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阳光灿烂的日子》拍摄地
那时候永远阳光灿烂。我很想把逝去的变成永恒,和电影一起回到那段几乎已经忘却的日子。但生活告诉我,我必须长大。
《诞生:一部电影的诞生》 —— 姜文/等著

大学毕业下学期,我一遍又一遍地重看《阳光灿烂的日子》。夏天临近,空气开始躁动,又是夏天,好像故事总发生在夏天。在学生时代行将走到尽头之前,我有了走访《阳光灿烂的日子》拍摄地的计划,我明白毕业后离开北京,陷入工作的泥流,今后怕是不会再有这种冲动,强烈的冲动。我实在爱这部电影。
从知行楼下买了副北京地图,忙乱的毕业季使得校园有种别样滋味,而此刻我仿佛有种使命感,她驱使着我去探访、去追寻被刻进时光的电影场景。
地图经过一番圈点之后,我决定从最远的卢沟桥开始寻找。卢沟桥北面的铁道桥,“茬架”这场戏便发生在此。

本以为从卢沟桥径直穿过便可到达铁道桥,但景区封闭管理,完全无法到达不远的北面。无奈,只得从景区折返,沿着目标方向的公路,一路疾行。公路左边是堤岸和树林,完全看不到铁道桥位置,估摸着差不多时我便翻过栅栏,双脚跳下时震得生疼,落地后像个亡命之徒慌忙逃窜,奔赴目标。
翻上堤坝,水库已然干枯,视野也变得开阔。从堤坝下到铁道桥底,我见到了电影中的场景,兴奋得难以抑制。在这无人之地,二十多年前有部伟大的电影在这拍摄,从茬架的场面就不难想象当时的热闹,尽管如今只剩下夏日疯狂生长的杂草。


巧合的是,火车经过发出轰隆的声响,让我不禁想起电影中的场景,抬头看看铁道也还是原来模样。

往回返的路上,我顺道去了总后大院,电影开头部分便在此拍摄。
当然,军事管理区不能随意进入,来此之前我抱着试探心。诚恳表明来意后,我答应拍完照立马出来,绝不逗留或有其他企图。得知门卫哨兵是地方大学生入伍,他理解此行对我的意义,便网开一面让我有幸进到大院。



第三站是段祺瑞执政府旧址,这里是米兰的家,电影中很多场景在此拍摄。
可惜一进到大院,眼前的一切让我瞬间冰凉,旧址正在修缮,外面全被蓝色铁皮围住。我失望但却不甘心。我知道要想拍到电影原取景角度已不可能,但希望能进到里面,屋内也有不少场景。去到旁边临时搭建的施工场地询问,得知是旧址百年大修,工期不定,表明来意问能否进去,无计可施的同时也是不想留遗憾。在联系相关负责人后,我写下保证书,倘若发生安全问题一切由我承担,这才得以跟随一名工作人员进到楼内。










工作人员对我额外照顾,随时提醒我注意安全,我也有幸能登上屋顶,想象着马猴“热铁皮屋顶上的猫”般的心情,在西沉的余晖中来回游荡,那一刻我此生难忘。
“我终日游荡在这栋楼的周围,像只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焦躁不安地守侯着画中人的出现。她像一个幽灵,来无影去无踪,只有我的感觉和嗅觉里留下的一些痕迹和芳香,能证实她的存在,我延长了守侯的时间,甚至披星戴月,仍旧一无所获。 ”




第四站东四六条,《国际歌》旋律响起,拍砖头的地方。
有些地方已经很难找到,时代的巨变让人难以辨认电影中的场景。就像影片结尾转为黑白一样,发展把旧时代撕裂得面目全非,四九城不再依旧。


北新仓胡同离东四不远,米兰第一次来就迷路的地方,是我走访的第五站。
墙外的大字与入口的五角星早已消失,古伦木这个人物却难以忘记,这里是他的“主战场”。





陆军总医院离胡同也不远,马小军妈妈就是在这“一怒之下”生下了她第二个孩子,这自然跟他吹破的“气球”脱不了关系。
门前车辆停放太多,好在主楼变化不大,拍摄角度自然也好找。不一会儿楼内又出来陆军哨兵,质问我这个可疑分子,无奈只得“落荒而逃”。



恭王府是他们集会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抽烟、演“瓦西里”、爬大烟囱,这里是电影重要的取景地。
庆幸的是,电影中很多场景都保持原样,成为景区能得到更好的维护和修缮。然而大烟囱却再也找不见了,景区工作人员对我的问题同样摇头。其实我也知道寻找无望,这偌大的北京城区,哪里还容得下旧时代的烟囱。可马小军的勇敢,在心爱女生面前的逞能,以及那灰头土脸的大白牙傻笑,却被电影刻进了胶片。








利玛窦墓,马小军开始追寻米兰踪迹的地方。被教训得只好假装哭鼻子,随意扯上一根皮带,急忙追寻,无果。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间奏曲响起,故事将发生在夏天。



北京展览馆与莫斯科餐厅,两地相隔很近。“晚上,我们奔了老莫。”老莫门口依然卖着大列巴,阿姨对我的无故造访也很大方,俄式餐厅内除了大团结的民族画,没有过多变化。










其他拍摄地,天安门辉煌依旧;北京101中学,学习区禁止进入,冯小刚上课的教室不知是否还在;马小军猴屁股似的脸蛋夹道欢迎那出戏,可能拍摄于故宫红墙外,但有人说是景山外拍的,是当时的临时演员,以至于我绕着景山外走了一圈,苦寻无果,树的形状仍有些不合,算是此行的遗憾。



我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喜欢电影昏黄的色调,尽管她有缺陷,但并不妨碍或消减我的喜欢。走访拍摄地时,我总想起电影中的场景,想象这部电影诞生的不易,正如姜文书中写到的。我明白还有一些地方没能去到,今后怕是再也不会去寻访,但对电影的爱是不会消减的,一如开始那样。
电影使生活得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