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与水墨宏村
一切都准备妥当,就等待六点半出发奔向黄山。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而黄山也是在我们四天的行程中属于重中之重,这种活动也许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中就只有这么一次,其中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每个人的背包里都鼓鼓的备足了食粮,也有人特地为此次的登山之旅准备了特别的衣服,再加上昨晚准备的雨衣,拐杖,可以说是全副武装。
我们先是排成两队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车站,在这里我们将乘坐直达黄山的公交。去黄山的路九曲十八弯,至于走过多少个360°的弯角我已经记不得了,但越往上走,雾气越重,能见度越低,转弯时的离心力给我留下的紧张感至今还心惊胆寒。很快我们便到站下车了,第一感觉就是冷,再加上时不时有算不得是雨的水珠落下,都让我们误以为下雨了,然后几乎所有人一时间全部都在拆雨衣穿身上,唯恐自己会被雨淋到。当我们来到入山的路口,便必须要做出接下来行程中至关重要的抉择,是步行登山还是乘坐索道。其中的利弊在此便不费口舌细说,我想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清楚。而我从始至终对于登山的态度都是坚定的,必须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登上顶峰,这才有征服自然的快感与自豪感,所以当时我没有半分犹豫,就跟早已约定好徒步登山的同伴杨忠一起开始了我们的征程。
开始我们一路前行,感觉有用不完的力气,若不是阶梯有水打滑,定要一路飞奔上去。当然了,这只是我的意淫,如果真如此,保准不出五分钟,我便会上气不接下气。对于这一点我还是有一些经验教训的,对于喜欢爬山的我而言,对于未征服的高峰总怀有一种神秘感,与好奇心。很快,我两便追赶上了早我们一步的几个女生,最后竟然聚齐所有徒步登山的勇士们,我们相约集体结伴而行,互帮互助。越往上走,周围的雾气越重,远处的能见度景观越朦胧,周围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置身仙境的感觉。很快,便有些女生体力不支,在我身边的马诺便是其中一位。我看着于心不忍,便将她的背包从她背上拿下,开始她并不愿劳烦我,但推攘了几下也就不再坚持了,我一路将其背包拿到白鹅岭,这里是进入真正景区的缓冲点,那些乘坐索道上山的同学也是到此跟我们一样稍作休息,吃些东西,继续往上走观赏黄山的主要景点。
当我们路过白鹅山庄往前再走两百米左右,听导游说这里是观赏飞来石的绝佳地点。他讲解了飞来石的形状和传说,然后指着远方让我们看。然后在场的所有人都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极目远眺,就差把眼珠子挖出来了,也没有看到飞来石的影子,只看到眼前白雾茫茫,就像给飞来石蒙上了层层面纱的同时,也让我们都变成了睁眼瞎,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我们大声跟导游抱怨说,没看到啊,什么都没有啊,哪来的飞来石。导游一脸无奈的说,雾太大,飞来石就在前方,只是现在看不到而已,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脑子里想象一下它不就有了吗?话音刚落下,我那个逗比室友赵玉便应声接到,哇,好大的飞来石啊,形状真奇特,大家快看哈。紧接着有几个男生心领神会,也跟着附和喊道,飞来石,飞来石,我看到了,还在动呢,现在就在我眼前飞来飞去,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导游自然是乐的屁颠屁颠的,连声夸赞他们说得好,想象力丰富,在场的所有人也都被他们逗得乐呵呵的傻笑,合不拢嘴。最后飞来石虽然没看到,但是却比看到还开心。我想,即使看到飞来石的奇特造型,顶多也就拍几张照,顺便感叹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后,也就继续前进了,绝不会如现在这么开心。如果要论与逗比一起出游的欢乐有多少,我想说那可能是无穷无尽的。建议大家以后如果去人文景观不是特别浓厚的景区时,最好捎上身边的逗比,他们绝对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欢乐。

