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猕猴、刻刀和信息亭—第四届互联网大会前瞻
大约2300年前,战国末期一位伟大的先贤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卫国人宣称可以在荆棘的尖刺上雕刻出猕猴,超出于现实接近于神迹,于是他得到了燕王“五乘之奉”的待遇。但国王必须要半年斋戒、不入后宫然后在雨停日出半明半暗时才能看到,猕猴尽管国王没看到,但仍不妨碍卫国人享受锦衣玉食。宫内铁匠提醒国王 “雕刻必用刀,而刀更小。”即“所削大于削”也,国王得到卫人确认雕刻需要用刀并想看到刀,卫人说回家拿,然后,然后就失联了(1)。
495年前,麦哲伦船队环绕地球,世界在地理上连接到了一起, 35年前信息技术的一种--互联网出现,世界以更方便、高效的方式连接在了一起,在底层的通信、存储等技术的进步以及硬件、软件方面杰出人员的努力下,让普通民众连接和认知着世界,同时也影响着现实世界。麦哲伦绕过了美洲最南端的海峡,信息的呈现就是一句话,说出、写出及宣传出这段话是易如反掌的,但做到呢?因为信息的容易性、虚拟性,更因为少部分互联网从业人员想凸显互联网重要的需求,于是某些思想上的巨人开始走得更远并在科技文化缺乏(2)的媒体贬他扬己的推波助澜下,出现了各个版本超越现实而近乎于神迹的荆棘猕猴,这几年的几只举例如下:
没有互联网,人类就鸿雁传书、烽火传信;
没有大数据,人类不会统计分析、运筹帷幄;
没有了云,人类还在结绳记事和汗牛充栋……
而这些近乎神迹的猕猴在这些思想巨人的运作之下,很多都选择在乌镇,这个以互联网小镇命名的地方登堂入室,本着对这些神迹诞生之地的好奇(3),非景仰,路过这座小镇时看到了这个大概三人多宽、一人多高的神器,把网上宣传及实拍拼接了下:
先不去探究把信息技术之一、附着于具体产品及服务的互联网如此推崇,不是看重啊,是否是一叶障目、本末倒置,至少在现在这个可以在荆棘尖刺上雕刻出猕猴的工业时代,在互联网大会之前就已经广泛运用的移动互联技术,在2014年年末,我相信肯定有比这个神器更高效、更经济、更方便地在互联网上展示这个互联网小镇的各种可以使用的刻刀,而且是现成的。
以叫“人工智能”的猕猴为例,就现有的技术手段而言,其核心还是IF“血战有人唱歌五六条”THEN“不打四七条”(4)的条件判断语句,和人设置规则有确定结果的算法。它和工程、电学等相结合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但现在你如果不叫“机器人”肯定不好意思出门;它在信息应用方面是输出所输入条件的关联、判断结果,但如果不叫AI你就没有Bigger;或者干脆就High上去,装个芯片、开个USB口、连个APP的啥就叫“智能XX”。它的基础、存在、运行条件还是在人类所认知的知识和现实世界之中,并按照人类所设立的规则有着边界,它的目的是减轻人类工作强度、提高人类的效率和品质,它还是服务于人类的一门软科学。在没有和能源、生物、材料、物理、化学、医疗……等更多的科学技术充分结合之前,它还会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所以,对于那些散布人类被灭绝未来恐慌,或灌人类只要混吃等死、繁衍生息迷魂汤,实则在兜售他们自己的产品与服务的卫国人,就刻刀,咱就可以问如下非常好懂的简单问题:
1、人工智能如何存在?
2、人工智能如何认知?
3、人工智能如何运行?
