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帖|电影是我追求诗意、美丽、浪漫的一种方式
这不是好片推荐汇总,这是系统刷片经验谈。
一
电影《如果•爱》里有一句台词,我印象很深:“每个人的一生就好像一部电影,而他们就是那部电影里的主角。”所以,在看每一部电影时,我总有种看到其他人人生的错觉。
我喜欢闲着没事的时候刷片,因此发现了一群喜欢看电影的年轻人。他们对生活品质有要求,希望从电影中获得知识、某种情绪或是单纯的快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比如我大学舍友,能面不改色吃着泡面看《下水道的美人鱼》,而我连自己看《致命ID》的勇气都没有。

如果你不仅仅是想看电影,而想在电影方面有所突破,比如了解电影史,对导演、演员如数家珍,懂得摄影技巧等,那除了阅片量之外,还需要做一个系统梳理。作为一个七八岁就因为地方台《周末好时光》这档栏目而按天刷电影的非典型爱好者,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剧经验。
二
1.根据导演刷片,可以分国内国外,也可以按新锐和经典分,总之有个自己的喜好就行。
我之前没有什么条理,后来用了豆列添加刷片导演。豆瓣有影人条目,还是非常好用的。
马丁·斯科塞斯 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54425/

他被称为“电影社会学家”,代表作品《曾经沧海难为水》、《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下班后》、《纯真年代》、《飞行家》、《禁闭岛》、《无间行者》、《华尔街之狼》。他也拍了很多纪录片,包括鲍勃迪伦、披头士的哈里森、滚石乐队的演唱会。
他跟伍迪艾伦不同,不太拍那种华丽的画面,镜头很朴实,台词听起来有点粗糙,但毫不影响他的才华。好导演还会对演员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张艺谋之于章子怡,王家卫之于张曼玉,而马丁·斯科塞斯影响的是小李子,让他从一个青涩少年,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演员。
他是一个对电影有追求的人,并坦率地谈过这个问题:“无论我是否想获得这个奖,我都得接受这个事实,因为我更需要的是电影。”
王家卫 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41024/大家对墨镜王应该很熟悉,我对他的熟悉来自于中学时代看《旺角卡门》、《阿飞正传》,总觉得台词写得很棒,是值得抄下来那种棒。他慢工出细活,这么多年也没有拍多少部。所以,按照时间来看就好,我给指条路: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41024/movies?sortby=time&format=pic&
我来推荐几个平时关注的导演: 贝尼特·米勒 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4110/movies?sortby=time&format=pic& 达米恩·查泽雷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4996/movies?sortby=time&format=pic& 吉姆·贾木许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41006/movies?sortby=time&format=pic& 维姆·文德斯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54402/movies?sortby=time&format=pic&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41000/movies?sortby=time&format=pic&
每个导演对电影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个人在按照这种顺序刷片时,会有更多认知和感触,比单独刷他的某部片子要有感觉的多。
当然,只看电影还是不够的,单独刷导演时,我会去搜与这个人有关的资料,从人物背景、成长历程、风格特征等方面去了解他。电影是这些东西的呈现品,而文字有解读功能。当然,你也可以说我的个人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找到更多补充点吧。
2.根据时间轴刷片,每年的电影Top100。
这个比较简单,就是捋着时间,按评分刷片子就好了,像《星际迷航》这种拍了十几年电影,导演、演员都换过,我就会按照时间轴刷一遍。虽然每一部的主题不同,视角不同,但有潜在的联系,还能感叹一下,当年人们拍摄科幻电影哪怕是五毛特效,表达的情绪、内涵、探讨的问题一点都不过时呢。

比如,我会集中刷2007年到2017年的电影,每年挑选10部,总共一百部,然后逐一刷完。
一开始不太会用豆瓣电影的标签时,我都是跟风贴标签,上面有什么,我就点一两个,后来发现自己的标签栏特别乱。
我就按照时间整理了一遍自己的标签。比如,2017年看的电影,我就自己标2017,等年末总结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今年看了多少部电影。
有一段时间,我把自己所有“想看”的电影,按照排列,复制打印了页面,贴在卧室里。每刷完一部,我就写一点感受,然后在纸上的电影条目划横线,示意自己已经看过了。那段时间感觉每天看一部电影并不困难,就这样消掉了很多“想看”。
3.根据影片类型刷,纪录片、喜剧片、爱情片、文艺片、恐怖片、惊悚片。
在纪录片方面,BBC出品是首选,前段时间跟朋友重温《蓝色星球》《荒野间谍》,真是长知识,又不闷。当然,像《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之类的也极具代表性。戳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24822/。推荐一个纪录片网站叫纪录片天地,资源很丰富,包括科学探索、社会生活、生态地理、文化历史。链接如下:http://www.jlpcn.net/index.html,还有一个网站叫纪录片之家,但没有前面那个好。
好了,这是以纪录片为例,像一些专门的小组,b站的up主等,都会有方向性推荐,主要去整合资源就好了。同理,喜剧片、爱情片、文艺片,都是这种方式,找标签,拓展外延,会连带出很多之前忽略过的片子。就像我在找《生命》的时候,发现了《地球脉动》,一个人的知识面或者信息渠道总有盲点,最重要的是不断补充。

