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命88:倒霉蛋状元改行玩唱戏
康海是状元中的著名倒霉蛋之一。后人猜测他的剧本《中山狼》,是针对一个忘恩负义的朋友而作。 明朝从1506年开始,足足被大太监刘瑾把控四年。康海对此人深恶痛绝。虽然彼此同乡,而且刘瑾还特别拉拢康海,但这位状元就是不理睬他。事情发生在1508年:康海的好朋友李梦阳忽然被刘瑾抓捕,关进大牢准备处死。原因是李梦阳帮助尚书起草弹劾刘瑾的奏章。危在旦夕的李梦阳于狱中给康海写了个字条“对山救我”!“对山”就是康海的别号。 获悉后,康海义不容辞地腆着脸来到刘瑾门前请求拜见。刘瑾求之不得,大喜过望,来不及穿好鞋就跑出门迎接!颇有“周公吐哺”的姿态。那天,康海在刘瑾家喝了一个通宵酒。不久,刘瑾释放了李梦阳。为救朋友,康海能够放下人格、自尊。 又两年,刘瑾倒台,被凌迟3357刀。其党羽受株连者众多,而康海居然也在其中!其实他救朋友李梦阳的事情,朝中人都很清楚。可惜康海做人一向高傲,非常不讨大伙喜欢,无人站出来说话——连李梦阳都保持沉默!这也罢了,后来李梦阳还诬陷康海。不但没像康海那样为朋友两肋插刀,反对着康海的心插两刀! 没办法。康海只有认命。削职为民后,他回到故乡陕西省武功县。从1502年中状元至1510年卷铺盖滚出朝廷,他不过当了八年翰林院的官员。扣除中间为母亲守孝三年,实际在朝五年。几乎没有作为。 回家后的康海放浪形骸,“寄情山水,广蓄优伶”——这似乎是古代有钱文人的应有之义。不过,康海并非完全消极,他只是转换了生活方式而已。当地有个叫王九思的艺术家,与康海关系密切,他们共同创造了“康王腔”,流传发展五百年到现在,就是秦腔。 因为有钱,康海还创建了私人的戏班子,“曾广集千名艺人,参与秋神祭祀活动”。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中山狼》一剧,就是这期间所写。虽然剧中没提及李梦阳的名字,但当时了解康海遭遇的人都认为,这是影射忘恩负义的所谓“朋友”。 时间久了,渐渐有人愿意站出来说话,希望把康海拉回朝廷做官。康海坚决谢绝。当年在翰林院,他是专门为皇帝舞文弄墨的小官之一,已不堪回首,说:“辞章小技耳,壮夫不为,吾咏歌舞蹈泉石间矣……”若再劝他做官,他就大发脾气。他甚至告诉那些深感惋惜的人说:“杀刘瑾是天下大幸,我受点牵连无所谓。” 由此可见另一面:康海深深热爱“康王腔”艺术,已不能离开那帮艺人。除了创作乐曲和歌词,还力推“康家班子”发展壮大,后来演变为“张家班”“华庆班”,被后人视为秦腔发展史上的不朽功勋。与其说康海是个状元,不如说他是中国早期专职艺术教授——他比一般演员、编剧多了一份指引发展方向的能力。 康海还以诗文名列明朝“前七子”之首,但这一点不为大多数人知道,也比不上他为秦腔所作的贡献。《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先生去世前,还要听秦腔;去世后,一帮秦腔老艺人特意来到祭奠现场,为送别陈先生而扯嗓子歌唱,场面震撼、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