大概175年前,西方北欧一个小国的文学家讲述了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有两个比卫国人更有心机的人,他们宣称能织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布,而且这个布有一个特点---就是任何极度不称职和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是看不见的。目前,我国互联网的底层程序设计语言来自于西方,不知道中国某些互联网的从业者是不是接受这些语言的同时也接受了这种心机,在科技文化缺乏的现在,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放大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凸显布的美丽和猕猴的神迹并宣称可以解决这种不满,再通过专家、媒体、网络连篇累牍地鼓吹,并且给有一丁点质疑和看不见美丽、神迹的人扣上比“不称职、愚蠢”还厉害的“落后、垄断、腐朽……”的帽子,然后再你生产我仿造、你销售我低价、你低价我免费、你免费我补贴式地生长,最后一枝独大和割韭菜,法克奥夫!看看如下咱们听到的猕猴和应该看到的刻刀:
阿里:没有难做的生意;生意的刻刀:诚实信用、等价有偿,
百度:无人驾驶;交通的刻刀:安全、合法,
小米:黑科技;智能手机的刻刀:硬件、系统、连接,
共享XX:你的就是我的,租赁的刻刀:共享权利及义务
……
1405年、江苏太仓,在哥伦布从巴罗斯出发之前87年、在麦哲伦从桑卢卡尔出发之前114年、在张骞从长安出发之后1542年,一支规模远远超出哥伦布、麦哲伦的舰队出发开始了七下西洋之路,规模空前但没有后继如潮的薪火相传,也没有生根发芽和开枝散叶的扩张,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下西洋它只满足了少部分人需求,而没有为社会各阶层带来切实的利益和幸福,没有演变成大航海,大航海和之后的工业革命,让西方站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不能不说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缺憾。
之所以在这里提出这个遗憾,是因为地理上连接了世界的大航海和信息上连接了世界的互联网在17年前被那些当时的卫国人相提并论,而在这个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这些历史经验能为我们如何使用信息上连接着世界的互联网提供指导和参考,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刻刀---在无空间地域限制的公开环境下,面向广大民众建立公平的规则和环境,在以《电子商务法》为例的国家构建的法制环境和即将投入使用的5G运行环境下,数据指标化产品与服务体系,信息流融合业务流,实现合法合规而又高效的客户-企业权利义务互动,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所谓优势商业文化,和所在行业上下游形成闭合的客户价值提升链条,为大家带来价值、为公司带来价值、为社会带来价值。
其实距离乌镇约两小时车程的一个湖畔的一艘小船更有意义,那艘小船及随之而发生的历史和故事远比乌镇上的某些荆棘猕猴更为意义重大和值得学习。
附件:第一届互联网大会后记《诸神的黄昏》
2017年12月1日
注1:荆棘猕猴出自《韩非子》,这位先贤提出的重法制、讲求实际、因时而化、致力富强的理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守法的观念不是外国人倡议的,韩非子早已呼吁了两千多年,而在韩非身后的一千七百多年之后,西方才出现了相近的学说——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
2:科技文化,是指以描述科学技术对人类带来影响的文学、电影、电视剧等文化艺术作品,它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引起普通民众的共鸣,促使人对深奥的科技产生兴趣和进而的探索。我国出现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但是缺乏面向普通民众的科技文化,以至于互联网这种应用科技都经常被当成基础科技。
3:大约2003年时就有携程之类的互联网公司提出要颠覆当时我供职的航空公司,恰好本人当时在和中航信构建团队电子客票及交易系统,对于当时那些自比为科尔特斯、皮萨罗征服者把我们比喻为印加人的互联网弄潮儿,本人又去了解了大航海(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过了十几年发觉这些人叫嚷得厉害了,手段也更龌龊了。
