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就三获奥斯卡提名,她是等待封后的少女
“我们害怕前途的未知,我们害怕自己不会被爱,
害怕不被人喜欢,害怕不会成功……”
2017-18颁奖季最高口碑、最走心的影片:
《伯德小姐》

现在评估一部电影的好坏,总离不开烂番茄口碑。高分影片很多,而这部《伯德小姐》在烂番茄保持着连续170鲜的100%好评,这个成绩史上第一,超越了古今中外的所有影片。毫不夸张地说,这部作品无疑是颁奖季最热门的独立电影。


Saoirse Ronan扮演的女主角Christine McPherson顶着一头耀眼的红发,性格刚烈带点儿野生小动物一样的毁灭性,自称“伯德小姐”的她,每天都在与无聊的生活、教条的学校和自己固执而毒舌的老妈奋力较着劲……

“我讨厌加州,我想去东海岸。”
“你去上社区大学就可以了。”
她一心渴望突破束缚,想远走他乡,到人文气息浓厚的纽约活出个真我。母亲当然不认同。

走过的人都知道,青春期就像害了一场大病,找不到病根儿,但就是知道一切都不对劲儿。焦虑与不安一定不会放过年轻的心。

妈妈对伯德小姐说,我想要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万一这就是我最好的自己呢?”

在她与母亲又爱又虐的过程中,心中真正的爱和恐惧,也像擦掉了氧化层的银器一样,发出了光。
“你们两个都是个性很强的人。”
“你可以变得又暖又可怕,就像你妈妈那样。”

电影中有这么有趣的一幕:母女俩去二手店买衣服,边挑边斗嘴,但当妈妈给伯德小姐选出来一条她喜欢的粉裙子时,母女俩瞬间和好了……

导演Greta Gerwig说,这就是她想讲述的母女关系——吵得激烈却爱得纯粹。

《伯德小姐》是Greta Gerwig的导演处女作,原来也是女演员的她一直坚持写故事,希望有天实现自己的导演梦。这部处女作不仅让她梦变现实,收获到的赞美更是逆天——
“我爱这部电影,我只想一遍又一遍地看”
“最好的成长电影”
“《母女情深》(1983)之后最棒的母女电影”
“你没有办法不爱《伯德小姐》”

与Saoirse Ronan相识,是在2015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上,当时Saoirse带着电影《布鲁克林》去参展,而Greta一直想找一位能力与才华独特融合的女演员来演《伯德小姐》,二人在酒店通读了剧本,当时Greta就知道没有Saoirse她拍不了这部电影。

于是两个年轻漂亮、前途无量的姑娘,不仅联手完成了这部非常具有Girl Power的杰出电影,更敲响了奥斯卡的大门,成为第90届奥斯卡电影金像奖的夺奖大热门。
颁奖季另一部大热作品《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男主角Timothée Chalamet也在这部电影中出演,并与Saoirse有着精彩的对手戏
Greta说:“Saoirse Ronan感情之丰富,你看着她的双眼就能感觉到”。她用一双带有魔力的眼睛,一次次将故事讲出另一番天地,它灰蓝、沉静、脆弱、藏有秘密,而又充满了洞悉和审视。


这样的一朵在好莱坞备受瞩目的小花,就像法国女作家萨冈在《你好,忧愁》里塑造的那个女孩:自由自在地思想,自由自在地瞎想,自由自在地少想,自由自在地选择我自己的生活,选择我自身。我仅仅是一块可塑的面团,只不过它拒绝任何模子而已。
哥谭独立电影奖刚刚落下帷幕,这是颁奖季的第一个重头奖项,Saoirse Ronan凭借《伯德小姐》一举拿下了最佳女主角,毫无疑问,奥斯卡影后的提名也一定会有她的一席之地。

