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中物】瞬间入秋 来听某轩唱「风起了」
广州的秋天总是突然到来,没有一点先兆。
昨天出门的时候突然起风,空气也变得凉凉的,舒服得让我提早了一个站下车,绕路去买早餐,若是换着平时那热死人的天气,让我多走半站路我也是拒绝的。
推歌要应景,行乐需及秋(我觉得秋天比春天宜人多了,所以不是“及春”),所以今天我们来听某轩的《风起了》。
其实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相当普通,相比chorus用同一个韵脚、也是某轩唱的、又是小清新画风的《追风筝的孩子》差了不知多少,若说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大概是歌手的演绎把词曲平庸所失掉的分数补回来了不少,从听的角度来说还是让人觉得享受的。
但是作为一个对词曲感兴趣以及有要求的人,还是不能不关注作品本身。任主流评论都说港乐已死,我却偏执地觉得只要它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还有再度欣欣向荣的一天——前提是音乐人要坚持认真和用心,不要觉得港乐没落了、歌词没人关注了就变得随意,其实一直都有人在意。
我们来对《风起了》和《追风筝的孩子》做一下文本对照,因为chorus用了同一个韵脚,所以也导致两者用了很多相同或者相似的意象,包括“桥”“烦嚣”“心跳”等等,连人家的关键意象“风筝”也写到了——我一向觉得当你想写某个立意时,已经有前作写过了,那么你要么换个话题,要么换个韵脚,当你什么都跟人家一样,这世界其实并不需要你,我并不是鼓励为不同而不同的标新立异,只是想说不要心安理得地做别人的影子,你需要有你的存在价值。
风虽无形,却可以借其他有形的事物去写它,比如说《西厢》里的那首诗: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
这四句诗,完胜整首《风起了》——想起鱼饼大大说过,杨广那首只有四句的《春江花月夜》,甩了张若虚的同名诗一百八十条街,关于这点,我也是点头如捣蒜的,毕竟,我也是从来不喜欢这首号称孤偏盖全唐的名诗的,从来都觉得它啰嗦过头,而我向来喜欢既言简意赅又言之有物。
杨广那首《春江花月夜》是这样的:
暮江平不动 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 潮水带星来
最后两句真让人沉醉啊,波涛暗涌、星月同辉,这么好的诗句,只可惜少了点人知道。
无论如何,睡前听点温柔的歌总是好的,愿这首歌能陪你们安然入睡。
晚安。
想看更多港乐碎碎念,欢迎关注【词中物】,么么哒
昨天出门的时候突然起风,空气也变得凉凉的,舒服得让我提早了一个站下车,绕路去买早餐,若是换着平时那热死人的天气,让我多走半站路我也是拒绝的。
推歌要应景,行乐需及秋(我觉得秋天比春天宜人多了,所以不是“及春”),所以今天我们来听某轩的《风起了》。
![]() |
其实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相当普通,相比chorus用同一个韵脚、也是某轩唱的、又是小清新画风的《追风筝的孩子》差了不知多少,若说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大概是歌手的演绎把词曲平庸所失掉的分数补回来了不少,从听的角度来说还是让人觉得享受的。
但是作为一个对词曲感兴趣以及有要求的人,还是不能不关注作品本身。任主流评论都说港乐已死,我却偏执地觉得只要它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还有再度欣欣向荣的一天——前提是音乐人要坚持认真和用心,不要觉得港乐没落了、歌词没人关注了就变得随意,其实一直都有人在意。
![]() |
我们来对《风起了》和《追风筝的孩子》做一下文本对照,因为chorus用了同一个韵脚,所以也导致两者用了很多相同或者相似的意象,包括“桥”“烦嚣”“心跳”等等,连人家的关键意象“风筝”也写到了——我一向觉得当你想写某个立意时,已经有前作写过了,那么你要么换个话题,要么换个韵脚,当你什么都跟人家一样,这世界其实并不需要你,我并不是鼓励为不同而不同的标新立异,只是想说不要心安理得地做别人的影子,你需要有你的存在价值。
风虽无形,却可以借其他有形的事物去写它,比如说《西厢》里的那首诗: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
这四句诗,完胜整首《风起了》——想起鱼饼大大说过,杨广那首只有四句的《春江花月夜》,甩了张若虚的同名诗一百八十条街,关于这点,我也是点头如捣蒜的,毕竟,我也是从来不喜欢这首号称孤偏盖全唐的名诗的,从来都觉得它啰嗦过头,而我向来喜欢既言简意赅又言之有物。
杨广那首《春江花月夜》是这样的:
暮江平不动 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 潮水带星来
最后两句真让人沉醉啊,波涛暗涌、星月同辉,这么好的诗句,只可惜少了点人知道。
无论如何,睡前听点温柔的歌总是好的,愿这首歌能陪你们安然入睡。
晚安。
想看更多港乐碎碎念,欢迎关注【词中物】,么么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