看完想象中的飞来石,导游继续呆着我们往前走,便来到了光明顶,俗话说: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可是今日我们来到光明顶,也没看不到黄山景,看到的仍然只有白茫茫的一片,不可谓不有些失望。光明顶上人很多,有拍照的,吃泡面的,休息的。跟我想象中的光明顶差距很大,都说“高处不胜寒”可这里人太多,太过闹腾,让我有一种不适感,很快便跟着导游离开了,并没有多作停留。我们继续翻越鳌鱼峰,穿过一线天,到达莲花峰下。一路上都是悬崖峭壁,有些路段宽不过半米,且两边都是巨大的峭壁,犹如用巨斧将山体从中间劈开而形成的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索命小道。此外我们还看到很多黄山的各种怪石,如鳌鱼驮金龟、乌龟爬山、仙人指路、鲫鱼背、百步云梯等,导游在指着这些怪石向我们介绍时也说,黄山很多景点都是三分像七分靠想象。哦,不光是怪石,还有千姿百态的奇松,黄山很多名松也是根据松的不同形态命名的,像连理松、团结松、凤凰松等。尤其是云海奇观,更是让人如置身于仙境,翻滚涌动,瞬息万变,时而犹如大海的波涛,时而如身披白色轻纱的妙龄女子,时而如一幅水墨山水画。而这些全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

接着我们便来到了举世闻名的迎客松。迎客松的知名度我无需多说,但是我想说的是,当你一路走来,一步一景,所到之处,看到的最多的除了山石就是黄山松。当对于未知怀有巨大的期望,往往伴随的可能就是失望。一路上看了这么多黄山松,最后终于揭开所有神秘的面纱后,可能仍旧会给人一种错觉,你眼前的这棵迎客松是假的,这漫山遍野里有众多的迎客松。在这里我们各自与迎客松拍了合影,最后还来了个大合照之后,便开始了我们的下山之旅。突然感觉我这一天的时间就这么在上山下山中度过了,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让你 上山腿酸抬不起来,下山腿抖不能弯曲。

下山后吃完晚饭,便早早的休息了,实在是累的难以想象。第二天一早,我们七点钟准时蹬车前往最后一站——宏村。之前背宏村的导游词时,已经对宏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此次实地考察,确实比我想象的还要美。白墙黑瓦的设计给人一种置身于水墨画之中。我们从村口路过南湖穿过月沼来到汪氏祠堂旁的敬修堂,这里是保存完整的徽派古建筑之一,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它同样也是个民居,里面居住着一对老夫妇,大约有八十岁左右。我们走进厅堂,老爷爷正站在方桌前,守护着他的商品,有宏村历史简介,宏村水墨画,各种小型纪念品等等。唯美纯净的水墨画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观赏,但很多游客翻阅了桌上的书籍,但在放回去的时候却都很随意,把原本摆放整齐的书籍搞得东倒西歪。而老爷爷什么也没说,别人看完放下,他就再次将其摆放整齐。当时我就觉得这老爷爷一定有洁癖,或者强迫症,但整齐总比凌乱要好,我也就帮着他规整被人搞乱的书籍。他还是没说什么,面容依旧慈祥严肃。等我们这一批人都走了,我为了看那本宏村水墨画册就多停留了一会。结果没想到老爷爷看除了我没有其他人了,竟然向内厅走去,留我一个人在那看。这对我也太放心了吧,没想到这老头心还挺宽。等我看完,却发现我同学们早已不见了踪影。

游完宏村我们便坐车行驶了好长的一段路程,才来到餐厅用午餐。可能我们是最后一批,轮到我们的时候可能米饭没了,上的两盆米饭都是夹生饭。我们草草的吃了些,便集合蹬车走了,一上车,所有人都在吐槽今天的饭菜与米饭。没想到我们那座还算不错,还有米饭,其他人上的都不是米饭,而是煮的淡面条。好多人都表示没吃饱,当然其中也包括我,我发现这四天在外面吃饭,饭量惊人,胃口比在学校好很多,总感觉吃不饱。此外还听到一个男生很自豪的说,我拿了他们三双筷子。话音刚落,整个车厢再次沸腾,此起披伏的笑声从未间断,好多人都笑话他没出息,饭店没管饱拿人家筷子有什么用,都怂恿他回去把饭店的餐桌扛几个回学校去。最后他自然是没有去的,我们也都渐渐在四天旅途的疲惫中进入了梦乡,梦想着早点回到学校,躺进自己熟悉且温暖的被窝。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今天游玩的景点黄山。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