4:先进的信息手段往往被首先运用于某些不那么光彩的行业,但如果某人工智能公司运用于股市,设立基金并承诺保底、盈利对半,要么他们立马可以成为世界市值最大、交易额最大的公司,要么基金很快被陪光,但估计后者居多。数据积累完善、容易存在于电子数据下的股市尚且如此,更何况道路交通。
5:互联网只是信息技术之一而已,而信息技术的作用之一就是预测,贴上2015年在第一届互联网大会结束后第二届要开始前的涂鸦,现在回看下。
附录:诸神的黄昏---第一届互联网大会后记(2015.10)
在东西方先古朴素的神话体系里,神和人,是两个不同的阶层,尽管不排除人中的英雄经过奋斗成为神,那也是在身故之后。而即使人类中有大能成为英雄者和刀枪不入的神相比,也像阿克琉斯和齐格弗里德一样有着人类的弱点。有了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之后,尽管不可见的神迹无处寻觅,但不妨碍别有用心之人不断地塑造着神,究其原因呢?“什么缺,补什么”有着悠久历史透析人类生理及心理的中医如是说。
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互联网2000年在资本的助推下掀起了第一波浪潮。因为存储、计算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渗透的领域不断增加而深度也逐渐加大,信息,可以描述一切,但是本身是无色无味无形无相,它附着于具体的产品与服务之上,也因为产品/服务的增值及流通体现出了信息的价值,而信息价值的体现又取决于它和产品/服务的契合程度。在电子商务领域,互联网率先在要约发布、达成及支付方面相比200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生产、后续服务上对事物的本质并没有带来多少的提升。于是,当人类英雄的行为不能满足互联网从业者及其背后资本的快速扩张需求时,现实中无法达到成的移山填海呼风唤雨神迹,在虚拟的互联网上是无处不在的。所以,由资本的推动的乌镇互联网大会出现了,所以,这届会前会后的各种神迹也就出现了(在互联网上啊)。
在这次互联网大会及以后,各种和具体事务不怎么切合的神迹也就在互联网上大量出现,无限美好,但是随着现实的考证也逐渐接近了黄昏。而在我国缺少了管制的互联网环境,也成为了某些想焕发或者沐浴着神光,其实却干着损不足而补有余之事的神及跟随者的温床。但是信息技术连接一切,就能指导和控制一切吗?它能脱离具体事务而存在吗?也是在互联网相比于传统信息渠道更为无空间、时间限制的传播之下,这些属于神的概念发酵乃至影响到了人的正常思维。看到不等于知道,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得到,太容易获取的信息反而削弱了各行各业从业者对本行业的更为深入的提升。就信息加工和具体行为而言,一个伟人只用了一百多封电报就指挥了决定中国之命运的决战,搁现在这种信息泛滥的情况下……
以可以用互联网达成出行空间、时间要约的专车为例,生产工具并没有像珍妮纺织机对比纺织工人有革命性的进步,生产力也没有像磁悬浮或者从A到B地的空间折叠一样巨大的提升。开始阶段两家公司的入口之争,还只是发展方向上的属于人的想法。到七伤拳式的补贴,无非是人类商业行为中的不正当竞争。但是当合并之后的“创新VS守旧”、“共享VS封闭”地上升到意识形态的想焕发神光的人,就开始造神了,他们以为他们可以像北欧神话的中的瓦尔基里武神一样,飞翔在陆地和海洋的上空(当然还有资本啊)收集者各个行业的亡灵。当然,还有一帮想获得利益沐浴神光的人在不断吹捧。
但是,即使柳传志联想控股的神州、柳传志女儿主掌的滴滴或者是传说中柳传志侄女一统了这个江湖,作为运输的专车仍然要回到座公里成本及波峰波谷的价格发现上来,并且,作为公众运输事业的专车仍然要履行安全、合规及纳税的义务。也因为此,想共享神的权利却不想共享人类的义务和风险的神们及那些想沐浴神光的人们仍然因为“估值、市值”不断地塑造着神。
当估值不能变现为市值,市值不等于实质时,估计这些想沐浴神光的人比大多数人都更快地离开神而去。作为资本,概念可以作为开始,但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运营。乌镇互联网大会,属于神级概念的资本互联网即将没落,而属于人的信息技术运用还在发展。
【注释】互联网现在比2000年时更为火爆,近期翻看希腊神话及北欧神话,再联想业余时间看到的互联网消息,写出了这么一篇随笔。当奥德修斯参加了特洛伊的神、人的战争,并经历了神及人的各种考验回到了故乡伊塔克,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让那些概念和荣光归于神,去争取那些实际和胜利。
光荣属于神,胜利属于人!
