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读石评梅
一直很喜欢看民国女作家写的文章,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评梅,文字细腻、凄美,她的散文虽然充满着哀怨、惆怅、悲伤,却有一种唯美之情,很多话,就像诗一样诉诸笔端,工整,漂亮,散文便有了很多诗情画意。怪不得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同时也能看出,她在痛苦地挣扎着,努力地追求着,像一个战士一样,渴望光明与自由,希望打破封建礼教的桎梏,号召妇女解放。城市的阴霾,不会很快褪去,可是正是有了这些革命志士的努力,才有了后来的自由与解放。可怜这么有才气的女作家却红颜薄命,年仅26岁便病逝,真是让人可惜。
提起石评梅,总免不了要说到高君宇,他们两人的故事,在不同的书里看过好几次,被看作是冰清玉洁爱情之典范。我每次看完总是有一丝的遗憾。为啥在高天宇生前,石评梅不接受他炙热的爱?因为黑暗的社会,因为吃人的礼教,因为自己的脆弱…….说不清楚。但她却在他死后,给予了他那么多的深情厚爱与依依不舍,经常到他陶然亭的墓前哭诉,也曾在一篇哀悼他的文章中说:“你是我生命的盾牌,你是我灵魂的主宰。”足以见她对他的真情。所幸死后两人如愿合葬在一起,两个相亲相爱的人终于得以长相厮守。
高君宇是北大才子,有着才子般的浪漫与深情,曾经寄一片红片给石评梅以表相思之情,不料却被石评梅以一句“枯萎的花篮不敢接受这鲜红的叶儿”婉拒,读到这时,我总是为高天宇心疼不已。但是高天宇虽然伤心却并没有放弃,我很喜欢他对石评梅说过的一段话:“---我是飞入你手心的雪花,在你面前我没有自己。你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寻求,你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避免----”。就算石评梅拒绝了他,他也是一直敬爱她的,因为他觉得爱是高尚的,赠予之爱,怜悯之爱不如不要,他要的是石评梅的一颗真心。而石评梅虽然表面对他拒绝,心里面却是一直有他的,在他生病时经常探望照顾他,为他流过无穷无尽的眼泪,只是仍旧不能说“爱”字,只有在他死后,才追悔莫及。在悼念他的《墓畔哀歌》中,谈及这是“悲艳的爱情------”谈到“我爱------”。真的应了那句话,只有当失去一个人的时候,才知道他的宝贵。她写了那么多凄美的诗歌、散文来怀念他,只可惜斯人已逝。。。。。。
提起石评梅,总免不了要说到高君宇,他们两人的故事,在不同的书里看过好几次,被看作是冰清玉洁爱情之典范。我每次看完总是有一丝的遗憾。为啥在高天宇生前,石评梅不接受他炙热的爱?因为黑暗的社会,因为吃人的礼教,因为自己的脆弱…….说不清楚。但她却在他死后,给予了他那么多的深情厚爱与依依不舍,经常到他陶然亭的墓前哭诉,也曾在一篇哀悼他的文章中说:“你是我生命的盾牌,你是我灵魂的主宰。”足以见她对他的真情。所幸死后两人如愿合葬在一起,两个相亲相爱的人终于得以长相厮守。
高君宇是北大才子,有着才子般的浪漫与深情,曾经寄一片红片给石评梅以表相思之情,不料却被石评梅以一句“枯萎的花篮不敢接受这鲜红的叶儿”婉拒,读到这时,我总是为高天宇心疼不已。但是高天宇虽然伤心却并没有放弃,我很喜欢他对石评梅说过的一段话:“---我是飞入你手心的雪花,在你面前我没有自己。你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寻求,你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避免----”。就算石评梅拒绝了他,他也是一直敬爱她的,因为他觉得爱是高尚的,赠予之爱,怜悯之爱不如不要,他要的是石评梅的一颗真心。而石评梅虽然表面对他拒绝,心里面却是一直有他的,在他生病时经常探望照顾他,为他流过无穷无尽的眼泪,只是仍旧不能说“爱”字,只有在他死后,才追悔莫及。在悼念他的《墓畔哀歌》中,谈及这是“悲艳的爱情------”谈到“我爱------”。真的应了那句话,只有当失去一个人的时候,才知道他的宝贵。她写了那么多凄美的诗歌、散文来怀念他,只可惜斯人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