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共生——应用戏剧工作坊体验后感想回顾
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听说过“应用戏剧”这个东西。可能是因为专业的缘故吧,对这个方面一直颇有兴趣,可能也是因为平日里与朋友一起的时候我就是一个“戏精”(世界欠我一座奥斯卡小金人。)这次,体验工作坊开到了学校里,终于有机会亲身感受一下。 活动一开始就是一个“情绪标量”,地上有一块红色的布表示兴奋、开心、激动等比较正向的情绪;另一处有一块棕色的布,表示情绪是平静的;还有一块绿色的布,表示情绪是难过、沮丧等偏向负面的情绪。秋子姐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情绪,站到相应的布附近。我觉得我一直是挺激动的,也有点情绪化但大部分时间我都挺开心的,我就站到了红色的布后面。接着,秋子姐让每组颜色的伙伴们都分享了一下自己的情绪。 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了分组。我分到了第三组,由名字游戏开始,我们逐渐对组内的成员熟悉,并且在抛球游戏中,我们能够慢慢地摸索出组内其他成员的性格特征:有文静的、有很活跃的、有害羞的……在游戏中慢慢从陌生到有点熟悉,这个感觉很奇妙。结束了这两个热身活动之后,我们就开始了“情绪塑像”。所谓情绪塑像,就是让每个组选择一种情绪,然后让组内的成员排成一排,然后按照自己对该情绪的理解表达出来相应行为的表现,而其他小组的成员则安静的坐在前面观看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组选择了“喜”、有点选择了“怒”,还有选择了“尴尬”。而我们组选择了“哀”,在我们表现该情绪前,陈啥让我们闭上了双眼去更好的体会这种情绪,然后在他发出指令后,我们就进行表演,而且全程要闭着眼睛。我一闭上眼睛,联想到“哀”,我觉得我脑海里就很自动地想起了很多年前我奶奶去世那天的场景,那一刻我真的很悲伤。因为那一天我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没有好好地和她告别。我想,这不仅仅是“哀”,也包含了很多我的悔恨,因为没有好好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时光;也包含了很多很多因为没有好好告别的遗憾。所以,在表演的那一刻,我首先做出的是抱住了“奶奶的遗照”,然后跪在床边手仍摸着奶奶躺过的床痛哭。(此处均为无实物表演)当我分享这个表演背后的故事的时候,我情难自禁,于是开始由抽泣到哭泣起来。因为,在这个过程里,我好像重复了一次当初那种很复杂的情感,然后突然那种情感像决了堤一样汹涌而出……在当初奶奶去世的那天,我并没有机会很好的去倾述我的这个感受,于是经过了那么多年以后这件事情以及这背后的感受全部被我积压到内心的深处。而今天在分享的时候,我好像得到了一种释放。在我抽泣的时候,我身边的朋友,轻轻地拍着我的背,给我递纸巾,让我有一种被照顾的感觉。而且,底下的听众都很安静的倾听我的故事,而且他们在听完我的故事以后,我看到有些同学也表露出了和我一样的哀伤的神情,默默的安静的……虽然重新经历了一遍这种感觉,但我倾述出去了,把内心积压的情感释放了,周围的人与我产生了一种共情,好像我慢慢地也没有那么的难过了,内心感觉到一种让我平静下来而且释放之后体会到的温暖。在这一过程中,我觉得我所演绎的和我所叙述的故事成为了一份“礼物”送给了台下的“观众”,而“观众”包括身边的朋友给予我的反馈又成为了他们给我的“礼物”,“施与受”在这一过程中相互交替。我想这可能就是“应用戏剧”的魅力所在吧。 后来,我们在各自的组内分成了“内圈”和“外圈”进行“朋友圈”游戏,秋子姐给我们发出指令。有时是“外圈”的同学送“内圈”同学礼物;有时则相反。而所送的礼物则有轻有重,有小有大……(无实物,均为表演形式)然后“内圈”和“外圈”交替地往右移动一格。在这个表演互动过程中,我们彼此可能产生轻微的身体接触,而且彼此之间有实际的交流,所以我们会比前一阶段的认识更上一层楼,也更能体会一种“施与受”的感觉。 在前期的铺垫下,我们对表演以及“施与受”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之后。秋子姐给我们普及了关于“一人一故事”剧场的知识。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个“流动塑像”的重新演绎。一位同学起来分享了自己一个关于“双十一”清空购物车的故事,并且表示他很爽。秋子姐让5位“演员”上前对该故事进行重新演绎并由“乐师”运用乐器发出起止的指令,并在最后定格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塑像”望向故事的原主人公。在这一个过程中,“演员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对该故事产生一种联想进而去表达这种感觉。而在重复表达这个感觉的相应行为中,采取渐进的方式,更好的把这个情绪强调出来。不仅是台上的“演员”能体会到这种感情,也感染到台下的“观众”。最后,在“塑像”汇集望向原主人公后,原主人公又能从这些演员身上再一次体会当初自己经历的感觉。虽然,我们每个人各自的生命故事、生活经历有所不同,但生而为人,我们有着多种情感与情绪,尽管“演员”作为一个施与者,依据自己的理解所作出的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我们所能体会和表达的情感却是相通的。原主人公,作为一个被授予方也可以在表演中,发现对其故事的发生过程的多样性,拓展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在“施与受”的过程中,这能有效地培养“同理心”。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并没有过多的完善和深入,这真的是一个遗憾啊。 总体而言,这一次的工作坊,让我有了更多的体会。也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情绪得到了释放。而且,不管是作为“演员”,还是作为“观众”,都在给予也都在接受。生命的历程每个人各有不同,但是背后的情感,我们却可以体会和表达。生而为人,我们共情、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