Saoirse Ronan说自己最在意的就是每次都要干点不同的事情。她确实说到做到,在叛逆少女《伯德小姐》之前,她上一次最接近奥斯卡的时刻是2015年,她在电影《布鲁克林》中扮演从爱尔兰小镇只身前往纽约布鲁克林闯荡的女孩Eilis,这个角色得到了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和第73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Eilis一定程度上就像Saoirse的自我投射,为了电影事业,她也曾独自搬到伦敦和纽约生活。影片中,她第一次用了自己的爱尔兰乡音来进行表演(生在纽约,父母是爱尔兰人),更笼上了一层思乡的薄雾。“当你第一次离开家,家乡一时回不去了,在异乡又不能安定下来。那种漂浮般的失落不安和脆弱感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罕见的一部我在每天收工之后还不能走出角色情绪的片子。”

正是这样亲近的心理体验,让Saoirse很好地诠释了Eilis在剧中的蜕变——
从初到纽约时,眼神中闪烁着胆怯不安,到逐渐融入大都市的努力学习和工作,Eilis的女性魅力在不断苏醒和爆发,发展到最后,她从家乡古板刻薄的风气中奋力挣脱,勇敢自主地选择生活、选择爱……

这个靠自己在异乡打出一番天地,穿上了漂亮裙子的姑娘,昂首阔步地走进了每个观众的心,背井离乡、独自奋斗又如何,时间和努力会创造奇迹,让每个失落的灵魂找到归宿,实现期许。

现实中的Saoirse是童星出身,爸爸是著名演员Paul Ronan。她说:“我从来都不想做一个童星,童星在一个不切实际的世界里长大,我想要一种真实的体验。”

《情不自禁爱上你》(2007)是Saoirse的银幕处女作,她在片中扮演Michelle Pfeiffer的女儿,一个总是语出惊人的早熟少女
这位向往真实的小童星,第一次被奥斯卡认可是在2007年。那年,12岁的Saoirse参演了由Joe Wright导演、Keira Knightley和一美James McAvoy主演的电影《赎罪》。

在这个虐心的爱情故事中,她扮演的早熟少女Briony因误会了仆人的儿子Robbie,做出了错证,一念之差导致了自己的姐姐Cecilia与爱人Robbie从此天各一方,一生无法相伴的凄惨结果(海报中已经给出暗示)……

Briony这个角色承担着错误的起因。十几岁,正是少女敏感、傲慢又严肃的年龄,她对成人世界充满了窥探欲,兼具着嫌弃的排斥。

在观察自己暗恋的Robbie与姐姐互动时,她藏着的是心中的嫉妒、自卑和愤怒,显露的是少女的“正义感”和道德审判,那些是让观众萌生痛苦的恨意;

而当她一身白衣,为了博得Robbie的关注而跃入池塘,被心爱之人救上岸之后,满脸的欣喜和委屈,又让观众不禁矛盾地产生了怜爱之情。
Saoirse用她的眼神和呼吸传达出了这些复杂的情绪,“表演就是想象你自己是那个人,她的性格并非卑劣,她只是困惑,她被自己的内疚深深折磨。”

相比苦情苦命的男女主角,Briony这个角色丰富了电影的情感层次,更加引申出《赎罪》关于人性的思考。

13岁就得到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有多少演员能在演艺生涯开始的第一年就得到这样的认可?
导演Joe Wright后来形容Saoirse是一个“聪明过头的小姑娘”,而这位导演对于自己喜欢的女演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拼命拍她,在邀请她参演《安娜·卡列尼娜》未果之后,2011年Joe Wright拍了影片《汉娜》,Saoirse担当女主角。


