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是根据一桩真实的弑父案写成的。它围绕着卡拉马佐夫和他的儿子们:德米特里、伊凡、阿历克赛以及名为奴仆实为私生子的斯麦尔佳科夫,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
毛姆:它急切地想寻求人类被上帝抛弃的原因,同时一心想找回生活的真理。这部巨著从头到尾都能紧扣读者的心弦。书里有极可怕的场景,但也有无可匹敌的美丽画面。没有一本小说能如此奇妙地描绘人类的崇高与丑恶,也没有一本小说能以如此深沉的悲悯之情,如此巨大的力量,叙述人类灵魂可能承受的悲剧。他对受苦的人充满同情。只有自己身受过痛苦的人才能如此。他说:"切莫做人的裁判者,要爱人;不要怕人们的罪,要爱罪人。"书中人物是作家本人痛苦而扭曲的病态心理的自然流露。他们既不真实,也不生动,但是一个个都带着生命的节奏在不断地狂舞。
布希拿:就像一锅热腾腾的炖鱼糊,它脱轨离体并枝节丛生,里面有太多太多的角色,过于冗长,但正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留有空间让任何事情介入,这本书或许也容许圣灵本身在这里或那里介入,对我而言,阅读它本身就是一种宗教经历——经历到上帝:他神秘的临在,以及他令人震惊的不在。
1:我还认识一个女孩子,也是属于过去的“浪漫派”一代的,她对于一位先生暗暗爱了好几年,本来可以用极安静的方式嫁给他的,结果却因为自己认为障碍无法克服,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从巉岩般的高岸上投入很深很急的河里自杀了。她这样做也是由于一种怪念头,那就是为了模仿莎士比亚的奥菲莉亚。假使她早就看中的那个心爱的岩石并不是多了不起的好景致,假使这一带是平淡无奇的平坦河岸,那么,她也许根本就不会自杀。 ps: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菲利亚,是雷欧提斯之妹,哈姆莱特的恋人,大臣波洛涅斯之女 曾经是纯洁善良,无忧无虑的。但是,当她迈入青春的门槛后,绚丽的生命之花却渐渐枯萎了。她依恋、顺从,别人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需要,在父亲和恋人的对立世界中,迷失了理智的奥菲利亚也迷失了方向。恋人厌恶她、唾弃她,父亲和兄弟也不理解她、埋怨她,她的生命已没有了内容。最后,她满身盛装,自溺在一条铺满鲜花的溪流里。 自:这样的爱情观真是很难理解,太难理解了 2:记忆即使再小些,即使在两岁的时候也有可能记住的,只不过在以后一生中重现时,往往只好象黑暗中的光斑,又好象一张大画上撕下来的一角那样,除去这一角以外的全幅画面都隐没了,消失了 3:也许这种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可以不给他一个钱把他放在一个百万人口的都市的广场上,他也决不会丧命,不会冻饿而死,因为马上就会有人给他食物,把他安排好,即使安排不好,他自己也会很快给自己安排好的,并且这样做他并不需要做多大努力,受任何屈辱,照顾他的人也不感到什么困难,相反地,也许还会觉得这是件乐事。 自:阿廖沙,也许这就叫博爱吧 3:最主要的是不要说谎。 “是不是关于狄德罗?” “不,并不是关于狄德罗。主要的是不要骗自己。骗自己和相信自己的谎话的人,会落到无论对自己对周围都分辨不出真理来的地步,那就会引起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不尊敬。人既不尊敬任何人,就没有了爱,既没有爱,又要让自己消磨时光,就放纵淫欲和耽于粗野的享乐,以致在不断的恶行中完全落到兽性的境地,而这全是由于对人对己不断说谎的缘故。对自己说谎的人会比别人更容易觉得受委屈。因为有时觉得受委屈是很有趣的,对不对?他也知道并没有人委屈他,是他自认为受了委屈,为了面子就说谎 自:谎言是把双刃剑,等你说出来后,就看结果吧,好坏便知,不过不能迷失在谎言的世界里。那时的俄罗斯否定一切,就像老卡拉马佐夫的二儿子伊万一样,否定一切的寻求真理,矛盾惶恐 4:醋劲!普希金说得好,“奥赛罗并不好吃醋,他是信任人。”单单这句话就可以证明我们这位伟大诗人的见解是多么异乎寻常地深刻。奥赛罗只是因为他的理想幻灭,所以他心碎了,他对事物的整个看法混乱了。但奥赛罗并不会去躲在暗中侦察,窥伺:他是信任人的。正相反,必须千方百计地引逗他,推动他,刺激他,他才会猜到变心上去。真正好吃醋的人却并不是这样。象好吃醋的人那样丝毫不感到良心谴责就能安心干出一切可耻和败德的行为,说起来简直是令人难于想象的。这些人并不一定都有一副卑鄙龌龊的心肠。相反地,他们会一方面怀着高尚的心,纯洁的爱,充满自我牺牲的精神,同时另一方面却会去躲在桌子下面,收买卑鄙的人,安心地干出种种侦探和偷听之类肮脏下流的勾当。奥赛罗无论如何也不能迁就变心,——不是不能饶恕,而是不能迁就,——尽管他存心宽厚,天真无邪,有如赤子。真正好吃醋的人并不这样。我们简直想象不到一个好吃醋的人有多么容易甘心,迁就,又多么容易饶恕!好吃醋的人最容易饶恕,这是所有的女人都知道的。 ps: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自:老卡拉马佐夫的大儿子德米特里就因为这个醋劲,折磨着自己,那畸形的爱情观,把卡拉马佐夫式的冲动,说干就干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后造成悲剧的发生
这本书看了两个星期,里面主要讲了卡拉马佐夫家里的父子财产纠纷,父子为一个女人格鲁申卡反目成仇,“弑父”事件的发生与审判。为什么我打个引号,因为老卡拉马佐夫是谁杀的,还是一个迷。书中有很多对于外貌还有身体动作的细节描写,总让我不知其然,因为我脑子里描绘不出这样的人脸,太可怕,太野蛮,太夸张,人物的动作也是让我又惊又喜,就如那个检察官听到阿廖沙对米卡的申述后,整个身体就像战马听到了号角声,太贴切了,因为检察官要立即反驳他。丰富的人生经历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字里面运用自如。书中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纵欲,贪婪,荒唐(感觉说恶行有点不好,他是个可怜人,但仔细想想这个人真该去死)、德米特里爱情观、伊万和斯麦尔佳科夫对上帝的存在问题的探讨、阿廖沙继承佐西马的遗志入世修行,爱万物,坚定的修行者。这个家真复杂,也许这就是作者的厉害之处,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者,哪里都透漏着俄罗斯人民的思想,对人性,对道德的深度剖析。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悲剧,沉重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