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的幼儿园
最近几天,“幼儿园”成了热门话题。 小鸟一向是不热衷于追热点的,但作为一个妈妈,尤其孩子正在幼儿园阶段的妈妈,这次不可能不高度关注。 前不久,小鸟宝贝所在的幼儿园,也是当地一所知名的“高贵”幼儿园,才出现过严重的食品问题。 当时,妈妈们义愤填膺,想着各种办法,提出抗议。 幼儿园方很快给出了整改措施,虽然差强人意,大家渐渐也偃旗息鼓,没有反应,毕竟孩子还是要上学呀。 上周初,幼儿园举办“半日家长开放日活动”。 “半日开放活动”是幼儿园每个学期末都有的项目,目的是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亲自看看宝贝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小鸟的宝贝已经上大班了,今年却是小鸟第一次参加幼儿园的活动。 小鸟欢欢喜喜、激动万分地去了幼儿园,结果,才待了半小时,一颗玻璃心就有些受伤了。 宝贝的幼儿园里有3个老师,一个90后的小姑娘是班主任,一个90后的辅导老师,还有一个生活老师。 生活老师主要负责小朋友一日三餐和睡觉相关的工作。 那其余的工作,教学、纪律、喝水、尿尿等,主要就靠两个90后小姑娘来管理。 一个班多少小朋友呢,41个。 老师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她们最要紧的工作还是,怎么能让所有的小朋友们都听从指挥。 什么时候安静、什么时候坐好、什么时候洗手、什么时候尿尿等等。 那必然需要采取一些控制方法呢,比如用一些话语指令: 老师喊,“小手背背后。” 小朋友们齐声应和,“我就背背后。”一边喊,一边把手背在背后。 这些是可爱的指令。 再辅助一些工具呢,敲手鼓。 敲一下,安静。 敲一下,转椅子。 再敲一下,趴在桌子上。 可以看出来,大班的小朋友大体已经被驯化得很乖巧了。 喝水尿尿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会很自觉地起身,放好小板凳、排队、尿尿、洗手、拿杯子、接水、喝水、洗被子、放杯子。 尿完尿、喝完水,坐好在小板凳上,老师问,你们回家都学会塞裤子了吗? 小朋友们又齐声大喊,学会了! 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突然,孩子们纷纷开始脱裤子,以展示自己掌握了塞裤子的本领-------“把上衣塞进裤子里”。 当我看见自己的宝贝当着所有的小朋友,还有一旁站着围观的爸爸妈妈们的面,把裤子脱下来时,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虽然裤子里面还有衬裤,但这样一个举动,却让我有些胆战心惊。 围观的家长们观看了一会,也有些泄气了。 有的还继续站着围观,有的开始三三两两聊着天,有的干脆靠在一旁的小床上玩起了手机。 我身后的一个妈妈小声嘀咕,“感觉说不出来的别扭。” 还有个奶奶苦涩地嬉笑说,“怎么感觉像传销组织呀。” 又想起,前几天,宝贝在家拉便便时无意说的一句话,“妈妈,我在幼儿园不拉便便。” “为什么呀。”我奇怪地问。 “因为老师问会不会擦屁股,小朋友们都说会,我不会,怕老师批评,所以我不敢拉便便。” “那想拉了怎么办呢?” “我就忍着呗。” 我只好一边给她做心理疏导,一边再教她擦屁屁的方法。 上周四,黑心幼儿园事件爆发。 闺蜜群、同事群、妈妈群集体热议,纷纷痛骂。 当然,妈妈群里讨论最是热烈。 热度从周四延续至周五。 “我就不信,家长们团结起来,还能打不过他们。”有人义愤填膺。 “最后肯定又是不了了之,闹事的先协商,可以给钱或者优待,不行就施压,总之,会息事宁人。”有悲观者已经预测出结局。 “如果用钱可以收买,这些人也枉做父母了。”有人感慨。 “我好想变身超人。”有人幻想。 “就等着看结果吧。”有人准备默默静观。 “天子脚下,都能发生这种事儿,脑补一下,偏远的留守儿童呢?”有人仿佛看尽了世态炎凉。 越说越泄气,大家开始沉默了。 过了十分钟。 “XX按摩仪降价了,赶紧抢。” “今天黑五。” 终于,话题开始转移了,从“黑心幼儿园”转至“黑五大血拼”。 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 扫了一眼妈妈群。 “我儿子说,今天在学校看战狼2了。” “我家说,周三看愤怒的小鸟电影了。” “我家说,前几天看功夫熊猫了。” 这就是我们期待的幼儿启蒙教育吗? 沉默了片刻。 我忍不住把这几天头脑里闪现的一个想法发出来。 “我们这三线城市,一个小孩,一年学费2万,3个小孩一年就是6万,5个小孩就是10万。如果3个或者5个家庭请一个老师,进行幼儿教育,大家觉得可行吗?” “私塾?”有妈妈调侃回应。 “类似以前的私塾,同时也解决了一些妈妈的工作问题,比如群里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全职妈妈,还不如把这些妈妈资源利用起来。”我说。 ” 我所知道的,群里有不少优秀的妈妈,为了照顾孩子,放弃了工作。 有的完全牺牲自我,把整颗心都放在孩子身上;有的呢,则一边带带孩子,一边搞搞微商,卖卖衣服、卖卖化妆品;还有的妈妈,干脆开个小店。 “现在搞教育的人都是不懂教育的,特别是学前教育。”有位妈妈黯然感慨。 这位妈妈,我是有些了解的,某师范大学毕业的硕士生,为了照顾孩子,辞了工作。 前几年,孩子小,在家当全职太太,现在孩子大一点了,竟然学起了推拿,开了个中医推拿馆。 明明长着一张老师脸,一双拿粉笔的手,偏偏被迫学做生意人,干起体力活。
到底是社会人!
