悟出了,德彪西观赏莫奈画展的印象音乐,我当然也有点记忆,让他这么一提示,我就联想起来,这一联想,让我顺着印象主义思想去听这首曲,于是又可以接受和有些喜欢它。
接着我就问朋友,你知道印象主义是怎么产生的吗?他说不知道,而且他还固执的认为没有必要知道。
然后我就告诉他,我们的区别,就在于彼此认识事物是否有思考原因的习惯。
由于有这个习惯,听这同一首曲,我喜欢感就前后不同,而且我马上联想到莫奈印象派画的思想内涵,和他与古典派画家的区别,由之感受到了这音乐维妙维肖的表现了印象画的意境,由这种逼真的理解而产生喜欢。
讲以上这个事例,是去说明柏拉图《理想国》中第七章辩证法思想。
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政治长官,必须是知识和智慧最好的人,要懂音乐、数学、几何、天文等重要的知识,第七章最后,柏拉图用较多文字强调,城邦领袖必须懂得辩证法。
那么什么是辩证法?辩证法就是在联系中去认识事物。
我上述的事例,就是可以比较事物孤独时和因为发现了事物的联系、而理解了事物,由此我的喜欢态度就根本区别了。
辩证法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一个西方哲学名词,但是中国人应用它时,很多的忘了它的苏格拉底所表达的在联系中认识事物的初心,而是片面的受中国传统易经阴阳哲学影响,把辩证法仅仅当成矛盾认识工具方法,把它完全等同中国文化的矛盾哲学。于是辩证法成为中国人相对主义诡辩论和虚无主义的得力思想帮手。
在柏拉图笔下,辨证法是通向绝对理念、绝对真理的唯一途径,而在当下的中国,辩证法却几乎成了否定绝对真理的代名词,并南辕北辙的的变成了相对主义的最时尚的伪哲学用词。
《理想国》第七章关于辩证法的思想:
“能在联系中看事物的就是一个辩证法者,不然就不是一个辩证法者。”
“当一个人企图靠辩证法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并且一直坚持到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者的本质时,他就达到了可理知事物的顶峰了,正如我们比喻中的那个人达到了可见世界的顶峰一样。”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