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天命是用来守望的,还是应该去追随的?
书名:《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作者:保罗·柯艾略(巴西)
英译名:The Alchemist
中译名又叫做《炼金术士》
1.
我读这本书的起因,可能多数人都想不到,是因为许巍的歌:《心愿》。
这是一首非常宽广,大气的歌,歌中词汇充满了广袤的自然风光:“经幡”,“流云”,“百川”,“海洋”,“星辰”,“天际”。同时,许巍这个佛教徒写的歌词里也传达出深深的宗教意味:“天命”,“光明”,“彼岸”,“祈祷” 等等。
歌词中有很打动我的一段:
世如沧海早已阅过千帆 彼岸的你化作暗夜星辰 谁会在此默默续写诗篇 把闪光的生命献给蓝天
歌中表达的宽广的生死观在那一瞬间触动了我。
许巍在接受鲁豫采访的时候说他觉得爱情是一种天命。之所以有这样的灵感,是因为他读了《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然后写下了《心愿》这首歌。
作为许巍的死忠粉,同时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我读了这本书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2.
本着能不剧透就不剧透的原则,我尽量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本书的情节。
书的情节很简单,就是一个牧羊少年做了两次一模一样的梦,梦里指引他要去埃及金字塔。他就沿着梦给他的线索去追随他的天命。少年从西班牙出发,穿过撒哈拉沙漠,到达金字塔,再回到西班牙,找到他的天命。
在追逐的过程中,他遇到几个贵人一路给他点拨,给他指引。也有人劝他放弃追逐,选择“正常”,“顺其自然”的生活,比如和爱人结婚生子,比如在某地经营生意,将天命供起来守望。
这本书通常被归类为小说,但是我倾向将它归为哲学或者寓言故事。
3.
书中不停的传达一个意思: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天命,但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和个方面的诱惑而放弃了执行自己的天命。
牧羊少年在书中的形象是心地澄明的。他心无旁骛,怀有执念,面临诱惑尽管有动摇,但是坚持听从心灵的召唤,去金字塔实现梦想。
书中有另一个人物和他作为对比,水晶店老板。水晶店老板知道他的天命在圣城麦加,但是他不愿意踏上旅途完成天命,而是选择守望天命:
“麦加是支撑我活下去的希望,是我能够忍受平庸的岁月,忍受橱柜里那些不会说话的水晶,忍受那间糟糕头顶的餐厅里的午饭和晚饭。我害怕实现我的梦想,实现之后,我就没有活下去的动力了。”
梦想总给人希望。
这两人对待梦想的态度提出一个问题:追逐梦想的过程是让希望逐渐圆满的过程还是让希望逐渐破灭的过程?
我把这本书归结为哲学类书籍的原因就在此。
我不多加点评,读者自己思考吧。
最终这本书传达的理念还是非常乐观的,牧羊少年的结局非常圆满,他为了实现天命付出钱财,放弃爱人。他收获天命后,财富和爱情也一同归来。
4.
说说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1、这本书很短,我在DMV(美国的交管所)排队等候换驾照的时候就读完了,一个多小时结束战斗!教训是:去换驾照一定要把手机充满电,要不然等到天荒地老。
2、这本书情节简单,很容易追!只有一个线索人物,就是这个牧羊少年,不烧脑。
3、这本书里只有两个人有名字,牧羊少年名叫圣地亚哥,他的爱人叫法蒂玛。其余出现的人物都没有名字,所以读起来很清爽!
我怀疑作者这种无人名小说的写法是从海明威那继承来的(如果你还知道谁爱写无人名的小说的话,请写在评论里)。《老人与海》里那个老人的名字就叫圣地亚哥,其余出现的人都没有名字。
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和《老人与海》是镜像的:主角都叫圣地亚哥,一个是少年,一个是老人。一个在沙漠里和奸诈凶险的人斗智,一个在海上和嗜血的鲨鱼斗勇。一个历经劫难归来收获财富和美人,另一个与天地搏斗了几天只剩一副让众人感慨的巨大鱼骨作为拼搏的证据。一个圆满,一个悲壮,一个满足,一个困惑。两个人的经历如此相似但是结果完全不同,让这本书更具有可读性。
所以我建议把《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和《老人与海》一起读,哲学的思辨性就更强了。
5.
我好人做到底,送图书下乡。我看的是中文版的。没看英文版很简单:英文也是翻译的,原版是葡萄牙语的,所以我就不纠结原版的问题了。
去哪里看?微信读书app里这本书¥11.99,豆瓣阅读里这本书也是¥11.99。微信读书里经常有羊毛可以撸,找好友分享然后获赠书币。豆瓣这小可怜,都要被IT大佬逼死了,也发不出什么羊毛。
我是不是应该写个这两个中文读书Apps的对比测评文章?感兴趣的同学给我留言,我看看民意如何再说写不写测评文章。
▼延伸阅读:
我以前写过的读书笔记:
为人父母的那些焦虑啊——Little Soldiers(1)
你的孩子不吃蛋,哼哼,这也算个问题?——Little Soldiers(2)
竞争无处不在,事事皆可攀比——Little Soldiers 读书笔记(3)
本文首发于爱读书爱思考的公众号透过我的眼(Wechat ID:Thru_My_Eyes),我们下次再见。
▼公号二维码
