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
查看话题 >如果你见过这些,那你肯定是在做梦

我是谁?我为什么会这么存在?世界为什么会这样运转?
或许每个人都曾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荷兰的80后画家Redmer Hoekstra也不例外。例外的是,每当他拿起画笔,思索或作画,这些问题就变得更清晰了,让他忍不住要在画纸上找寻一个答案。
虽然年轻,但Redmer Hoekstra已经小有名气。他最为人称道的是在画作中把毫不相干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给人以一个梦幻般的超现实世界。他试图往作品中加入的是个人关于世界的哲学思考:他总觉得,万物的运行应当可以有另一种方式,而这种想法萦绕在心头笔尖,让他迷恋不已。
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将看到的一幅幅画作。
异化
自小,Redmer Hoekstra都对超现实想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长大后,这种兴趣从未衰减,甚至转化为深深的迷恋,嵌入到他的艺术生命中。
“我一直喜欢有关异化和幻想,做梦都想。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有了自己的各种理论来解释世界是怎么运转的。在学院的日子让我再次重新探索这个问题,并且把它融入到我的作品当中。……我会把一个东西给拆开,自由地改变里面的构造和内容。”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特殊的迷恋。他总是试图弄清事物运行的原理,但并不打算复制到作品中,而是进行分解、打乱和重构,赋予一个特定的主题以全新的形式、功能和意义。
跟随Redmer Hoekstra的画作进入他的世界,怪诞、有趣自然是不必说的,但奇异的是,不同的事物之间似乎总能以一种微妙的联系统一在一起,甚至隐隐有一种逻辑存在其中。

火车是他寻找灵感最好的去处,往往是看着窗外景物飞驰,思绪也就逐渐放空、悬浮,创作灵感便不期然闯入他的脑海。再经过32到40个小时的细细描绘和打磨,一幅精细而又奇异的画作便诞生在他的笔下。
通常来说,他的画作总是被粗砺的黑白灰所占据,尤其是近五年来的作品中,鲜少再有其他色彩出现。在绘画中,Redmer Hoekstra尤其注重阴影的描绘,在他看来,有了阴影,画里才有了光线和空间,才有了生命。

虽然画中的主角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而是通过七零八落的拼凑,全凭他的想象力完美地粘合在一起,但他仍然力求让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更具有真实的质感。而这种真实感越强,异化所带给人的震撼力也就更大。

动物
在Redmer Hoekstra最得意的作品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动物。芸芸生灵与生俱来的线条自然而流畅,给了他无限发挥和创造的空间。
他的想象有时中规中矩,例如把鱼画作树叶,把蜈蚣画作手表,把乌贼画作热气球,在乌龟壳背上造出座房子来等等,人看了以后会新奇却不会意外,觉得有此联想毕竟在情理之中。不过有时,他也会天马行空得厉害,所诞生的作品往往一眼看去无异,越细看越生出怪异的美感。



在他的画里,没有什么动物是必须要长成什么样子的。相反,它们身上具备了大千世界所能有的各种形态。佛家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Redmer Hoekstra的笔下俨然有了新的意义。猫头鹰的振翅和书的翻页;正在哺食的母鸟和工作的缝纫机……哪怕是同一种动物,他也能画出百般的模样。




人像
世界并不只有动物和死物,我们生活其中,最常见到的莫过于人。这自然也是Redmer Hoekstra不容错过的重要素材之一。
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还是单纯作为符号意义的“人”,都是他的素材来源。其中,面部的细节最为丰富,可以刻画得格外精细,也最为他的画作所青睐。

在一幅画中,他呈45度仰头,自脖子之下却不再是自己,而填满了各种各样的动物——蛇、羊、兔子、老鼠、青蛙、蜗牛、鹳鸟、大象、猩猩、毛毛虫、猫头鹰……甚至能零星看到雏菊和喇叭花,还有一个大苹果。

而在另一幅自画像中,他以各种知名的不知名的昆虫为发,只露出侧脸。事实上,这种角度和风格在他的人像作品中最为常见,只不过无论提琴、蜂巢还是印第安人头上的鱼,似乎都不如他的自画像中的品类那么丰富多彩。
毕竟异化世界总不如异化自己来得更直接,更能审读自己的内心。就像在其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那样,书可以不是书,也可以是猫头鹰,船也可以不是船,而可以是犀牛。他似乎在用绘画表现一种假想的应然的自我:我不是我,我可以是万物。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图片取自画家Redmer Hoekstra的个人网站。撰文:李迪;编辑:李迪。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时爱生活” :

-
诗菡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29 20:11:57
-
朝阳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6 22:12:44
-
言笑由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24 16:19:22
-
徐春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1 19:49:32
-
Terminator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3 08:48:12
-
map_硬核小龙虾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0 08:13:38
-
顾小婉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9 16:59:01
-
钱自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8 11:31:01
-
泠铃(・ω<)★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8 05:26:18
-
彼岸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7 12:13:16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7 11:00:50
-
拾果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7 10:43:21
-
鐘榮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7 09:02:00
-
游澜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7 02:15:27
-
风の记忆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23:25:17
-
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23:19:4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20:52:20
-
天机云锦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19:22:29
-
月牙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18:30:00
-
澄尘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17:15:14
-
都告诉你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15:17:45
-
海洋之 婧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14:51:35
-
情兽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14:29:27
-
南屏晚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13:13:52
-
天涯弦歌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13:07:49
-
不二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12:18:46
-
Eurek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12:05:41
-
มะเขือยาว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12:02:52
新京报书评周刊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阿加莎·克里斯蒂去世近50年:她将被人工智能“复活”,教授写作课程 (16人喜欢)
- 阅读,一场终生的、无形的自我建造|在北京海淀“旧书新知·读书育人”书市出展记 (10人喜欢)
- 英国作家成立独立出版品牌,专注男性作家作品 (5人喜欢)
- 奥斯汀改编风潮下,大英图书馆将出版《傲慢与偏见》原版作品 (9人喜欢)
- “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主义理论的百年困局 (1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