想要改变这个社会,只能是个笑话,被这个社会再造的人,则比比皆是。 “我想大声地告诉全世界,今天,我交给你们一个小孩,他还不知道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颖悟的小男孩,多年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我忍不住把一个朋友刚刚写的一段话,发了出来。 这是她的心声,大概也是所有妈妈的心声。 “现在最好不要上小班,直接上中班,孩子大一点,什么都会说了。”有妈妈想出好的建议。 “现在不要求吃的好、学的好,能不虐待孩子就是好的了。”有妈妈胆战心惊地说。 “那我们送小孩到幼儿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忍不住抛出一个问题。 “是的,现在怎么就变成这样了。”一个妈妈苦笑。 星期六,黑心幼儿园的处理进展通报出来了。 妈妈群里,有人转发了通报内容。 群里很平静。 还能说什么呢? 还有什么可说呢? 想起,前几天在朋友圈疯狂转发的,老舍的《我的理想家庭》,里面对家的期待,很朴实、很美好:七间小房、一个大院、一妻、一对儿女。 此刻,我的脑海里,也在幻想有一所理想的幼儿园。 我理想的幼儿园,不用太大、不用很知名、也不用很漂亮,有四间小房即可,一间大一点,用作教室,里面两张长课桌,两条宽宽的长椅。 课桌的正前方有一个大一点的黑板,够写几个字,画一些简单的画。 沿着书房的墙是一整排的书柜,书柜里是五颜六色的绘本、童话书籍、诗歌。 在朝南的墙角,留出一块休闲区,地上铺上软软的垫子,在这里可以席地而坐,或看书、或游戏。 一间小房,用作孩子们的午休室,够摆五、六张小床即可。 此外是一间厨房,一个厕所。 幼儿园外有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一棵大树,最好是一颗茂密的香樟树,树下挂着一个彩色的轮胎秋千。 幼儿园里不要园长,只需要一个老师,一个奶奶,再收上三个、或是五个,至多六个小孩。 老师可以是某个小孩的妈妈,奶奶也可以是某个孩子的奶奶。 老师和奶奶最好朴素一些,可以糊涂一点、贪玩一点,有一颗友善、真诚的心是顶重要的。 奶奶负责烧饭、铺床、帮忙照看一下小孩;老师负责孩子的学习和玩乐。 上午,一半的时间,老师或许会教他们背上一首唐诗;一半的时间,或许会讲一两个童话故事。 晴天的时候,一定会带他们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做游戏,也许赢的小孩背诗,也许输的小孩讲故事。 小女孩们可以轮流玩一会儿荡秋千,男孩子们有使不完的力气,或许会让他们帮忙松松院子的泥土。 下午,老师或许会教教英文;或许,会教上一首儿歌,或是童谣;或许,还会教孩子们玩数字游戏。 春天的时候,或许,会和孩子们一起在院子的墙角洒一些种子,期待哪一天悄悄地冒出一棵嫩芽儿。 夏天的时候,或许,会带他们去池塘边欣赏一下荷花,顺便找一找有没有淘气的青蛙。 秋天的时候,或许,会带他们收集漂亮的树叶,做成可爱的动物图案,挂在教室里。 冬天的时候,一定会带他们去堆雪人、打雪仗。 我理想的幼儿园,可以是在城市,可以在乡村。 无论怎样,在这里,孩子更像是孩子,是一群健康的、快乐的、天真的、自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