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书摘
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1.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
2.其实,我们真心去爱某个人,是因为我们自己需要去爱别人;我们生儿育女,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要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是因为我们渴望自己成为充满爱心的父母。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而并非纯粹的自我牺牲。
3.导致消极性依赖的根源是缺乏真正的爱。患者由于在童年时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终日与孤独和空虚为伴,所以,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得到别人的爱。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曾经提到过,童年时得到自己父母持续关爱的孩子,成年后就懂得珍惜自己,并坚信自己是值得爱的,是有价值的。他们相信只要坚持真实的自己,就能够得到别人的爱。而在缺少爱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内心始终缺乏安全感,在他们心中,世界无情而混乱,别人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深深的怀疑,因此,一旦抓住一个人,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不顾一切地寻求他人的爱和关注。他们尽可能维系同别人的情感关系,宁愿牺牲对方的独立和自由,这样一来,更容易是彼此的关系出现障碍。
4.勇气,并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时能够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
5少年时代,我喜欢美国诗人布拉兹特里特的宗教诗。谈到夫妻关系,她的一句诗让我尤其感动,那就是“合而为一,我将一生感激”。但到了成年以后,我才渐渐意识到,夫妻双方只有更加独立,保持各自的情操和特性,而不是合而为一,才能使婚姻生活更为美满。
6.是的,我们身上却有一种原罪:懒惰。人人都有一种原罪,包括婴儿、儿童、少年、成年人和老者,包括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包括健康人和残疾人。也许有些人不算过分懒惰,但在本质上,所有的人都是懒惰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管我们精力多么旺盛,野心多么炽烈,智慧多么过人,只要深入反省,就会发现自身懒惰的一面,它是我们心中熵的力量。在心灵进化的过程中,它始终与我们对抗,阻止我们的心智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