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大兴新建村见闻
24号晚六点多,我带着健老师、沈老师跑了一趟舆论旋涡中的新建村,主要有以下见闻。
一、新建村在哪?
这个问题童鞋们估计都能回答,在大兴区西红门镇啊。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我们可以看一下西红门镇政府到新建村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新建村位于西红门镇政府的东南方向,距离超过10公里。一般新闻报道新建村位于南五环边上,可地图上显示得很清楚,新建村应该是位于五环六环之间,大概是大兴区黄村镇的正东方向。那么问题来了,为啥黄村镇离新建村更近一些,新建村却属西红门镇的辖区?详见下文。
二、咋去的?
我们是从地铁大兴线清源路站附近出发先乘坐841路公交车,又在红星集体农场站换乘兴29路到达村子附近的。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兴29路公交车,这是新建村开通的唯一一条公交线路。新建村的住客如果想要乘公共交通工具“进京”的话,只能先乘坐兴29路。
三、村子概况?
首先,村子北边遍布的都是服装厂,这些服装厂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厂房干净,大晚上还灯火通明。沿着服装厂走了三四百米就看到了新建村村口的牌坊。运气特别好,刚进村就碰见一对遛弯回家的老爷爷老奶奶,二老都是村里的本地居民。从他们口中得知:
1.新建村听起来像是只一个村子,但其实下面还有四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都单设一个村委会,后来我们从村里逛也是着实感受到了新建村之大。先不说村里里面的居住区,单从村口的牌坊走到村里的居民区首先要就要走过一条二三百米长的商业街,街两旁都是各色商店、饭馆(当然全部都是违建),眼见这琳琅满目的商铺,就不难想象火灾发生前村子里得住了多少人,令人有种走进某个小县城商业街的错觉,与其说新建村是个村子,倒不如说是依托服装业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服装小镇”。居住区一般都是二层小楼(当然也是违建),一楼是对外出租的商业门脸(小的服装作坊居多),二楼则住人。
2.解放前原没有新建村,新建村是因军垦需要而设立的,所以面积比一般的村都大不少。新建村原属大兴区金星乡,2000年,大兴区政府推行“合乡并镇”,金星乡和西红门镇合并,这就是新建村目前隶属于西红门镇的渊源。而这,据我的理解,也是新建村发展的转折点。合并之后的西红门镇开始招商引资,设立了西红门产业园区,新建村正在该园区内(也是奇葩,园中村不多见吧)。服装厂进驻后,外来务工人员纷至沓来,厂区附近的新建村于是迅速发展了起来。
3.新建村违建建筑多。进村之后二三百米长的商业街两旁全是违建。距老爷爷介绍,村里第一座违建建筑,是时任村主任盖的,就在村门口(已经被全部推到,成了残垣)。看上去至少也是个二层小楼,这个村主任靠租金捞了多少钱呢?我不得不陷入了沉思。所以严格说来,包括这次火灾的聚福缘在内都是违建建筑,而这个头开自新建村的老村主任。听说后来村领导们纷纷效仿,盖起了一座座小房,月月收租金,当起了地主。村民们见村干部都这么干也就毫无顾忌了,这才有了新建村违建建筑横行的现象。而这个违建建筑狂热终止于2010年,上边发通知严令禁止,这之后没有盖新的违建建筑了。可之前的违建呢,也没有强制性地来拆,就这么耗到了火灾前。
四、村里还有人吗?
虽然对这次疏散人口的力度有着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到了现场还是有点意外。村口原本最显眼的几座商业建筑(就是老村主任盖的)仅剩下了断壁残垣。往里走,商业街的店铺全都人去楼空,街上的路灯也基本全不开了,我们只能是抹黑前行。一路上只见到了稀稀落落的几个行人。进入居住区后,同样是大门紧闭,人去楼空。外来务工人员搬走时无法带走的废品遗落在路上,满是一番凄凉景象,像是进入了一座死城。老爷爷告诉我,现在村子里面基本只剩下本地村民了,外地人基本全部在火灾发生后两天内搬走了。这个以外来人口为主的小村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五、下一步会怎样?
老爷爷告诉我们,因违建建筑太多了,目前政府计划是要分两步(先商业街、后居住区)将新建村全部拆掉,在原址上盖回迁房,安置本地村民。我转眼一想,就安慰他说这是好事儿啊,住进楼房有暖气冬天就不用烧煤挨冻了。老爷爷还是老司机,还是对回迁房的建设质量不放心。我笑着说,您放心,这回估计是没有(不敢再有)问题了。
一、新建村在哪?
