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北平
沿着长安街,从王府井走到西单,仿佛顺着时间走过北京的历史岁月,以前它还叫北平。长安街代替笔墨记载了许多故事。有我喜欢的和我不屑的。我向往中的北京是冯唐北京北京里写的那样,可不是十里春风那样。微风如丝的夏夜,槐树下的啤酒烧烤摊,各色人在这里动情犯浑功成名就身败名裂。我记得房山有天细雨绵绵,我看到夜色中丁武吹着清冷的萧,唱一首月梦,周围人群热闹,场景却极尽凄清。我记得烈日炎炎下卢广仲唱的“我爱你”,离舞台最近的地方,一个白T恤的女生疯狂叫着他的名字。我记得傍晚夕阳下魏如萱唱着我最爱的那首飞鸟,我忘不了宋冬野一个人一把吉他对着通州的暮色,唱出他眼中的崔健和李志。还有某个冬日的晴天,裹着厚厚的棉衣走到鼓楼回忆懵懂时听到的钟鼓楼,看着伴着空中鸽哨声放风筝的孩子,后海那大半结冰的湖里两只鸭子在游着,忘记了晚饭和独音的老板仿佛老朋友那样随口聊着唱片,甚至在店里听玩乐队的北京小伙说着崔健反光镜郝云xxx云云……那是生命中最“北平”的一天,一切都是北京最动人的样子。但大多数的时候,北京的样子更加真实而残忍。厚重的雾霾,恼人的大风,潮湿闷热的夏天,甚至是日复一日格子间,永远坐不到头拥挤忙碌的地铁,大妈在站台对拥挤的人群喊着,往里走走!欲望的深渊和令人窒息的绝望一并折磨着这座城市里的人。到现在也不清楚去到北京和离开北京是对是错。或许曾经我会去一个别的城市,认识其他人,成为不一样的我。或许我是去其他什么地方,用四年大学继续疑惑。又或许此时我留在北京,看话剧听演出,在台下的黑暗角落感动到流泪。或许此后在北京的我,穿梭于高楼间,成为懂事的大人,忘记生活和梦的样子。
事实是,四年前来北京给了我什么只有我自己清楚,四年后离开北京成全了什么,只有让时间来说明。过去的一切我们终将不再拥有,留不下带得走的只有记忆。不过直到今天,我还是向往钟鼓楼里的北京,尽管北京,已经离北平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