这部悬疑动作片,不仅展示了Saoirse利索的身手,更大量地拍摄了她魔力蓝眼睛的特写,可见导演的“迷叔”指数。

《汉娜》中16岁的Saoirse与“大魔王”Cate Blanchett文戏、武戏一齐飚,演技却丝毫不显稚嫩。戏里两个人互相厮杀,戏外却结下跨越年龄的情谊。


在去年的第27届棕榈泉国际电影节上,大魔王在致辞时对给她颁奖的Saoirse妹子直接表白:
“你有着惊人的才华,这五年来我看着你作为一个女演员成长,尤其是《布鲁克林》,这部作品太杰出了!在这个行业里,只有非常少的演员可以完成从一个儿童表演者到卓越、成熟演员的转变,我和丈夫一起看的《布鲁克林》,它让我想起了我们结婚的初心;我又和我的孩子们一起看了一遍,这部作品又突然变得充满了乡愁……好了,现在你可以下台了,你年轻貌美又有才,摄像机一直只切镜头给你。” 不止大魔王的认可,演技逆天、一路开挂的Saoirse在与大牌演员的合作中从不逊色,并且能恰到好处地解开角色的密码,创造出好的戏剧效果。
2009年她主演电影《可爱的骨头》,在这部用奇幻手法展现凶案发生后,当事家庭如何修复内心创伤的电影中,她扮演纯真的被害少女苏茜,与Mark Wahlberg与Rachel Weisz扮演的父母上演了一出温情又悲伤的故事。


2014年,导演Wes Anderson的杰作《布达佩斯大饭店》问世。在这部由Ralph Fiennes、Adrien Brody、Edward Norton、Tilda Swinton等这个星球最会演戏的人类同框构筑的光怪陆离中,Saoirse饰演的清纯甜品店女孩Agatha,凭借“单纯一定赢”的美好力量脱颖而出,与呆萌小门童Tony Revolori,上演了一段充满了粉色情怀的爱情小品。两人在甜品盒子堆里相拥的画面,像糖浆色的夕阳一样,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美好的回忆。

脸上带着海马状红色伤疤的Saoirse奉上的杰出表演,令甜品少女灵气的形象跃然屏幕,在大群戏中别具一格。

电影的最后,老去的门童对已逝多年的爱人依然有着无限追忆,而正因甜品少女的形象真实而扎实,才令《布达佩斯大饭店》结束得更加动人。

而今年备受瞩目的动画传记电影《挚爱梵高》又是一部冲击美学的巅峰之作。电影的拍摄手法具有开创性,是史上第一部完全以油画为单帧画面制作而成的动画长片。

电影先以真人演员还原梵高画作的实景,进行绿幕拍摄后转成CG动画,然后由来自全球15个国家的120多名画师进行绘画,他们之中最年轻的21岁,最年长的有63岁。影片每一秒的画面,由12幅手绘油画叠加构成,全片共使用了超过65000幅油画作品,形成了奇异的“梵高式”视觉效果。

在影片呈现的100多幅梵高画作中,Saoirse以几近纯真的特质,以及“毫无PS痕迹”的神态和身形,走进画布中的世界,还原了《Marguerite Gachet》这幅作品。



英国著名女演员艾玛·汤普森曾经建议Saoirse,要演一个普通人,就要过普通人的生活。Saoirse听了也做了,“虽然痛恨付账单、洗衣服这种事,但你还是得去做,这就是生活,能够走在大街上、去酒吧、打出租,我感觉很好。”
“接地气”的Saoirse从生活中吸取了无限的灵感,加上漂亮的蓝眼睛和表演天赋,为角色注入了魔力原液,让她扮演的那些可人疼的女孩形象在大银幕上活灵活现。
在最近《好莱坞报道者》奥斯卡颁奖季女演员圆桌会议上,她与大表姐Jennifer Lawrence、Jessica Chastain、Allison Janney、Mary J. Blige以及上届奥斯卡最佳女主石头姐Emma Stone共同登上了杂志封面,按照以往杂志提名命中率68%的概率,Saoirse封后也许已并不遥远了。

她说,只要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和直觉,就会收获很多的快乐。
Saoirse Ronan一路从最讨人喜欢的小童星,长成了最受瞩目的新生代女演员,愈发成熟、笃定、熠熠发光。
希望她的未来,就像萨冈书里写的那样:我们一辈子跳舞,我们是那类人,跳舞的人。
撰文:盆景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