海口2015年10月19日
495年前,麦哲伦船队环绕地球,世界在地理上连接到了一起, 35年前信息技术的一种--互联网出现,世界以更方便、高效的方式连接在了一起,在底层的通信、存储等技术的进步以及硬件、软件方面杰出人员的努力下,让普通民众连接和认知着世界,同时也影响着现实世界。麦哲伦绕过了美洲最南端的海峡,信息的呈现就是一句话,说出、写出及宣传出这段话是易如反掌的,但做到呢?因为信息的容易性、虚拟性,更因为少部分互联网从业人员想凸显互联网重要的需求,于是某些思想上的巨人开始走得更远并在科技文化缺乏(2)的媒体贬他扬己的推波助澜下,出现了各个版本超越现实而近乎于神迹的荆棘猕猴,这几年的几只举例如下:
没有互联网,人类就鸿雁传书、烽火传信;
没有大数据,人类不会统计分析、运筹帷幄;
没有了云,人类还在结绳记事和汗牛充栋……
而这些近乎神迹的猕猴在这些思想巨人的运作之下,很多都选择在乌镇,这个以互联网小镇命名的地方登堂入室,本着对这些神迹诞生之地的好奇(3),非景仰,路过这座小镇时看到了这个大概三人多宽、一人多高的神器,把网上宣传及实拍拼接了下:
![]() |
乌镇所见信息亭 |
先不去探究把信息技术之一、附着于具体产品及服务的互联网如此推崇,不是看重啊,是否是一叶障目、本末倒置,至少在现在这个可以在荆棘尖刺上雕刻出猕猴的工业时代,在互联网大会之前就已经广泛运用的移动互联技术,在2014年年末,我相信肯定有比这个神器更高效、更经济、更方便地在互联网上展示这个互联网小镇的各种可以使用的刻刀,而且是现成的。
以叫“人工智能”的猕猴为例,就现有的技术手段而言,其核心还是IF“血战有人唱歌五六条”THEN“不打四七条”(4)的条件判断语句,和人设置规则有确定结果的算法。它和工程、电学等相结合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但现在你如果不叫“机器人”肯定不好意思出门;它在信息应用方面是输出所输入条件的关联、判断结果,但如果不叫AI你就没有Bigger;或者干脆就High上去,装个芯片、开个USB口、连个APP的啥就叫“智能XX”。它的基础、存在、运行条件还是在人类所认知的知识和现实世界之中,并按照人类所设立的规则有着边界,它的目的是减轻人类工作强度、提高人类的效率和品质,它还是服务于人类的一门软科学。在没有和能源、生物、材料、物理、化学、医疗……等更多的科学技术充分结合之前,它还会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 |
百度陆奇的PPT |
所以,对于那些散布人类被灭绝未来恐慌,或灌人类只要混吃等死、繁衍生息迷魂汤,实则在兜售他们自己的产品与服务的卫国人,就刻刀,咱就可以问如下非常好懂的简单问题:
1、人工智能如何存在?
2、人工智能如何认知?
3、人工智能如何运行?