4.根据影人刷片,梁朝伟、周星驰、寡姐、张艾嘉等,能捎带出一些烂片,顺便看人物成长。
前段时间,我在日记里写了张曼玉和张艾嘉,都是按照人物成长线写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我看了她们不同阶段的代表作,或者说是能在网络上找到的影视作品、采访资料,演员的变化,可以透过表演体现出来。张曼玉或许是最具代表性的。
当然,最开始我是无意识地被《第十放映室》这档节目培养的。他们以前做年末盘点,总会有影人系列,大概做过周星驰、成龙、星女郎、谋女郎等主题。其实还有很多,是我小时候的精神食粮。插一句话,我觉得这个栏目也可以作为一个方向标来用,因为除了影人系列,他们还做过宝藏、古墓、深海等主题整合,编导们的阅片量还是令人信服的。

5.根据关注友邻的看过评分刷电影。我有关注几个比较喜欢的电影爱好者,看他们的影片推荐,拓展自己的认知。
他们本身是资深电影爱好者,在广播里也会分享很多自己对电影的见解,有人会专门刷几个电影展,或者按照自己的喜好做分类,都挺有意思的。如果有人感兴趣的话,可以私下问我,这样直接写出来的话,可能会给对方造成不便。
6.按照小范围地域来分,比如香港电影、欧洲电影、法国电影、日本电影、好莱坞电影等。
这是我个人叫法啊,不准确,完全是为了方便。也跟我的观影经历有关,小时候正是香港电影的鼎盛期,家里的录像机或影碟机就像是为了看它们而存在一样。所以,每次看到香港电影倍感亲切。前段时间的《追龙》、《英雄本色》都好好怀了一把旧。
三
以前上班的时候,我没什么约会就宅在家里看电影。一开始就看那种各国青春片,轻松有趣不走脑子,八点钟开始看,看到快十点,嘻嘻哈哈笑一场,或者跟着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哭一下,神清气爽之后冲个澡,看会书就能睡了。等后来,就觉得这类片子没营养,就开始刷烧脑的惊悚片或者推理片,期间还看了一大波日剧、美剧。
电影、书籍、画作,都是作品。它们为我带来了很多东西,比如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解世界的途径,看到更多种可能性。

我喜欢电影,每次都像是跟老朋友见面一样。等我自由职业后,空闲时间更多了,自然有了更多的阅片需求。
作为一个长期伏案作业的人员,看电影的时候希望屏幕大一点,再大一点,清晰一点,再清晰一点。所以,家里的观影设备也从电视机迭代到了投影仪,目前使用过的投影仪中坚果M6性价比最高。相比动辄就过五千的家用版,这款高颜值、易携带,随时随地享受影院级视觉体验。
可能很多人觉得刷片就是刷片,干嘛还要在意用什么看呢?
其实不是,手机、iPad、电脑、电视或投影仪,不同的设备看电影时会有不同的体验,总觉得完全放松的状态,更容易进入一部电影。画质音质的优劣、屏幕的大小、电池的续航能力都会对感官造成影响。我觉得一秒同屏的坚果M6还是不错的。没有网络的制约,更没有软件的阻隔,更不需要网上搜索同屏攻略,省时省力。另外,像我这种经常出差的人,便携的同时,还能拿它当充电宝。

看电影真的只是看电影吗?
也不是,总觉得好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自己开始从看电影逐步过渡到学习电影,买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看《电影史》,知道《电影是什么》,学习《编剧的艺术》。还跟身边在北京电影学院就读的研究生讨论她打算参加某电影展的作品。而电影作品本身也给了我很多知识性的东西,有段时间我很想了解自己,就去各种讲人性的电影,发现同一个主题,也能有千变万化的视角,特别有趣。
身边有那种想要做影评人,就集中阅片半年,把豆瓣评分8.0以上的电影都看一遍的执着咖;也有那种跟几个电影资深爱好者组团刷院线,从专业和非专业的角度分析或吐槽电影内容的青春意见派;当然,也有像我这样不约会、不聚餐,就想跟朋友宅在家里撸片子的宅星人。
可这就是我们啊,年轻没什么不可以,就选自己最喜欢的!
我很喜欢《死亡诗社》里的一句台词:“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电影也是一样,是我追求诗意、美丽、浪漫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热爱电影,不是随便看看,可以尝试我提供的方法,给自己搭建一个电影小框架,等你坚持一段时间,应该会有很多收获。

附赠个Tips:https://item.jd.com/4968173.html
-
道枝骏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3-24 03:34:55
-
水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1-27 09:18:28
-
kan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0-24 00:36:31
-
群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14 11:15:02
-
少女症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30 11:39:41
-
你不懂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26 07:58:20
-
hahah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25 23:00:30
-
呵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25 22:45:07
-
迷雾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25 22:32:35
-
风好大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25 22:31:33
-
风好大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25 22:31:07
-
可爱Zn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25 22:18:07
-
逗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25 22:17:57
-
叁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25 2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