这个问题童鞋们估计都能回答,在大兴区西红门镇啊。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我们可以看一下西红门镇政府到新建村的示意图:
![]() |
如图所示,新建村位于西红门镇政府的东南方向,距离超过10公里。一般新闻报道新建村位于南五环边上,可地图上显示得很清楚,新建村应该是位于五环六环之间,大概是大兴区黄村镇的正东方向。那么问题来了,为啥黄村镇离新建村更近一些,新建村却属西红门镇的辖区?详见下文。
二、咋去的?
我们是从地铁大兴线清源路站附近出发先乘坐841路公交车,又在红星集体农场站换乘兴29路到达村子附近的。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兴29路公交车,这是新建村开通的唯一一条公交线路。新建村的住客如果想要乘公共交通工具“进京”的话,只能先乘坐兴29路。
![]() |
唯一一条公交线路 |
三、村子概况?
首先,村子北边遍布的都是服装厂,这些服装厂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厂房干净,大晚上还灯火通明。沿着服装厂走了三四百米就看到了新建村村口的牌坊。运气特别好,刚进村就碰见一对遛弯回家的老爷爷老奶奶,二老都是村里的本地居民。从他们口中得知:
1.新建村听起来像是只一个村子,但其实下面还有四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都单设一个村委会,后来我们从村里逛也是着实感受到了新建村之大。先不说村里里面的居住区,单从村口的牌坊走到村里的居民区首先要就要走过一条二三百米长的商业街,街两旁都是各色商店、饭馆(当然全部都是违建),眼见这琳琅满目的商铺,就不难想象火灾发生前村子里得住了多少人,令人有种走进某个小县城商业街的错觉,与其说新建村是个村子,倒不如说是依托服装业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服装小镇”。居住区一般都是二层小楼(当然也是违建),一楼是对外出租的商业门脸(小的服装作坊居多),二楼则住人。
2.解放前原没有新建村,新建村是因军垦需要而设立的,所以面积比一般的村都大不少。新建村原属大兴区金星乡,2000年,大兴区政府推行“合乡并镇”,金星乡和西红门镇合并,这就是新建村目前隶属于西红门镇的渊源。而这,据我的理解,也是新建村发展的转折点。合并之后的西红门镇开始招商引资,设立了西红门产业园区,新建村正在该园区内(也是奇葩,园中村不多见吧)。服装厂进驻后,外来务工人员纷至沓来,厂区附近的新建村于是迅速发展了起来。
3.新建村违建建筑多。进村之后二三百米长的商业街两旁全是违建。距老爷爷介绍,村里第一座违建建筑,是时任村主任盖的,就在村门口(已经被全部推到,成了残垣)。看上去至少也是个二层小楼,这个村主任靠租金捞了多少钱呢?我不得不陷入了沉思。所以严格说来,包括这次火灾的聚福缘在内都是违建建筑,而这个头开自新建村的老村主任。听说后来村领导们纷纷效仿,盖起了一座座小房,月月收租金,当起了地主。村民们见村干部都这么干也就毫无顾忌了,这才有了新建村违建建筑横行的现象。而这个违建建筑狂热终止于2010年,上边发通知严令禁止,这之后没有盖新的违建建筑了。可之前的违建呢,也没有强制性地来拆,就这么耗到了火灾前。
四、村里还有人吗?
虽然对这次疏散人口的力度有着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到了现场还是有点意外。村口原本最显眼的几座商业建筑(就是老村主任盖的)仅剩下了断壁残垣。往里走,商业街的店铺全都人去楼空,街上的路灯也基本全不开了,我们只能是抹黑前行。一路上只见到了稀稀落落的几个行人。进入居住区后,同样是大门紧闭,人去楼空。外来务工人员搬走时无法带走的废品遗落在路上,满是一番凄凉景象,像是进入了一座死城。老爷爷告诉我,现在村子里面基本只剩下本地村民了,外地人基本全部在火灾发生后两天内搬走了。这个以外来人口为主的小村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五、下一步会怎样?
老爷爷告诉我们,因违建建筑太多了,目前政府计划是要分两步(先商业街、后居住区)将新建村全部拆掉,在原址上盖回迁房,安置本地村民。我转眼一想,就安慰他说这是好事儿啊,住进楼房有暖气冬天就不用烧煤挨冻了。老爷爷还是老司机,还是对回迁房的建设质量不放心。我笑着说,您放心,这回估计是没有(不敢再有)问题了。
![]() |
村民日常买药看病的社区卫生室照常开放 |
![]() |
硕果仅存的一家超市已停业 |
![]() |
老村主任盖的违建已经被拆,不远处就是灯火通明的服装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