大概175年前,西方北欧一个小国的文学家讲述了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有两个比卫国人更有心机的人,他们宣称能织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布,而且这个布有一个特点---就是任何极度不称职和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是看不见的。目前,我国互联网的底层程序设计语言来自于西方,不知道中国某些互联网的从业者是不是接受这些语言的同时也接受了这种心机,在科技文化缺乏的现在,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放大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凸显布的美丽和猕猴的神迹并宣称可以解决这种不满,再通过专家、媒体、网络连篇累牍地鼓吹,并且给有一丁点质疑和看不见美丽、神迹的人扣上比“不称职、愚蠢”还厉害的“落后、垄断、腐朽……”的帽子,然后再你生产我仿造、你销售我低价、你低价我免费、你免费我补贴式地生长,最后一枝独大和割韭菜,法克奥夫!看看如下咱们听到的猕猴和应该看到的刻刀:
阿里:没有难做的生意;生意的刻刀:诚实信用、等价有偿,
百度:无人驾驶;交通的刻刀:安全、合法,
小米:黑科技;智能手机的刻刀:硬件、系统、连接,
共享XX:你的就是我的,租赁的刻刀:共享权利及义务
……
1405年、江苏太仓,在哥伦布从巴罗斯出发之前87年、在麦哲伦从桑卢卡尔出发之前114年、在张骞从长安出发之后1542年,一支规模远远超出哥伦布、麦哲伦的舰队出发开始了七下西洋之路,规模空前但没有后继如潮的薪火相传,也没有生根发芽和开枝散叶的扩张,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下西洋它只满足了少部分人需求,而没有为社会各阶层带来切实的利益和幸福,没有演变成大航海,大航海和之后的工业革命,让西方站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不能不说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缺憾。
![]() |
城固所拍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下西洋路线 |
之所以在这里提出这个遗憾,是因为地理上连接了世界的大航海和信息上连接了世界的互联网在17年前被那些当时的卫国人相提并论,而在这个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这些历史经验能为我们如何使用信息上连接着世界的互联网提供指导和参考,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刻刀---在无空间地域限制的公开环境下,面向广大民众建立公平的规则和环境,在以《电子商务法》为例的国家构建的法制环境和即将投入使用的5G运行环境下,数据指标化产品与服务体系,信息流融合业务流,实现合法合规而又高效的客户-企业权利义务互动,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所谓优势商业文化,和所在行业上下游形成闭合的客户价值提升链条,为大家带来价值、为公司带来价值、为社会带来价值。
其实距离乌镇约两小时车程的一个湖畔的一艘小船更有意义,那艘小船及随之而发生的历史和故事远比乌镇上的某些荆棘猕猴更为意义重大和值得学习。
附件:第一届互联网大会后记《诸神的黄昏》
2017年12月1日
注1:荆棘猕猴出自《韩非子》,这位先贤提出的重法制、讲求实际、因时而化、致力富强的理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守法的观念不是外国人倡议的,韩非子早已呼吁了两千多年,而在韩非身后的一千七百多年之后,西方才出现了相近的学说——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
2:科技文化,是指以描述科学技术对人类带来影响的文学、电影、电视剧等文化艺术作品,它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引起普通民众的共鸣,促使人对深奥的科技产生兴趣和进而的探索。我国出现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但是缺乏面向普通民众的科技文化,以至于互联网这种应用科技都经常被当成基础科技。
3:大约2003年时就有携程之类的互联网公司提出要颠覆当时我供职的航空公司,恰好本人当时在和中航信构建团队电子客票及交易系统,对于当时那些自比为科尔特斯、皮萨罗征服者把我们比喻为印加人的互联网弄潮儿,本人又去了解了大航海(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过了十几年发觉这些人叫嚷得厉害了,手段也更龌龊了。
4:先进的信息手段往往被首先运用于某些不那么光彩的行业,但如果某人工智能公司运用于股市,设立基金并承诺保底、盈利对半,要么他们立马可以成为世界市值最大、交易额最大的公司,要么基金很快被陪光,但估计后者居多。数据积累完善、容易存在于电子数据下的股市尚且如此,更何况道路交通。
5:互联网只是信息技术之一而已,而信息技术的作用之一就是预测,贴上2015年在第一届互联网大会结束后第二届要开始前的涂鸦,现在回看下。
附录:诸神的黄昏---第一届互联网大会后记(2015.10)
在东西方先古朴素的神话体系里,神和人,是两个不同的阶层,尽管不排除人中的英雄经过奋斗成为神,那也是在身故之后。而即使人类中有大能成为英雄者和刀枪不入的神相比,也像阿克琉斯和齐格弗里德一样有着人类的弱点。有了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之后,尽管不可见的神迹无处寻觅,但不妨碍别有用心之人不断地塑造着神,究其原因呢?“什么缺,补什么”有着悠久历史透析人类生理及心理的中医如是说。
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互联网2000年在资本的助推下掀起了第一波浪潮。因为存储、计算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渗透的领域不断增加而深度也逐渐加大,信息,可以描述一切,但是本身是无色无味无形无相,它附着于具体的产品与服务之上,也因为产品/服务的增值及流通体现出了信息的价值,而信息价值的体现又取决于它和产品/服务的契合程度。在电子商务领域,互联网率先在要约发布、达成及支付方面相比200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生产、后续服务上对事物的本质并没有带来多少的提升。于是,当人类英雄的行为不能满足互联网从业者及其背后资本的快速扩张需求时,现实中无法达到成的移山填海呼风唤雨神迹,在虚拟的互联网上是无处不在的。所以,由资本的推动的乌镇互联网大会出现了,所以,这届会前会后的各种神迹也就出现了(在互联网上啊)。
![]() |
2015年所P那些牛逼互联网言论 |
在这次互联网大会及以后,各种和具体事务不怎么切合的神迹也就在互联网上大量出现,无限美好,但是随着现实的考证也逐渐接近了黄昏。而在我国缺少了管制的互联网环境,也成为了某些想焕发或者沐浴着神光,其实却干着损不足而补有余之事的神及跟随者的温床。但是信息技术连接一切,就能指导和控制一切吗?它能脱离具体事务而存在吗?也是在互联网相比于传统信息渠道更为无空间、时间限制的传播之下,这些属于神的概念发酵乃至影响到了人的正常思维。看到不等于知道,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得到,太容易获取的信息反而削弱了各行各业从业者对本行业的更为深入的提升。就信息加工和具体行为而言,一个伟人只用了一百多封电报就指挥了决定中国之命运的决战,搁现在这种信息泛滥的情况下……
![]() |
毛主席指挥三大战役电报 |
以可以用互联网达成出行空间、时间要约的专车为例,生产工具并没有像珍妮纺织机对比纺织工人有革命性的进步,生产力也没有像磁悬浮或者从A到B地的空间折叠一样巨大的提升。开始阶段两家公司的入口之争,还只是发展方向上的属于人的想法。到七伤拳式的补贴,无非是人类商业行为中的不正当竞争。但是当合并之后的“创新VS守旧”、“共享VS封闭”地上升到意识形态的想焕发神光的人,就开始造神了,他们以为他们可以像北欧神话的中的瓦尔基里武神一样,飞翔在陆地和海洋的上空(当然还有资本啊)收集者各个行业的亡灵。当然,还有一帮想获得利益沐浴神光的人在不断吹捧。
但是,即使柳传志联想控股的神州、柳传志女儿主掌的滴滴或者是传说中柳传志侄女一统了这个江湖,作为运输的专车仍然要回到座公里成本及波峰波谷的价格发现上来,并且,作为公众运输事业的专车仍然要履行安全、合规及纳税的义务。也因为此,想共享神的权利却不想共享人类的义务和风险的神们及那些想沐浴神光的人们仍然因为“估值、市值”不断地塑造着神。
当估值不能变现为市值,市值不等于实质时,估计这些想沐浴神光的人比大多数人都更快地离开神而去。作为资本,概念可以作为开始,但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运营。乌镇互联网大会,属于神级概念的资本互联网即将没落,而属于人的信息技术运用还在发展。
![]() |
俄底修斯经历神人战争回到故乡继续与人战斗 |
【注释】互联网现在比2000年时更为火爆,近期翻看希腊神话及北欧神话,再联想业余时间看到的互联网消息,写出了这么一篇随笔。当奥德修斯参加了特洛伊的神、人的战争,并经历了神及人的各种考验回到了故乡伊塔克,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让那些概念和荣光归于神,去争取那些实际和胜利。
光荣属于神,胜利属于人!
海口2015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